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加氢脱氧

加氢脱氧

加氢脱氧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56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0982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林产化学与工业、精细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等;加氢脱氧的相关文献由119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运泉、王威燕、马隆龙等。

加氢脱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3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0982 占比:99.33%

总计:31190篇

加氢脱氧—发文趋势图

加氢脱氧

-研究学者

  • 杨运泉
  • 王威燕
  • 马隆龙
  • 张琦
  • 侯凯湖
  • 张兴华
  • 朱忠良
  • 王铁军
  • 仵奎
  • 李明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曲俊聪; 史成香; 张香文; 潘伦; 邹吉军
    • 摘要: 综述了木质素加氢解聚、解聚单体加氢脱氧和单体升级为多环高价值产品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多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硫化物催化剂、贵金属单质催化剂、非贵金属单质和合金催化剂、磷化物催化剂等.强调了加氢催化剂(Ru、Pt、Pd、Co、Mo和Ni等)和酸催化剂(Al_(2)O_(3)、ZrO_(2)、NbOPO_(4)、沸石和介孔硅酸盐等)在加氢裂解、加氢脱氧和(加氢)烷基化反应中的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反应过程的一些难点,并对下一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未来需要开发水热稳定性更好、价格更加低廉的高活性催化剂,降低氢气用量,同时考虑天然木质素的一锅法转化,为工业化制备生物质燃料奠定基础.
    • 韩双美; 翟巧龙; 王瑞珍; 徐俊明; 蒋剑春
    • 摘要: 催化加氢脱氧是实现木质素提质的重要方式。笔者采用流动电催化技术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进行加氢脱氧研究。以磷酸为阳极电解液,铂片电极为阳极电极,杂多酸磷钨酸为阴极电解液,石墨棒电极为阴极电极,构建炭载催化剂直接分布在阴极电解液中的流动电催化体系。考察了不同炭载催化剂(Pt/C、Pd/C、Ru/C、Rh/C)、反应时间、温度以及电流密度对底物2-甲氧基-4-丙基苯酚的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t/C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在温和条件下(温度50°C,反应时间1 h,电流密度175 mA/cm^(2)),电催化转化率超过92%,主要电催化产物丙基环己烷和4-丙基环己醇的选择性超过87%,其他产物为4-丙基环己酮和2-甲氧基-4-丙基环己醇等,且温度、反应时间和电流密度的增加均可提升电催化底物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同时,提出了2-甲氧基-4-丙基苯酚的电化学加氢脱氧反应路径。此外,考察了其他木质素单体(愈创木酚、间甲酚、丁香酚)和β-O-4结构木质素模型化合物(2-苯氧基-1-苯乙醇)的电催化加氢脱氧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可有效实现酚类模型化合物中芳环的氢化、甲氧基的脱除、羟基的脱除和芳香醚键的解聚。
    • 王吴玉; 史玉竹; 严龙; 张兴华; 马隆龙; 张琦
    • 摘要: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HZSM-5、HY、Hβ以及MCM-22四种载体上负载Co的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中,开展了以乙酰丙酸乙酯为原料一步法加氢脱氧合成戊酸乙酯以及戊酸生物燃料的研究。采用XRD、XPS、TEM、FTIR、NH_(3)-TPD、H_(2)-TPR、py-FTIR、ICP-AE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0Co/HZSM-5催化剂由于Co在HZSM-5上分布均匀,并且B酸酸性、总酸量以及还原性能最优,在保持较高的反应性能的同时,提高了产物的选择性,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进一步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进行优化,在反应温度为240°C、压力为3 MPa、反应3 h时,以正辛烷作溶剂,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乙酰丙酸乙酯的转化率达到100%,戊酸酯和戊酸的总收率可达90%。
    • 邓京波(摘译)
    • 摘要: Chevron Lummus Global公司(CLG)近日宣布新开发了一项用于从生物质来源生产可再生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技术——ISOTERRA两步法工艺,包括对生物质进料(例如植物油、藻油、棕榈油和废弃烹调油)进行加氢脱氧,随后进行脱蜡,以使最终产品满足低温性能指标。ISOTERRA工艺有助于重新利用现有的装置,这对于改造现有加氢处理装置生产可再生燃料而言是一种理想选择,因为该工艺可以利用一个反应器,也可以利用两个反应器。两个反应器的配置可以使进料和产品更灵活、更稳健,而一个反应器的配置可以为现有的加氢处理装置提供更低的资本支出。
    • 巩明月; 姜伟; 辛颖; 王东军; 朱丽娜; 祖钰
    • 摘要: 简述了负载型镍基生物质油加氢脱氧催化剂常用的活性组分和载体。介绍了双金属负载型、金属氧化物改性型、磷化物型等常用活性组分,以及氧化物、碳材料、分子筛等载体材料。分析了负载型镍基生物质油加氢脱氧催化剂的发展趋势。指出探索高效廉价的活性组分和载体材料、深入研究镍基生物质油加氢脱氧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及其加氢脱氧反应机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 杨争光; 沈志韬; 孙焱; 蒋恩臣; 许细薇; 任永志
    • 摘要: 文章以稻壳灰分(RA)及其主要碱(土)金属为添加剂,研究了改性NiV/Hβ催化剂对愈创木酚的加氢脱氧性能。结合催化反应和多种表征手段(BET,XPS,H_(2)-TPD,NH_(3)-TPD等)揭示了RA和碱(土)金属改性处理对Ni V/Hβ催化剂理化性质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RA和碱(土)金属的添加均有利于芳香烃的生成,在Ni V/Hβ+12.5%RA催化剂上获得了最高的芳香烃得率(38.9%);RA和碱(土)金属的加入导致更多的Ni^(0)物种暴露在催化剂表面,而Ni^(0)物种的暴露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对H_(2)的吸附和活化能力,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活性;RA改性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表现出了较高的芳香烃选择性。
    • 李志勤; 任枭雄; 王元哲; 李宗轩; 马少博; 邱泽刚
    • 摘要: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热解制备了具有片层簇状结构ZrO_(2).UIO-66热解条件影响CoMoS/ZrO_(2)的晶相、表面原子含量、形貌以及比表面积(可达117.7 m^(2)/g).随着热解温度升高,ZrO_(2)晶相呈现由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化,表面Mo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片层结构逐渐变短,而簇状结构则逐渐由蓬松变得致密,比表面积逐渐减小.热解温度为600°C时出现催化剂片层结构的坍塌聚集以及晶相的破坏.当UIO-66热解温度为500°C、热解时间为4 h时,CoMoS/ZrO_(2)明显出现单斜相,表面Mo原子含量较高,片层结构较均一,此催化剂在4-甲基酚加氢脱氧中显示出较高的活性和对甲苯的选择性,4-甲基酚转化率达100%,甲苯的选择性达82%.
    • 王钰; 方世杰
    • 摘要: 随着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可再生资源来提供生产生活中所需的能源与材料。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可以提供芳香环的大宗可再生资源,是生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木质素是由苯丙烷结构单元经C-C键和C-O键连接而成的三维大分子化合物,由于其结构惰性和官能团的复杂性使得木质素成为生物质中最难解聚的物质,催化加氢脱氧技术可将木质素解聚为高附加值小分子化合物。铌基催化剂具有独特的酸性、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水性,被广泛的应用于脱水、氢解、水解、酯化和烷基化等反应中。本文主要论述了铌基催化剂在木质素的解聚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廖正江; 雷琴; 张贤明; 周桂林
    • 摘要: 通过高温焙烧制备了介孔Al_(2)O_(3)载体,再用湿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介孔催化剂Ni/Al_(2)O_(3)。利用XRD,N_(2)吸附-脱附,H_(2)-TPD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月桂酸甲酯为反应物,评价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Ni/Al_(2)O_(3)催化剂保持了载体Al_(2)O_(3)的介孔结构,且随载体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平均孔径增大、金属Ni的晶粒尺寸增大、活性氢物种的供应能力呈火山型变化趋势。载体比表面积的适当降低,有利于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形成,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氢物种供应能力;催化剂孔径增大能促进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的迁移扩散。NiAl-700具有最佳的活性氢物种供应能力和大的平均孔径,在400°C、2.0 MPa、H_(2)/油体积比500、液态空速1.5 h^(-1)的条件下,月桂酸甲酯转化率为77.53%,烷烃选择性为71.0%,主要产物C_(11)烷烃的选择性为50.1%。
    • 陆雪峰; 隋晓东; 丰铭; 刘玉佩; 刘彦峰
    • 摘要: 过渡金属磷化物由于具有与过渡金属氮化物和碳化物相似的物理性质,成为新型催化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文中论述了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和加氢催化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其加氢脱硫、脱氮、脱氧和加氢异构的性能,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磷化催化剂,尤其是Ni2P的加氢活性优于传统的硫化物催化剂,并具有媲美贵金属催化剂的良好异构选择性和活性,且具有良好的抗中毒能力,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