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剧场性

剧场性

剧场性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35936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第二届中国舞台电影电视照明论坛 等;剧场性的相关文献由13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家思、袁联波、冯诗文等。

剧场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5936 占比:99.97%

总计:436084篇

剧场性—发文趋势图

剧场性

-研究学者

  • 刘家思
  • 袁联波
  • 冯诗文
  • 刘杏林
  • 叶晟
  • 周彦华
  • 周桂华
  • 周珉佳
  • 庞韬
  • 张晓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音洁
    • 摘要: 何为剧场性,这是近年来当代剧场艺术研究中浮现的一个焦点问题。它是一种美学维度,一种艺术形式,亦是在思索剧场公共性及伦理性等语言框架时的一个有效的范例。从罗兰·巴特对剧场性的定义——“减去文本”(独立于剧本而在空间中成立的东西的存在)出发,以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的戏剧《叶普盖尼·奥涅金》展开分析发现:“剧场性”不仅仅是戏剧创作的法则,更是造就观演边界改变以及各种元素平等运动的创造性观念,剧场因此呈现为如德勒兹所言“内在性的一致平面”之哲学剧场。
    • 董金鑫; 马晓敏; 陈健
    • 摘要: 20世纪60年代现代艺术界就极简主义艺术批评中析出的“剧场性”概念进行批判和反诘,却打开了一种新的艺术审视视角,即以观看为主的“在场性”视觉模式向以体验为主的“剧场性”感知模式拓展,旨在营造观众与作品之间具有能动性的情感空间。其中当代陶瓷装置艺术遵循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以“物性”意象联想和“装置空间”的叙事性、对话性呈现出极强的“剧场性”特征,丰富的“剧场性”空间语言和陶瓷本体语言的“剧场性”审美观照与情感隐喻营构出多元化的艺术幻境,这是陶瓷艺术在回归物性本质认识之后的一种美学选择。
    • 周晓亚
    • 摘要: 剧场性、空间的自由、暗示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形态与当代西方舞台形态的交汇点。在比较这两种演剧艺术的异同时,虽不应忽视它们之间存在的根本差异及赖以生成的历史、社会、文化的背景。但是从这些交汇点来看,至少也说明了二者在非幻觉真实的空间塑造上是趋近的,目的都是在寻求一种“观众与演员的正当关系”。
    • 李星易
    • 摘要: 艺术作为与科学并行的又一大领域,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艺术内容、艺术形态不断出现,如何重新厘定艺术的标准、定义艺术成为当前艺术界热议的话题和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深入辨析对艺术的各类定义,辨析艺术的标准,从多个角度入手,对艺术的定义与标准进行定义和反思,对于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石可
    • 摘要: 剧场性概念是戏剧学和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对此概念中外戏剧学界有长期的探讨和争论。本文在汪余礼等人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全面地梳理西方语境下此概念的流变,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比较评述了较为重要,但在中文学界较少介绍的费哈尔、特隆斯塔德、韦伯等人对剧场性不同方向的定义。同时,也兼顾梳理了中文语境中的一些意义流变。厘清剧场性概念中最核心的问题:即符号学方法和自律美学的辩证统一。其次,本文从由小到大,由“内”到“外”四个方面对剧场性概念中的关键美学问题作出辨析:作为剧场艺术形式本身的性质、被划归为剧场的审美特征、被其他艺术门类“借用”的性质、相关人文学科中使用和借用的剧场性、人生和社会中普遍的性质。最后,用上述梳理和辨析的结果,讨论剧场性-文学性争论背后反映的实践问题,并得出解释性结论:本文认为,用文学性来规定剧场性是不恰当的。
    • 徐进毅
    • 摘要: 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主义艺术史和理论中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当时,媒介或艺术形式的问题备受关注。一方面,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和迈克尔·弗里德等有影响力的批判家认为审美自主与艺术之间存在明确界限;另一方面,极简主义者(唐纳德·贾德、托尼·史密斯)以及环境艺术家(阿伦·卡普罗)在突破艺术之间界限的同时,还打破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迈克尔·弗里德对极简主义、“剧场性”的批评,最终证明了早期装置艺术中“剧场性”思维与视觉的巧妙结合。
    • 范浩
    • 摘要: 很多论者将雅俗共赏的当代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受到的严厉抨击归罪于学界的智性傲慢。笔者则认为,针对谢弗的负面批评本质上源于戏剧批评中长期存在的重文学文本、轻现场演出的偏颇倾向。本文检视了若干谢弗研究的代表性著述,旨在厘清谢弗研究中的思路和问题,以期为更准确揭示谢氏戏剧创作特色、纠正戏剧批评中“戏”“剧”分离的“精神分裂症”提供一些思路。
    • 刘家思; 刘璨
    • 摘要: 服饰色彩既有审美性又有指事性,融再现性和表现性于一体,以视觉感受影响戏剧接受。曹禺十分重视戏剧人物服饰的色彩配置,总是以冷色调为主,以暖色调为辅,精心配置人物服饰的色彩。古铜色和黑蓝灰色是曹禺戏剧服饰配色中用得最多的颜色,是主色调,而红色等暖色以及白色则用得较少,造成了阴冷、沉闷而压抑的气氛,冲击着受众的接受心理。他总是以传统的色彩心理学为依据,又遵循着"视觉冲击"的原则,并着意进行符号化处理,追求意象化、朦胧性和整体性感知效果,使人物服饰承载着生命的隐喻意义和思想的象征意义。这与曹禺戏剧所描写的生活、表现的主题及审美追求有关。曹禺戏剧人物服饰色彩的配置,不仅形成了视觉审美的冲击力,而且传递情节信息,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状态,从而增强了剧场性,激发受众的审美感觉与接受欲望,活化了剧场效应。
    • 高洋
    • 摘要: 从19、 20世纪之交到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三个日本巡演剧团在西方众多国家展开了大范围长时间的公演,其舞台演出在各个层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剧场性"与"总体性"特质给西方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西方人对日本巡演剧团舞台演出的接受不免带有某种"(误)读"的色彩,但是这种"(误)读"无疑具有一种积极的"自我确证性",因为它有力地强化与坚定了富有革新精神的西方戏剧人通过"再剧场化"与"再总体化"的手段来"再活性化"西方戏剧的理想与愿景,并为此提供了可行的路径选择。
    • 叶晟
    • 摘要: 本文从当代艺术的剧场性出发,分析并探索剧场性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作用.笔者通过分析装置艺术和绘画创作中包含的剧场性,总结当代艺术土壤下剧场性的面貌及其对当下艺术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