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劳动力迁移

劳动力迁移

劳动力迁移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0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66575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南方人口、人口学刊、西北人口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时空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14年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等;劳动力迁移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谢冬水、兰晓虹、刘纯阳等。

劳动力迁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6575 占比:99.88%

总计:166782篇

劳动力迁移—发文趋势图

劳动力迁移

-研究学者

  • 谢冬水
  • 兰晓虹
  • 刘纯阳
  • 吴红宇
  • 曹雁翎
  • 袁霓
  • 严浩坤
  • 仲声
  • 任国强
  • 刘乃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荟; 张新亚
    • 摘要: 利用CGSS2012—2017数据对少数民族劳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通话能力)的收入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普通话能力对少数民族劳动力的收入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第二,这种影响的作用机制在于普通话能力有助于减少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转移的成本,增加迁移成功的概率,从而获得更优的经济回报;第三,在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普通话能力对收入的溢出效应逐渐减小;非农就业中的企事业单位、自雇或自办企业与东部地区的普通话回报率最为明显。基于此,需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升少数民族劳动力的普通话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以增加少数民族劳动力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蔡宏波; 韩金镕; 王子方
    • 摘要: 文章使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建立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方言代际传递对于劳动力跨省份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方言的代际传递对劳动力迁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入个体层面和地区层面的控制变量,以及更换回归模型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方言代际传递不利于个体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导致劳动力迁移流动的概率降低;另一方面,方言代际传递也对个体的收入能力产生负向影响,从而不利于劳动力跨省份迁移。文章揭示了方言代际传递对劳动力流动的负向影响,对于如何发挥普通话的作用以促进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同时兼顾保护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和习俗具有一定的启示。
    • 杨宗耀; 陈品; 纪月清
    • 摘要: 增强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就业的关键,在农地确权全面推广时期农户举家迁移增速却开始放缓。理论上对此的解释可能为:确权作为土地产权界定与确认的过程,其推广实施本身蕴含“不稳定因素”并阶段性降低农户的稳定性预期,当即将实施确权的预期会显著降低地权稳定性,且政策落地带来的稳定性提升非常有限时,就可能造成确权全面推广时期总体地权稳定性的阶段性下降和迁移的放缓。本文利用江苏省771家农户两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即将实施确权的预期会显著抑制农村家庭特别是有老年人的家庭迁移;确权政策落地对农户举家迁移的影响总体并不显著,仅对经历过土地调整的有老年人家庭的迁移有促进作用。上述结果意味着,一方面,需要关注和治理产权再界定时间节点出现的短暂却显著的地权稳定预期下降,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与延包;另一方面,需要在地权稳定之外找原因、出政策,有效促进农户举家迁移和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 徐旭; 俞峰; 闫林楠; 钟昌标
    • 摘要: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劳动力流动是分析交通设施经济效益的必经过程。从迁移的视角,以城市便利性为中介因素,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结合条件Logit模型分析劳动力个体迁移决策过程,探讨高铁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能够通过提升城市便利性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但存在区域异质性;高铁能够促使劳动力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但并没有流向一、二线城市;城市高铁的这种吸引对高人力资本、家庭背景良好、对现状不满的年轻劳动力尤为有效。
    • 黄宇虹; 樊纲治
    • 摘要: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大量的农业人口加入到非农创业的行列中.然而现阶段非农创业的普遍问题是临时性和不可持续,创业质量较差.需要形成具有发展潜力的非农创业趋势,通过提高创业质量,保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可持续.基于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土地出租正向影响农户的非农创业质量,表现为提高非农创业参与率和创业深度.机制分析证实,土地出租对农户非农创业质量的正向影响,一部分来自于土地出租直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部分来自于信贷约束的中介效应,即土地出租提高了财富水平,进而减轻信贷约束提升非农创业质量.结论揭示出,盘活土地的财产属性提高流动性对调节农民就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 王心蕊; 孙九霞
    •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章结合乡村地区旅游发展,探讨农村劳动力回流迁移的影响因素与代际差异,并应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外出劳动力的回流迁移,在发展了旅游产业的乡村社区,外出劳动力的家庭禀赋越好,越倾向于回流迁移;外出劳动力在外收入越高,越不倾向于发生回流迁移.不同代际劳动力在回流迁移的影响机制上存在差异,第一代农村劳动力主要受个体特征、家庭结构等微观层面因素的影响,而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更容易受到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旅游与代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相比较于第一代农村劳动力,若家乡发展了旅游业,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发生回流迁移.
    • 兰宗敏; 张超; 陈思
    • 摘要: 基于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房价数据与城市间人口迁徙大数据,本文采用重力模型方式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房价波动对城市劳动力迁入和迁出的"双重影响",并探讨了这种影响在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区位城市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高企的房价对劳动力迁移既存在"吸引效应"又存在"驱赶效应",高房价对人口规模较低、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中西部城市劳动力迁入的"吸引效应"和劳动力迁出的"驱赶效应"更为明显.在五大城市群中,房价上涨对劳动力迁入和劳动力迁出促进最显著的是成渝城市群,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驱赶效应"最弱,高企的房价并未显著地驱使人们"逃离"北上广深.
    • 黄宇虹; 樊纲治
    • 摘要: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大量的农业人口加入到非农创业的行列中。然而现阶段非农创业的普遍问题是临时性和不可持续,创业质量较差。需要形成具有发展潜力的非农创业趋势,通过提高创业质量,保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可持续。基于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土地出租正向影响农户的非农创业质量,表现为提高非农创业参与率和创业深度。机制分析证实,土地出租对农户非农创业质量的正向影响,一部分来自于土地出租直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部分来自于信贷约束的中介效应,即土地出租提高了财富水平,进而减轻信贷约束提升非农创业质量。结论揭示出,盘活土地的财产属性提高流动性对调节农民就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 周施恩; 付鹏
    • 摘要: cqvip:我国并不缺乏劳动力,而是年轻人不愿成为辛苦、廉价又看不到前途的大规模流水线上的附属物。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挣钱,但同时也希望得到薪资之外的更多无形回报。近年来,"招工难"成了困扰许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痼疾。根据央视财经频道今年4月的一则报道,很多企业即便工资增加20%也依然难以招到足够的人手。然而,国家统计局4月16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16~24岁年轻人的调查失业率高达13.6%;同期所做的一项样本量超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广泛调查表明,全国约有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一比例再创历史新高。一方面,年轻人调查失业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却普遍面临"用工荒"难题。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又该如何应对?
    • 樊敏杰
    • 摘要: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通过迁移特征和户籍属性对样本进行分类,实证考察了劳动力迁移对社会阶层和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利用KHB方法对社会阶层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分解和检验.研究表明:未换户迁移者的主观幸福感同时低于已换户迁移者和城镇居民,也比不上农村居民.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剔除样本的系统性差异之后,结果仍然稳健.其中,外地迁移和孤身迁移的个体面临着更高的幸福损失.迁移有助于改善职业阶层认同和流动,却不利于主观阶层感知.此外,已换户迁移者与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阶层均表现出较强的趋同性,这表明户籍制度背后隐藏的公共资源可及性差异是造成迁移者幸福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进一步考察了社会阶层对迁移幸福效应的间接作用,结果表明主观阶层认同和流动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