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区域稳定性

区域稳定性

区域稳定性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99674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地质论评、地质力学学报、福建地质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一届大直径深孔采矿技术与装备学术会议、2010年城市地质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等;区域稳定性的相关文献由258位作者贡献,包括罗国煜、汪明武、刘汉光等。

区域稳定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9674 占比:99.94%

总计:199792篇

区域稳定性—发文趋势图

区域稳定性

-研究学者

  • 罗国煜
  • 汪明武
  • 刘汉光
  • 满军
  • 满珍
  • 薛卡
  • 阎长虹
  • 陈志伟
  • 钟建强
  • 詹文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保; 孙皓; 魏赛拉加; 张睿; 张俊才; 王栋; 严慧珺; 隋嘉
    • 摘要: 青海省冷湖赛什腾山具有国际一流的光学天文观测条件,是我国光学天文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围绕冷湖赛什腾山天文台建设面临的工程地质选址问题,在收集前人已开展的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数值模拟和人工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地质选址评价。为了确保赛什腾山已经确定的2处已建平台和2处空置平台的工程地质稳定性,首先进行了人工地面踏勘、采取岩石样品和模拟地震作用下已建平台的边坡三维响应研究,以确定平台的稳定性;在重点工作区使用InSAR监测分析地形形变,确定重点工作区工程地质稳定性;最后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对赛什腾山地区进行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处已建平台虽有断层分布但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小;2处空置平台场地内及周边未发现断层破碎带及断裂构造通过。基于分析结果,建议尽量减少在填方区布设工程及重要设备,保证填方边坡坡度小于自然休止角,对于人工开挖或填筑形成的碎石土边坡应进行适当工程处理以确保工程安全及设备正常使用,并基于不同层次的评价结果推荐出4300 m与4050 m 2个平台。
    • 吉烜莹; 张杰; 张生海; 王有智; 韩明智; 原帅帅
    • 摘要: 烟台大沽夹河作为烟台的母亲河,其中下游是烟台市主要城区分布地带,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建设发展快。综合烟台大沽夹河流域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及特征,对研究区地下水腐蚀性、天然地基承载力及区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认为:(1)研究区场地类型属半湿润区,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从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看,受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部分地区地下水硫酸盐、镁盐等不同程度超标,区域内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钢结构腐蚀性整体为微腐蚀。腐蚀性强区主要分布在北沿海区域,腐蚀性中区主要分于古现街道至福莱山街道间,腐蚀性弱区主要分布于大沽夹河河流中下游地带,其它区域为腐蚀性微区。(2)研究区基岩出露区整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可直接作为天然建筑地基基础持力层或高层建筑可采用浅基础;第四系分布区,天然地基承载力可满足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要求;特殊岩土分布区,天然地基承载力低,工程建设时需进行地基处理。(3)研究区属区域较稳定区,但受断裂影响,边界区域基岩破碎、风化较为严重。研究结论为该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用地等提供重要支撑,对区城市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符健斌; 陈远志; 裴磊
    • 摘要: 本文依托穿越可溶岩地层的老岩溶隧道,结合钻探取芯与物探成果,对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根据灰岩围岩系统的特殊性,以隧道所处的完整工程地质单元为中心确定调查范围,收集了隧道沿线主要包括:1:10万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图件,降雨量资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孔资料、岩石试验成果等相关基础地质资料.查明了隧道地质构造,分析了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区域稳定性、洞口工程地质进行了评价,评价隧道建设适宜性.
    • 郭国林; 李根斌; 苏燕
    • 摘要: 该文基于福建山区河道型水库水文气象及土质岸坡地形地质特点,考虑短期高频变动影响参数降雨作用及水位升降作用建立三级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基于动态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分级分区动态评价多因素作用下的山区河道型水库土质岸坡稳定性,结合动态权重变化规律及评价结果提出山区河道型水库土质岸坡防护建议。
    • 张云中; 楚靖岩; 杨予生; 李惠杰; 魏禹红
    • 摘要: 在收集赵庄矿区采煤沉陷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踏勘开展了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从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区域稳定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查明了矿山地质环境条件,查清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地面塌陷、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4个方面.针对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拟定了具体的生态修复方案,通过部署土地整治、护坡、挡土墙、排水、覆土、绿化等工程,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
    • 吕赟珊; 董伟明
    • 摘要: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地质工程常见构造、构造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异同,进而分别从工程选址、地壳稳定性、斜坡稳定性、维护洞室安全几个方面分析构造地质于工程地质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旨在通过研究地质构造,有效应对地质灾害问题,增强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田文丰; 林锐; 杨堉果; 李剑伟; 王详
    • 摘要: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评价结论恰当与否,对工程可行性和造价将造成直接影响,而当前交通水运行业相关规范中未给出相应的评价细则,技术人员在作相关评价时往往缺少依据,从而造成评价结论随意性较大。本文以站房为例,结合其工程特点和个人工程经验,通过综合参考工程性质相近行业(水电、城乡规划)的相应规定及站房地灾评估专项,对站房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评价结论将为后续的岩土工程评价和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支撑,也为交通水运及公路行业同仁提供参考,以期获得共识。
    • 田文丰; 林锐; 杨堉果; 李剑伟; 王详
    • 摘要: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评价结论恰当与否,对工程可行性和造价将造成直接影响,而当前交通水运行业相关规范中未给出相应的评价细则,技术人员在作相关评价时往往缺少依据,从而造成评价结论随意性较大.本文以站房为例,结合其工程特点和个人工程经验,通过综合参考工程性质相近行业(水电、城乡规划)的相应规定及站房地灾评估专项,对站房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评价结论将为后续的岩土工程评价和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支撑,也为交通水运及公路行业同仁提供参考,以期获得共识.
    • 宋章; 朱颖; 魏永幸; 蒋良文; 张广泽
    • 摘要: 研究目的: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以高海拔大高差的地貌特征、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高水平构造应力场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为地质背景,具有三江活跃构造集束区区域稳定性、强烈浅表生改造的斜坡稳定性、内动力地质作用围岩稳定性及热液地质作用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拟建滇藏铁路三江段,本文在对其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性等分析的基础上,从地质防灾减灾的角度,研究区段地质选线原则.研究结论:(1)滇藏铁路三江并流区因其高海拔大高差的地貌、活跃的地质构造、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及复杂的水文地质等地质因素,为区段山地灾害的分布发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2)针对三江段区域稳定性问题,铁路选线应遵循断裂带下盘展线、简易修复工程过活动构造、绕避对地震波具放大效应部位的防灾减灾原则;(3)针对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山地灾害,铁路选线应遵循绕避为先、内移设隧、早进晚出等防灾减灾原则;(4)针对内动力地质作用围岩稳定性问题及热液地质作用问题,铁路选线应遵循或绕避或短距离快速穿越的防治减灾原则;(5)本研究结论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川藏、川青、滇藏等铁路和公路等线状工程地质减灾选线具有借鉴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