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化学吸收

化学吸收

化学吸收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60661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洁净煤技术、动力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2010年会等;化学吸收的相关文献由688位作者贡献,包括方梦祥、王晓伟、王涛等。

化学吸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0661 占比:99.89%

总计:160843篇

化学吸收—发文趋势图

化学吸收

-研究学者

  • 方梦祥
  • 王晓伟
  • 王涛
  • 计建炳
  • 骆仲泱
  • 马友光
  • 吴成志
  • 张婷婷
  • 晏水平
  • 朱春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聪云; 崔倩; 蒋智慧; 赵帅; 李永龙
    • 摘要: 采用戴安ICS 2100离子色谱仪、Dionex Ion Pac CG12A型阳离子保护柱和Dionex Ion Pac CS12A阳离子分析柱对样品进行分离,以甲磺酸溶液梯度洗脱,阳离子电解再生微膜抑制器,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测定回收吸收液中乙醇胺含量,并建立了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气相回收吸收液中乙醇胺的离子色谱测试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5~20 mg/k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2,检出限为0.05 m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3.6%,样品添加回收率为101.4%~111.9%。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可实现工业应用中化学吸收法气相回收液中乙醇胺的快速测定,也为环境水样中乙醇胺的检测提供参考。
    • 唐思扬; 李星宇; 鲁厚芳; 钟山; 梁斌
    • 摘要: 低能耗的CO_(2)捕集技术对“碳减排”有重要意义。化学吸收法是工业常用的CO_(2)捕集方法,过程能耗高、成本高,限制了大规模的工业应用。近年来,随着新型吸收剂的开发和吸收解吸装置的设计,过程能耗有所降低,在我国已有多套碳捕集示范装置。然而进一步降低捕集能耗,节约捕集成本是实现“碳中和”的不变追求。本文基于溶剂化学吸收CO_(2)研究,提出以下化学吸收法的研究方向:开发广泛的相变吸收理论,构建吸收体系数据库,建立定量预测模型,以实现吸收体系的分子设计;强化气液传质,设计液相传热部件和气液分离空间,研发高效吸收解吸设备,以提升碳捕集效率;耦合化学吸收和矿化,实现原位CO_(2)吸收固定,提升过程经济性。通过化学吸收技术的系统研发,以期促进低能耗的碳捕集,助力祖国实现“碳中和”。
    • 张卫风; 周武; 王秋华
    • 摘要: 化学吸收法作为目前最有效的CO_(2)捕集技术,吸收剂常用有机胺,但过高的再生能耗和成本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基于传统有机胺溶剂开发出来的相变吸收剂被认为可以大幅减少解吸能耗,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相变吸收剂的常见类型、分相机理,并根据其具体组成进行了种类划分,对比分析了常用相变吸收剂和传统乙醇胺(MEA)吸收液的再生能耗,并指出温度、CO_(2)负荷以及相分离等因素对相变吸收剂的工艺流程长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在制备相变吸收剂的过程中,可加入活化剂来降低CO_(2)富液黏度,加入助溶剂来提高传质特性。本文阐述了现有相变吸收剂的挥发、降解和腐蚀等特性的研究现状。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和烟气捕集需求对相变吸收剂今后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 孙海龙
    • 摘要: 利用陶瓷膜接触器进行膜吸收是处理氮氧化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针对吸收氮氧化物的膜接触器传质模型几乎没有.通过模拟NO的对流、扩散与反应过程,建立了以NaClO_(2)溶液吸收NO的陶瓷膜接触器传质模型,准确预测了陶瓷膜接触器膜内各点的浓度分布与阻力分布.同时,利用建立的模型分析了不同气体流速、NO进口含量、吸收剂的流速、浓度、pH以及吸收温度对陶瓷膜接触器脱硝效果的影响,优化了膜接触器的操作条件,得到了膜接触器最大的通量和吸收液的有效浓度.通过本研究,利用传质模型可以对膜接触器脱硝效果进行预测,从而为膜接触器脱硝过程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 李鹏程; 李美狄; 尹庆蓉; 毛炜炜; 宋春风
    • 摘要: 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对缓解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能耗高,而微藻生物固定CO_(2)时,由于CO_(2)在培养基中溶解度低,导致CO_(2)逃逸,造成固碳效率低及CO_(2)二次排放。化学吸收与微藻固碳耦合系统具有潜在的降低再生能耗及提升一体化CO_(2)资源化利用优势。采用氨水作为化学吸收剂,充分吸收CO_(2)后生成的NH_(4)HCO_(3)部分替代传统微藻培养过程中的氮源NaNO_(3),为降低高浓度NH_(4)^(+)-N对螺旋藻的毒性,进一步降低耦合系统的氮源成本,采用分批补加NH_(4)HCO_(3)的形式优化氮源组成。结果表明,分批补加NH_(4)HCO_(3)可在不影响螺旋藻生长的情况下,降低NaNO_(3)总需求量,促进脂质合成。每6 d补加50 mg/L NH_(4)HCO_(3)螺旋藻的固氮率和固碳能力最高,分别为32.33%和149.24 mg/(L·d),并在第12天获得最大生物量1.30 g/L。此外,不同分批补料方式影响了耦合系统中螺旋藻后期产物的形成,每6 d补加50 mg/L NH_(4)HCO_(3)有利于螺旋藻蛋白质生产,质量浓度达889.17 mg/L;每6 d补加75 mg/L NH_(4)HCO_(3)有利于螺旋藻碳水化合物的累积,质量浓度达1632.86 mg/L。本研究通过分批补料为化学吸收-微藻转化耦合体系推广提供指导,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 涂智芳; 魏建文; 周小斌
    • 摘要: 基于有机胺的化学吸收法是燃烧后CO_(2)捕集行之有效的技术之一。然而,传统有机胺法的高再生能耗使其工业推广及应用受限。为降低CO_(2)捕集能耗,相变吸收剂应运而生。该类吸收剂吸收CO_(2)后由均相变为互不相溶的两相,CO_(2)主要富集于其中一相,仅需分离CO_(2)富相用于再生,即可大幅减少再生体积进而降低吸收剂捕集CO_(2)的再生能耗。相变吸收剂包括液-液相变吸收剂和固-液相变吸收剂,后者的CO_(2)吸收产物能以固体形式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可实现产物快速分离,成为近年来相变吸收剂的研究热点。根据吸收剂的组分构成,固-液相变CO_(2)吸收剂主要可归为3类:有机胺非水溶液、盐溶液和离子液体固-液相变吸收剂。有机胺非水溶液以有机胺作为吸收活性组分、有机溶剂充当相分离剂,具有吸收速率快、腐蚀性小的优点,但其吸收CO_(2)后固相产物易形成黏稠胶状物且再生较困难;盐类固-液相变吸收剂主要包括氨基酸盐和碳酸盐水溶液或贫水溶液,具有成本低、原料易得的优点,但现有盐类相变吸收剂的固-液相变特性及相分离效率有待进一步改善;离子液固-液相变吸收剂主要有常规离子液(溶剂)/有机胺(活性组分)和功能化离子液(活性组分)/有机试剂(溶剂)2种体系,具有热稳定性好和再生效率高等特点,但离子液体合成较复杂且使用成本较高。总之,相比于传统有机胺吸收剂,固-液相变CO_(2)吸收剂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有望为高效低能耗的CO_(2)捕集提供新的选择。目前固-液相变CO_(2)吸收剂的开发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要推动其实际应用,今后的工作应侧重于吸收剂的构建方法、相变机制、热力学、动力学及工艺优化等问题的研究。
    • 王焕君; 刘牛; 郑棹方; 邢侠; 郜时旺; 刘练波; 牛红伟; 郭东方
    •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控制CO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举措。直接空气捕集(direct air capture,DAC)技术作为一种负排放技术,能够对交通、农林、建筑行业等分布源排放的CO进行捕集。DAC材料的性能及成本是决定DAC技术能否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最主要因素。综述了DAC材料的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化学吸收材料、化学吸附材料、物理吸附材料和双功能碳捕集材料的性能指标和优缺点,并对不同的DAC材料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指出开发低成本、高通量、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碳捕集材料是实现DAC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 刘圣春; 胡长征; 董贝贝
    • 摘要: 从生物质热电厂捕集CO_(2)时,生物质原料和电厂热电需求变化会影响化学吸收碳捕集系统性能。为应对这种影响,基于对传统反馈控制策略(控制策略A)的控制性能评估,提出了再沸器负荷控制的改进策略(控制策略B)以实现捕集率恒定。控制策略B以控制策略A为基础,引入了基于富液流量的前馈补偿,组成前馈+反馈的控制策略。通过对比2种控制策略的控制性能、灵活操作性能和捕集系统性能,寻求适合生物质热电厂化学吸收碳捕集的控制策略。基于实际生物质热电厂化学吸收碳捕集系统的动态仿真,得出以下结论:相对于控制策略A,控制策略B的前馈补偿缩短了再沸器负荷对外界扰动的响应时间,提高了对再沸器负荷调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将捕集率调节时间缩短了54 min;面对捕集率设定值的灵活改变,控制策略B将稳定捕集率所需时间缩短了57.9%;在外界持续干扰下,控制策略B将捕集率维持在设定值±3%的同时,捕集单位质量CO_(2)能耗降低了0.14%,CO_(2)捕集总量提升了0.35%。同时,动态仿真与传统稳态模拟结果表明,动态仿真能更准确体现外界扰动对捕集系统的影响,为有关流程的集成和优化提供参考。
    • 徐梦蝶; 王建芳; 葛璟麟; 薛瑢; 陈佳琦
    • 摘要: 氮氧化物(NO_(x))作为PM_(2.5)和O_(3)的前驱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控制指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是目前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但存在投资成本高、运行条件苛刻等问题,在中小型烟气脱硝工程应用中受到限制。生物法烟气脱硝技术因其高效、低耗、可持续特征在中小规模烟气脱硝中得到青睐,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其开展了较广泛的研究。综述了生物法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相关工艺的脱硝原理及技术特征。论述了化学吸收-生物降解法(BioDeNO_(x))的最新研究方向,重点阐述了络合吸收-生物还原(CABR)反应器的运行原理、还原机制、反应器开发、运行参数和影响因素等,讨论了CABR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生物法烟气脱硝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朱凯丽; 段潍超; 赵树杰; 王永强
    • 摘要: 化学吸收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发展最为成熟的碳捕集技术,有机胺溶液是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工艺常用的吸收剂,但传统的有机胺溶液在用于碳捕集时都存在再生能耗高的问题,过高的再生能耗会大幅增加碳捕集技术的运行成本。两相胺吸收剂具有降低再生能耗的潜力,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分析了传统化学吸收法吸收CO_(2)以及两相胺吸收剂吸收CO_(2)工艺和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两相胺吸收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两相胺吸收剂吸收CO_(2)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可结合现有吸收剂的优点开发高效低能耗的新型两相胺吸收剂,并且两相胺吸收剂的反应动力学、降解和腐蚀特性等将成为重点研究内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