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力控制

力控制

力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09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488456篇;相关期刊310种,包括科学之友、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国防科技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届中国机器人焊接会议暨国际机器人焊接、智能化与自动化会议、第十六届中国神经网络大会(CNNC2006)暨首届中国人工免疫系统专题会议(CAISC06)、第3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学术会议等;力控制的相关文献由2069位作者贡献,包括坂口重幸、大森将裕、盐见昌生等。

力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88456 占比:99.97%

总计:1488866篇

力控制—发文趋势图

力控制

-研究学者

  • 坂口重幸
  • 大森将裕
  • 盐见昌生
  • 周雪峰
  • 李二超
  • 李炜
  • 王党校
  • 姚建勇
  • 张玉茹
  • 本间干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君; 任前程; 杨铭全; 汪泉; 曾顺麒
    • 摘要: 针对恒力输出器模糊控制中的量化和比例因子均为固定值,造成力控制系统自适应能力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来不断迭代寻优出最佳的量化和比例因子对模糊PID控制进行优化。对恒力输出器建模并确定传递函数,构建出模糊PID控制系统与改进粒子群模糊PID控制系统,并对这两种控制系统进行MATLAB对比仿真分析。搭建基于六自由度TA6-R10机械臂的实验平台,对恒力输出器的输出力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系统比模糊控制PID系统更快达到目标值,且更快收敛,整体超调量为8.91%,在1.3 s达到稳定。改进粒子群算法模糊PID控制优化恒力输出器的力控制,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和更好的力跟随效果。
    • 臧强; 田浪; 胡凯; 陈炜峰
    • 摘要: 针对机器人作业时新的力控制要求,本文综述了现有的传统控制策略与智能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传统力控制策略中的阻抗控制、位/力混合控制与自适应控制,其次介绍智能控制策略中的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与优化控制.同时,对各控制算法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列举各算法的应用成果,并对未来力控制研究提出了展望.
    • 陈龑斌; 林伟; 霍玥玥
    • 摘要: 介绍了一种利用低成本、低精度的机器人和标准的钻孔工具、先进的V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飞机装配线钻孔过程自动化.飞机装配线上需要钻孔的零件主要包括机翼上下壁板、前后梁、肋骨、机身蒙皮等.传统的飞机零件钻孔过程通常由人员执行,而设计的解决方案可以去除人工操作,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同时,它也适用于现有的装配线,因为它只需要对装配线进行最小的更改,并且对市场上几乎所有可用的机械手都有效.为此提出了设计方案,使低成本的标准工业机械手满足钻孔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来说,采用了一种带有商用钻削末端执行器和力传感器的标准手臂机械手.并在一个真实的装置上对设计的架构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与此同时,在飞机装配的工艺设计中运用了VR设计,实现了在设计阶段用VR环境测试飞机进行人与设备"物理"交互.
    • 张鸿洋; 侯振民; 戴训; 周开来
    • 摘要: 提出的基于臂式扭转型电磁主动悬架(In-Arm Torsional Electromagnetic Active Suspension,ITEAS)是一种结合阻尼力与附加位移装置的复合控制方法,可改善基于ITEAS系统的轮腿式机器人在轮行状态下的动力特性.介绍ITEAS系统的结构,并分析该系统的力控制和位移控制的工作原理.根据理论力学建立ITEAS系统受迫振动下的动力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分别建立主动悬架力控制、位移控制和复合控制下的仿真模型,并以被动悬架模型作为参考.结果表明,结合阻尼力与外部位移的复合控制,可以在减小车身加速度的同时弥补动挠度增大的不良效果,从而提升车体的减振效果.
    • 吕亚东; 李可; 侯莹; 张冬梅; 魏娜
    • 摘要: 抓握的精确力量控制是实现各种复杂精细手功能的关键.在人体进行精确抓握力量控制时,力量变化的速度、力量的上升与下降是否由不同的脑功能网络支配尚不得而知,其潜在的感知运动控制机制仍不清楚.探讨视觉-精确抓握力量跟踪任务下,握力的变化速度和握力上升及下降时脑网络的拓扑变化.研究中招募11名健康受试者,首先测量其抓握的最大自主收缩力(MVC),然后要求受试者使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执行3种速度下的视觉-精确抓握力量跟踪任务(包括握力上升和下降状态),其中3种速度分别为1% MVC/s(速度1)、2% MVC/s(速度2)、3% MVC/s(速度3),同时记录受试者全脑共32通道的脑电信号,随后使用网络拓扑的平均聚类系数C和特征路径长度£参数,对基于相位延迟指数的脑电功能网络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C值在θ频带的速度1、速度2、速度3下,当握力上升时分别为(0.157±0.032)、(0.164±0.044)、(0.194±0.039),当握力下降时分别为(0.154±0.026)、(0.173±0.041)、(0.211±0.058),C值随着跟踪速度的增加而显著性地增加(P<0.05).同样地,C值在ù频带存在类似的变化(P<0.001).与C值变化不同的是,L值在θ频带的速度1、速度2、速度3下,当握力上升时分别为(4.644±0.400)、(4.150±0.325)、(3.909±0.497),当握力下降时分别为(4.606±0.346)、(4.040±0.471)、(3.716±0.498),L值随着跟踪速度的增加而显著性地减小(P<0.001),并且L值在α、β、γ等3个频段存在与θ频带类似的变化.随着速度增加,中央沟和后顶叶局部激活加强.除了在跟踪速度2条件下β频带中L值的P=0.049之外,上升和下降状态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随着速度增加,脑功能网络的全局和局部信息传输效率得到增强,意味着在适应速度差异期间脑网络的连接模式发生改变.该项研究为探究不同力变化速度和上升下降状态下精确抓握的感知运动控制机制提供依据,为神经系统疾病后手功能的康复状态提供新的评估手段.
    • 王宪伦; 孙旭祥; 丁文壮; 段奕林
    • 摘要: 为解决机器人在打磨、装配等复杂作业环境下,其末端力传感器获取到的机器人本体与作业环境间的接触力信号存在干扰噪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机器人力控制模型.通过搭建力控制模块,对比经典阻抗控制与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机器人力控制下的接触力跟踪效果,分别搭建平面轨迹跟踪与曲面轨迹跟踪机器人可视化平台.经仿真验证发现,两种工况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机器人力控制比经典阻抗控制的力控制效果更优.
    • 赵丕洋; 洪荣晶; 方成刚
    • 摘要: 机器人在工业打磨、喷涂和装配上具有很大优势,为提高其感知环境力的能力,在六自由度研磨机器人末端安装六维力传感器.在分析了力控基本原理后,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寻优的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与遗传算法寻优和整定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力跟踪速度和位置控制精度.
    • 毕如奇
    • 摘要: 针对工业机器人的力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通过机器人运动轨迹补偿来间接控制接触力的阻抗控制算法.通过分析机器人末端与加工对象的接触模型设计控制系统.借助力传感器采集的力信号,将阻抗控制表达式进行离散化处理,由此计算轨迹修正值的表达式.对机器人运动轨迹补偿进行仿真,验证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进行机器人磨削试验,对比有力控和无力控的接触力波形图,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鲁航; 钱亚伟; 张雨航
    • 摘要: 为改善机器人与环境间的末端接触力的准确性,尤其处于接触环境刚度不确定的情况.设计了弹簧作为柔性元件,采用液压系统进行驱动,采用阻抗控制对末端接触力控制系统进行建模,设计了PI控制器,分析在不同弹簧刚度以及不同环境刚度下末端接触力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组不同的弹簧刚度下,系统稳态误差分别为2.85%、2.43%、2.21%,在三组不同的环境刚度下,系统稳态误差分别为1.21%、2.43%、4.87%,均符合期望接触力准确性的要求.为环境刚度不确定情况下的末端力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 陈浩文; 李坚; 王兵; 张涛; 管贻生
    • 摘要: 为使用六维力传感器精确地测量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接触力,需对安装于机器人腕部的六维力传感器进行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通过对不同机器人姿态下末端执行器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根据力的等效原理,建立了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的计算模型,计算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参数,提出了一种六维力传感器的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方法.在此方法下,仅需最少3个不同的机器人姿态信息及相应的六维力信息,即可得任意机器人姿态下对力传感器及末端执行器进行零点校正及重力补偿所需的参数.在静态实验中力和力矩平均相对误差均分别仅为2.07%和1.35%,在动态实验中分别仅为1.50%和0.75%.在实际恒力控制实验中,与采用未经重力补偿相比,经过补偿后能使机器人系统获得更好的力跟踪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