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劳动工具

劳动工具

劳动工具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45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2篇、专利文献205767篇;相关期刊368种,包括中国工人、江汉论坛、求是学刊等; 劳动工具的相关文献由494位作者贡献,包括唐昌黎、杜晶晶、刘解龙等。

劳动工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2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205767 占比:99.79%

总计:206209篇

劳动工具—发文趋势图

劳动工具

-研究学者

  • 唐昌黎
  • 杜晶晶
  • 刘解龙
  • 宋玉琴
  • 代青平
  • 任汉诗
  • 冉雪雨
  • 冯东书
  • 冯星
  • 刘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金花
    • 摘要: 在劳动中,劳动工具是不可或缺的,为何不同的劳动需要使用不同的劳动工具,这些工具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在劳动中,根据劳动工具开启小学科学探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劳动工具与科学原理紧密关联,劳动工具与科学探究密不可分,劳动工具与科学育人又是相辅相成的。也只有通过科学选择、科学试验、科学运用及科学创新,才能让劳动工具发挥其最大的育人价值。
    • 李慧
    • 摘要: (一)活动前:做好知识经验的准备在开展劳动活动前,教师要帮助幼儿做好劳动知识和经验的准备,建立正确的劳动认识,让幼儿知道劳动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同时,为幼儿介绍基本的劳动工具,让幼儿了解劳动工具的用途和具体使用方法。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一种劳动工具,被命以城市之名,世间可能仅有洛阳铲了。它是一种有趣的东西,揣摩它,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某些深刻而有意味的信息。这种窄而长的半U形铁铲,轻巧简单,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幽默——最初用于盗墓时,探查土层结构:持杆向地面一点反复戳击,含水适度的泥土会塞进半U形槽内,然后提起来抖落一边。反复操作,就可观察到数米深地下的情况,如果带上来的泥土土质混和或有杂物,即人为动过的熟土而非生土,地下则可能有墓葬。
    • 胡文静
    • 摘要: 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三种误区,一是有劳动无劳动教育,即让幼儿直接参与体力劳动代替劳动的教育,缺乏多方面关键经验的引导和教育。二是重劳动资源轻劳动教育资源,即幼儿园为孩子们开发单一的劳动场所、劳动工具资源等,却忽略文学、艺术等其他载体、其他渠道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三是取劳动成果轻劳动教育效果,即忽视幼儿在劳动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更加看重幼儿劳动成果的呈现。
    • 刘锦晨
    • 摘要: 活动背景草坪是孩子们最爱的活动场所之一,但经常会有树叶、小果子、小树枝掉落在草坪上,保洁阿姨时常来不及清理而影响了孩子们的活动。于是,大班劳动微主题“清扫落叶”产生。前期陆续进行了“怎样把地面变干净”“认识劳动工具”“我是清扫小达人”“分组清扫”等活动,本次活动“劳动委托”就是大班劳动微主题“清扫落叶”的第五次活动。
    • 华华; 草莓兔(图)
    • 摘要: 扁担是很常见的劳动工具,但对孩子们来说,他们并不熟悉。找到一根合适的棍子做扁担,一边挂上孩子的书包,一边挂上奶奶的菜篮子,让孩子体验一下挑扁担,通过调整在肩膀上的位置来保持扁担的平衡。这会是一个不错的亲子游戏哦。
    • 摘要: 人生最大快乐是自己的劳动收获了成果。劳动使人建立对理智力量的信心。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西安雁塔区艺林小学积极响应教育部有关劳动课程开设的要求,承担陕西劳动课程教材编写和开发课程实验的任务,于2021年11月15日在学校率先建立劳动实践室。学校将原来的劳技教室进行全面升级,并新采购了大量的劳动工具及材料,桌凳、木工墙挂板、种植工具、剪刀、刻刀、垫板、雕塑刀、雕塑转台、拉坯机、各种锯、锤子、电钻、各种型号的刨子、凿子、螺丝刀、钳子、扳手、服装裁剪工具包等。劳动实践室的建设,为实施劳动课程在学校落地生根提供了场地保障。
    • 简兮
    • 摘要: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工具的改进和劳动技术的提升。时光漫漫间,简陋的纺轮变成庞大的织机,笨重的来耜变成轻巧的曲辕犁,粗制的水桶变成壮观的龙骨水车。
    • 王婧倩
    • 摘要: 认识党旗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旗的红色象征革命,金黄色的锤头、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大家了解党旗的诞生过程吗?
    • 汪应府
    • 摘要: 党旗飘扬的时候,黄色的锤子、镰刀金光闪闪,镰刀代表农民的劳动工具。这让我想起了农民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斧头”,它们都是父辈的重要生产工具,同时也想起了一个人--“斧头”,昭通巧家人,2006年,他上大学时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30年前,他爷爷生病,因无钱医治,年仅39岁便抛下妻儿去了那个世界。那时,他父亲作为家中的长子,才11岁,突然间成了顶梁柱。看病的钱尚且没有,哪来的钱继续上学,他父亲无奈辍学回家帮助奶奶操持家务,照顾三个弟弟。奈何家里实在太穷,他的两个叔叔还是被活活饿死了。幸运的是,这一年中国共产党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革”,让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得以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