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区域战略

区域战略

区域战略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73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6582篇;相关期刊277种,包括重庆与世界、领导决策信息、青年博览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第六届沿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第七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研讨会等;区域战略的相关文献由360位作者贡献,包括贺煜、肖金成、一直等。

区域战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2 占比:0.77%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6582 占比:99.21%

总计:46955篇

区域战略—发文趋势图

区域战略

-研究学者

  • 贺煜
  • 肖金成
  • 一直
  • 何翔舟
  • 冉隆国
  • 卢雪英
  • 周梦天
  • 周生贤
  • 姜月忠
  • 孙久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呼和浩特市作为首府,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开放、金融等关键领域的发展中心,是内蒙古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具有先天走在前、做表率“首起来”的优势和使命。从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育增长极带动。内蒙古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呼和浩特市要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也客观需要集中精力,支持呼和浩特市实施强首府工程,逐步在优势特色方面率先突破,引领发展,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走在前、做表率。实施强首府工程要在体现呼和浩特市产业优势和首府优势方面,重点支持、差异化发展。经分析研究,呼和浩特市在服务经济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 王沛; 倪敏东; 王辉
    • 摘要: “十四五”是我国城镇化下半场重要的转折点。过去几十年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扩张式、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转变,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是未来发展的主题。随着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倒逼城市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有机更新、绿色生态。同时,随着“一带一賂、长三角一体化、浙江四大建设”等等区域战略的相继出台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调整,鄭州区的城市开发需要在功能定位、空间结构、重点区块上进一步谋划,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 张健; 赵宁
    • 摘要: 城乡融合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城乡关系的最新提法,在保持城乡政策稳定的基础上,融合发展有了新的内涵。通过梳理国家和湖北省城乡关系政策演进,结合区域协同发展理念,针对湖北城乡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全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策略。
    • 谢琳灿
    • 摘要: 区域经济规划是对特定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安排,在国家总体规划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划编制的规范性过程可拆分为七大步骤,规范性文本通常至少包含五大内容板块,需要开展“从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重谋划。实践经验表明,区域经济规划要注意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对接国家政策、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注重空间格局优化、明确产业分工与协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重视强化第三方规划评估。
    • 周梦天; 王立军
    • 摘要: 党的领导是贯穿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考察我国区域差异的演变,最关键是认识到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就处理平衡与效率的关系上历经了几次转变。以党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决定为时间节点,本文将1949年以来我国区域战略的演变过程划分为平衡发展时期(1949年~1978年)、非均衡发展时期(1979年~1991年)、非均衡向协调发展转变时期(1992年~2011年)和协调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同时,本文运用锡尔指数刻画了东中西大三经济板块间经济发展差异的走势。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区域间差异的发展态势是区域战略影响下的结果,党的领导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全局性影响力。
    • 童中贤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势的宏观辨识和对湖南地理区位、历史地位、时空方位精准把握而提出的“一带一部”战略构想,构成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逻辑“奇点”,体现了区域战略逻辑、产业递进逻辑、空间演化逻辑和湖南发展逻辑,是区域发展战略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符合当前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均衡发展交替演进规律和中国经济发展总体需要,不仅为湖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实现中部崛起、促进内陆双重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蔡之兵
    • 摘要: 从不同空间尺度分析,"十四五"时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期、国家发展战略大过渡的起步期、区域大融合发展的加速期和地方大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这四大时空属性分别从不同维度对区域发展战略的效果提出了要求.根据区域战略的认识、制定、实施和监督四个环节,制约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效果的主要原因为界限性不明、约束性不够、差异性不足、含金量不高、工具集不多和监督性不强,且这些原因都与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密切相关."十四五"时期,为了保障和提升区域发展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基础,总体方向是从横向铺开到纵向突破,总体思路是从"战略—出台—全面—探索"转向"政策—程序—问题—工具",主要支撑是"四管"体制.
    • 张辉; 郑轩
    • 摘要: 3月初,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松作为第一提案人,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联名提案“关于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建议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大对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
    • 周梦天; 王立军
    • 摘要: 党的领导是贯穿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考察我国区域差异的演变,最关键是认识到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就处理平衡与效率的关系上历经了几次转变.以党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决定为时间节点,本文将1949年以来我国区域战略的演变过程划分为平衡发展时期(1949年~1978年)、非均衡发展时期(1979年~1991年)、非均衡向协调发展转变时期(1992年~2011年)和协调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同时,本文运用锡尔指数刻画了东中西大三经济板块间经济发展差异的走势.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区域间差异的发展态势是区域战略影响下的结果,党的领导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全局性影响力.
    • 曲伟; 张晨
    • 摘要: 自2013年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后,我国逐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同时在投资便利化、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开放等领域进行了勇敢尝试,成效显著.本文通过对鲁苏浙粤四省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定位、区域布局、功能特色、经济发展状况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进行归纳比较,得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相关经验及优势,为更全面地认识各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提供更符合实际与规律的发展路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由贸易区建设更好地推进对外开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建立改革开放新高地具有现实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