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制度转型

制度转型

制度转型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31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180篇;相关期刊254种,包括国际安全研究、领导决策信息、理论导刊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第四届“比较研究工作坊”会议等;制度转型的相关文献由36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昱、高向飞、邹国庆等。

制度转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8 占比:8.8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3180 占比:90.96%

总计:3496篇

制度转型—发文趋势图

制度转型

-研究学者

  • 吴昱
  • 高向飞
  • 邹国庆
  • 卓勇良
  • 张雷
  • 易石宏
  • 李江源
  • 杨永春
  • 林畅
  • 任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文炯
    • 摘要: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需要实现的一系列目标,其中第一个目标是"建设公平医保",这是极为重要的。事实上,经过2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在医疗保障领域实现了制度转型和惠及范围的扩展,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权获得基本医疗保障,全社会的医疗保障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应该看到,现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不足,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目标存在差距.
    • 周琳
    • 摘要: 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时代迈入存量更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依靠存量建设用地完成空间资源供应,未来城市发展的收益来源由“租”转“税”,现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是否适应存量时代?本文对此开展问题导向式研究,在解读城市发展阶段逻辑转换的基础上,剖析现行存量空间资源管制制度的本质及问题,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解读其在效率和公平两方面的不适应性,并基于“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目标,采用蛛网模型将存量空间资源区分为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空间产品,分别提出用途管制制度的转型方向和配套措施,以期为存量空间用途管制转型方向及其依据提供基础性思考。
    • 傅捷; 华生; 汲铮
    • 摘要: 借用新制度经济学中关键节点与哈耶克社会秩序二元观概念,可构建一个双层协同的制度变迁框架来诠释A股股票发行制度的演进,即制度的动态变迁是国家(制度供给者)在关键节点与制度环境约束下,追求自身目标的最优化制度安排与市场自发秩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协同所致的制度带来了当期的制度增益,同时这种内生变化又与下一个关键节点的路径改变形成矛盾,进而催生了再次的制度变革。从我国股票市场和股票发行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延续计划体制的额度管理审批制增量发行在“边缘破局”,突破了意识形态形成的制度阻力,但上市公司规模小且弱;而指标管理审批制的仅增量发行流通制度,在助力国企纾困的同时引致了股权分置改革;做大做强颇有成效的审批制,造成了大量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滞留场外,从而形成了市场估值错位以及同类企业市场内外的制度性估值差。虽然核准制与注册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去行政化,然而路径依赖所引致的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如何破解市场化发行与金融风险之间的两难问题,平稳过渡到注册制从而实现软着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王睿; 杨燕绥; 何文炯; 刘德浩
    • 摘要: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与以前有何不同?此次的内容有哪些涵义?何文炯:社会保障是国家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权是国民的一项基本权益,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实现了制度转型和惠及范围扩展,保障项目逐渐增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对此,人民群众有切身感受,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
    • 李国和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化发展模式,到21世纪初期的体系化发展模式,再到党的十八大后的统筹融合发展模式三种发展模式.其间伴随着政府责任"收缩—强化"的动态调整过程,也体现了政府在社会保障发展中价值理念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公平,再到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转变.城镇养老保障于不同阶段在价值取向、政策目标、政府责任、福利责任主体层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执政理念、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养老供需社会压力等因素,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创新发展.当前,政府在城镇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中的责任不断强化,但是仍存在地区分割、制度分设、人群分等、权责碎片化等问题亟待解决.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国家养老保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政府需要将现实问题与改革目标相统一,做好养老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实现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拓宽社保基金筹资渠道,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等,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缓解养老保障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 苏晖阳; 方程煜
    • 摘要: 后疫情时代,"四期叠加"效应给民办教育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宏观制度释放的积极基调、内外部的妥协与斗争、公平规范悖论等因素渗透在民办教育提质增效的方方面面.为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必须及时转变应对思维和行动逻辑,围绕从"链合"到"啮合"的转型导向、产教融合与校地联动、激活与引导乡村人才、内部控制治理与外部监督监管、强化"学术立校"氛围导向五个重点,多举措、全方位、针对性地持续深化民办教育改革,推动民办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 张跃勇
    • 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普及,人们接触到的新媒体形式在不断增多,新媒体的影响也在显著加强.就现阶段的分析来看,新媒体的广泛利用改变了传统社会形态下人们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了新的语境,简单概括可以称之为新媒体语境.在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人际关系有了显著的变化,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工作生活的节奏以及对具体事物的看法等均有了显著的变化,基于这种变化分析社会发展和产业进步有突出的现实价值.总结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受新媒体语境的影响,广播电视要发挥自身价值,需要积极地寻求转型,明确转型的方法和策略,这对整体工作进步价值显著.文章分析研究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转型的方法,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工作.
    • 苏晖阳; 方程煜
    • 摘要: 后疫情时代,“四期叠加”效应给民办教育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宏观制度释放的积极基调、内外部的妥协与斗争、公平规范悖论等因素渗透在民办教育提质增效的方方面面。为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必须及时转变应对思维和行动逻辑,围绕从“链合”到“啮合”的转型导向、产教融合与校地联动、激活与引导乡村人才、内部控制治理与外部监督监管、强化“学术立校”氛围导向五个重点,多举措、全方位、针对性地持续深化民办教育改革,推动民办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 赵会荣
    • 摘要: 过去30年欧亚地区12个国家基本完成了民族国家构建的任务,制度转型经历了制度建立、制度建设和制度调适三个阶段,当前的核心任务是国家发展和治理.在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欧亚地区国家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经济特点.政治特点主要包括:政体多样化;政治发展不同步;政权具有混合性与不均衡性;政治进程互为镜像,相互影响;国家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经济特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受危机影响波动幅度较大,年均增速较低,轨迹相似;多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有限,彼此间差距逐渐拉大;经济结构的原料化特征显著,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中低端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多元化并行发展,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高;人口变化和劳动力移民对经济影响较大;可持续市场经济水平提升有限.历史、文化、社会、精英、外部环境和地理气候等因素对于上述特点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归根结底是实现民众福祉的手段,转型的每一步都需要考虑本国国情、历史经验以及民众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宜稳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尽可能降低社会成本.欧亚地区国家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放在促进国家安定、社会有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
    • 赵会荣
    • 摘要: 过去30年欧亚地区12个国家基本完成了民族国家构建的任务,制度转型经历了制度建立、制度建设和制度调适三个阶段,当前的核心任务是国家发展和治理。在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欧亚地区国家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经济特点。政治特点主要包括:政体多样化;政治发展不同步;政权具有混合性与不均衡性;政治进程互为镜像,相互影响;国家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经济特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受危机影响波动幅度较大,年均增速较低,轨迹相似;多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有限,彼此间差距逐渐拉大;经济结构的原料化特征显著,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中低端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多元化并行发展,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高;人口变化和劳动力移民对经济影响较大;可持续市场经济水平提升有限。历史、文化、社会、精英、外部环境和地理气候等因素对于上述特点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归根结底是实现民众福祉的手段,转型的每一步都需要考虑本国国情、历史经验以及民众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宜稳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尽可能降低社会成本。欧亚地区国家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应放在促进国家安定、社会有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