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92726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中国卫生统计、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第十三届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2008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等;剂量-反应关系的相关文献由66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一鸣、邬堂春、傅慰祖等。

剂量-反应关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2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2726 占比:99.89%

总计:192934篇

剂量-反应关系—发文趋势图

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学者

  • 赵一鸣
  • 邬堂春
  • 傅慰祖
  • 全长健
  • 吕旌乔
  • 张书珍
  • 张美辨
  • 李袭丽
  • 薛寿征
  • 谢红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江苏预防医学编辑部
    • 摘要: 为鼓励更多的优秀论文刊发《江苏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从2015年1期起,每期进行优秀论文评选,现由审稿专家评出本刊2021年6期优秀论文4篇,每篇奖励800元。名单如下:张明,刘杰,涂青云,等:危险因素聚集性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杨国英,许敏锐,刘科吉: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
    • 周巧; 汤瑶; 罗兴梅
    • 摘要: 目的系统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痴呆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研究血清25(OH)D与痴呆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创建到2021年9月,采用Stata 16.0软件使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GLST)分析血清25(OH)D与痴呆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含11项研究,包括42054例研究对象,其中发生痴呆3480例。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对各原始研究最高剂量组相对于最低剂量组的RR值及95%CI进行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痴呆发病风险呈负相关[RR(95%CI)=0.751(0.615~0.916),P=0.005]。剂量—反应Meta分析显示,随着血清维生素D水平升高,痴呆发病风险逐渐降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每增加1 nmol/L,痴呆发病风险降低0.3%(OR=0.997,95%CI 0.996~0.999,P<0.001),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痴呆发病风险相关,且可能存在线性负相关(RR=-0.003,P<0.001)。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痴呆发病风险呈线性负相关。
    • 刘胜君; 夏荣平; 周玉梅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酒精摄入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和生活中对酒精使用及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酒精摄入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到2020年6月30日.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8篇文献,共计1 082 639例男性和819 966例女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饮酒者相对于不饮酒者其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82,95%CI(0.72,0.93),P=0.002],但这种风险的降低仅表现在女性[RR=0.57,95%CI(0.42,0.77),P<0.001],而非男性[RR=1.01,95%CI(0.90,1.14),P=0.819].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女性参与者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低于43 g都表现为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随后风险不断增高.每日酒精摄入量在18~20 g左右患病风险最低,与不饮酒者相比风险降低25%,而男性患病风险未明显降低.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适度饮酒能够降低女性2型糖尿病发病的风险.然而本研究作为一项剂量反应Meta分析,只能表明现象而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因此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 刘涵; 朱燕波; 米芸; 刘洋; 张会; 郑昆; 刘雯琼; 马方晖; 吴新瑞
    • 摘要: [目的]体力活动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有关体力活动与血瘀质的关系研究较少,且尚未有研究探索体力活动与血瘀质的剂量-反应关系。探索大学生体力活动与血瘀质的剂量-反应关系,为其科学合理的运动提供建议。[方法]采用立意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法,于2019年2—6月在大学生中施测,回收有效问卷500例,剔除不运动、分析变量缺失值者48例,452例样本纳入分析。以中医体质量表-41条目简短版(CCMQ-41)中的血瘀质亚量表测评大学生的血瘀质水平,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IPAQ-SF)测评其总体力活动(计算每周高、中强度体力活动和日常步行能量代谢当量之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体力活动与血瘀质之间的关系。[结果]452例大学生体力活动平均为每周(2020.39±1852.39)MET-min,血瘀质得分平均为(35.28±19.91)分。控制混杂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力活动与血瘀质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线性检验:β=-0.079,t=-1.640,P=0.102);控制混杂因素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体力活动与血瘀质存在近似“L”型的曲线(非线性检验:P-nonlinearity<0.01),血瘀质得分最低点的体力活动约为每周3000 MET-min;对于血瘀质人群来说,随着体力活动的增加,血瘀质得分降低,但当体力活动超过每周3000 MET-min,血瘀质得分基本维持在平稳水平。[结论]体力活动与血瘀质存在近似“L”型的曲线,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有助于降低血瘀质得分,提升健康水平。
    • 代甜; 王敏珍; 靳亚飞; 余成; 白亚娜
    • 摘要: 目的 探讨大气SO2和NO2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以"金昌队列"为平台,选择基线调查中尚未患2型糖尿病的19 884人为研究对象做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每个研究对象基线调查时间,计算其过去5 a SO2和NO2污染物平均暴露水平,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与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分析大气SO2和NO2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平均随访2.3 a后,研究对象中791例新发2型糖尿病,累计发病率为3.98%.控制潜在混杂因素,SO2、NO2暴露质量浓度每增加1 μg/m3,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OR分别为1.059、1.29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SO2与NO2对超重人群影响较显著,SO2、NO2暴露质量浓度每增加1 μg/m3,超重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OR分别为1.127、1.675.结论 大气SO2、NO2暴露可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超重可增加其对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健康效应.
    • 谢红卫; 周洁娜; 周莉芳; 高向景; 全长健; 栾俞清; 张美辨
    • 摘要: 目的 分析噪声峰度指标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峰度在评价非稳态噪声所致NIHL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择7个制造行业共1 869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工人进行基本资料的问卷调查、长时间个人噪声波形采集和纯音听阈测试.计算噪声能量指标8 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h)、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和峰度结构指标.以噪声诱发永久性高频阈值位移(NIPTS346)和噪声诱发高频听力损失(HFNIHL)作为终点指标,控制CNE、LAeq.8h、工龄、年龄和性别等因素,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分析峰度与NIHL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CNE<90dB(A)·年和≥100dB(A)·年时,噪声作业工人极高峰度的NIPTS3346值明显高于稳态、低和中等峰度(P<0.05).LAeq.8h<85、≥94 dB(A)噪声作业工人极高峰度的NIPTS346值明显高于稳态峰度(P<0.05);年龄<50岁、男性噪声作业工人极高峰度的NIPTS346值明显高于稳态、低和中等峰度(P<0.05).峰度与NIPTS346呈正相关(r=0.121,P<0.05),当CNE<100dB(A)·年时,随峰度水平的增加HFNIHL检出率呈增加趋势(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峰度是HFNIHL的主要影响因素(OR=1.321).结论 峰度与噪声作业工人的HFNIHL检出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噪声峰度是职业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 张会; 朱燕波; 张千; 吕晓颖; 陈有才; 刘涵; 郑昆
    • 摘要: 目的 探索中老年人群睡眠时长与气虚质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从2个已建立的数据库(2170例和1814例)中,筛选年龄≥45岁且问卷信息完整的数据1021例样本纳入分析.以中医体质量表-60条目中的气虚质亚量表得分评估中老年人群的气虚质程度,用自行设计的背景情况问卷中"你平均每天睡觉时间是多少"评价睡眠时长.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睡眠时长与气虚质的关系.结果 1021例中老年人睡眠时长平均为(7.01±1.01)h/d,气虚质平均得分为(28.50±16.00)分.控制混杂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长与气虚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线性分析:β=-0.950,t=-0.060,P=0.071);控制混杂因素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睡眠时长与气虚质之间呈近似的"U"型曲线(非线性检验:P<0.01).气虚质得分最低点的睡眠时长约为7~7.5 h/d,每天睡眠时长小于7 h和大于7.5 h均是气虚质得分增高的因素.结论 睡眠时长与气虚质呈近似的"U"型曲线,建议中老年人群保证每天7~7.5 h的睡眠,养成规律、健康的睡眠观念,可能是降低其气虚质得分的有效途径.
    • 刘春兴; 刘乾乾; 鄢德瑞; 杜紫璇; 黄韦存; 高永辉; 姜涌斌; 汤在祥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血清总胆红素与眼底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华东疗养院2018年体检数据,共纳入26275人进行横断面研究.年龄18~86(47.7±11.1)岁.其中,男性15244人(58.02%),女性11031人(41.98%).选取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肌酐、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其中,总胆红素浓度按照四分位数分为Q1~Q4组(总胆红素分别为<11.50、11.50~13.93、13.94~17.14和>17.14μmol/L)纳入研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眼底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的方法研究总胆红素与眼底动脉硬化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在男性中,单因素分析显示,高水平总胆红素是眼底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OR=0.87,95%CI 0.78~0.97,P=0.012);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高水平总胆红素是眼底动脉硬化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6,95%CI 0.74~0.99,p=0.047);且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12).女性中,单因素分析显示,高水平总胆红素与眼底动脉硬化间无相关性(OR=0.96,95%CI 0.80~1.17,P=0.709);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总胆红素与眼底动脉硬化之间无相关性(OR=0.98,95%CI 0.76~1.27,P=0.888);且未发现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253).结论 总胆红素与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在男性中,高水平总胆红素与眼底动脉硬化存在相关性,且存在显著的线性剂量反应关系;而在女性中总胆红素与眼底动脉硬化之间未发现相关性.
    • 顾浩天; 张天澍; 滕海媛; 常晓丽; 王冬生; 袁永达
    • 摘要: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以低剂量刺激、高剂量抑制为表征的双相剂量效应关系(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广泛存在.根据测试终点的不同,hormesis可被绘制成倒"U"型或"J"型曲线,主要表现为生物体因内稳态受到干扰而引起过度补偿的生物学效应.蚯蚓作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对改良土壤结构功能、提高土壤生物肥力均有积极有益影响.同时,蚯蚓作为毒理学研究中的指示生物和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评价污染物的环境风险.针对蚯蚓hormes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