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40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0602篇;相关期刊242种,包括文学教育、文教资料、语文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到灯塔去》的相关文献由355位作者贡献,包括朱蕾、倪坤鹏、李嵩岳等。

《到灯塔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9 占比:0.9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0602 占比:99.02%

总计:41002篇

《到灯塔去》—发文趋势图

《到灯塔去》

-研究学者

  • 朱蕾
  • 倪坤鹏
  • 李嵩岳
  • 王恬
  • 陈健
  • 刘亚波
  • 沈渭菊
  • 刘静
  • 夏尚立
  • 崔洁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振平; 陈奕含
    • 摘要: 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的翻译,使用了“增补”“劫持”和其他一些体现女性主义翻译思想的翻译策略,这一方面是对原文女性主义思想的刻意表现,另一方面也是译者女性意识的体现.这样的翻译实践,基本代表了大部分中国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译者的做法,他们有表现女性主义思想的想法和努力,但使用的策略和表达方式相对传统、含蓄和温和,不像西方女性主义译者那么激进.
    • 韩海洋
    • 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是一部富含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品,马爱农的中译本基本再现了这些思想,主要原因是运用了前言、脚注、增补和劫持等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对比分析马译本与伍尔夫原文本呈现的一些女性意识差异,既能彰显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特点和实践意义,也可促进读者对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解。
    • 梁慧
    • 摘要: 伍尔夫的巅峰之作《到灯塔去》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丰富的主题隐喻,还在于其巧妙的多维叙事策略。文章从“窗口”“灯塔”“女性”等入手,解读其主题隐喻和叙事策略,以更深刻地洞悉伍尔夫作品中意识流思维建构下的时间、空间、诗意与内涵的完美统一。
    • 董海涵
    • 摘要: 《到灯塔去》是伍尔芙倾注心血完成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其中性别问题与空间性息息相关。本文运用左伦的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形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等维度,对小说中的两性关系的形成及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作品中的两性关系首先呈二元对立关系,无论是家庭空间还是社会空间中男性都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则被支配、被边缘化;然而女性的内在精神终究战胜了岁月与死亡,使得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共融共存,构建了两性和谐的空间。
    • 赵艳; 周静
    • 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其叙事颠覆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多角度叙事、时空错位等叙事手法,突出展现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下生存的不易与困惑,以及她们为实现自身价值所做出的抉择,揭示了作者对于社会转型期新女性独立的思考。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到灯塔去》的叙事艺术进一步探析,让读者充分挖掘小说的隐含文本,更深刻探究小说的内涵主旨。
    • 刘桂伊
    • 摘要: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之一,文中人物塑造常伴随大量自然景观,且不同人物往往多次与某种或某几种自然意象直接关联.本文试图运用前景化理论,通过对拉姆齐夫人与花,拉姆齐先生与母鸡、鹰、黄铜鸟和桌子,莉莉与树这三个实例来分析伍尔夫如何通过自然景观刻画小说中那些生动、饱满的人物.
    • 张梦卿;
    • 摘要: “她本可以哭泣……但是她看到别的东西。她看到颜色在钢制的框架上燃烧,看到躺在大教堂拱门上蝴蝶翅膀的光芒。所有这些景象,只余下一些散落在画布上的随机痕迹。它不会被看到,甚至不会被挂在墙上,丹斯利先生在她耳边轻声说:‘女人不会画画,女人不会写字……’”在小说《到灯塔去》(1927)里,伍尔夫描述了莉莉·布里斯科对绘画的渴望,也借丹斯利先生之口,说出当时英国社会的性别歧视。
    • 方英
    • 摘要: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在相关空间理论的烛照下审视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小说中的性别问题与空间性息息相关.首先,空间的性别化和性别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状态,即男性占据生产性、支配性和文化性空间,而女性的空间则呈现出再生产、依附性与自然性的特征.其次,身处其中的女性通过占据边缘、反凝视、身体移动、城市漫游等空间实践,力图跨越两性空间的分隔边界,打破二元对立的空间束缚,反抗基于性别的不平等空间划分.同时,在社会空间和性别地理中处于弱势的女性,会借助对家庭空间和精神空间的重构谋求两性和谐共处之路.
    • 闫娟
    • 摘要: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对拉姆齐家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生活变化描述中充满接受美学观中的"空白"和"未定点".作品中的召唤结构使读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空白"再造者.拉姆齐夫妇的性格冲突为读者提供了阅读期待,而作品文字符号建构的空间性则反复打破和重建了阅读期待,激发读者更大的兴趣、更多的阅读和思考.
    • 周莉莉
    • 摘要: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很多人物意识活动细致入微地呈现了人物对往昔的回忆。这些回忆看似散乱无序,却在语言文字的重复中形成了记忆书写的纹理,让回忆在纵横交错之间相互回应,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让故事更加具有韵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