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LMDI分解法

LMDI分解法

LMDI分解法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专利文献23271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广西社会科学、开发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 LMDI分解法的相关文献由18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燕玲、张伟、严雨男等。

LMDI分解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31%

专利文献>

论文:23271 占比:99.69%

总计:23344篇

LMDI分解法—发文趋势图

LMDI分解法

-研究学者

  • 孙燕玲
  • 张伟
  • 严雨男
  • 傅俐
  • 刘玉邦
  • 徐国泉
  • 徐璋勇
  • 朱梦婷
  • 朱萌
  • 李维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查建平; 戴家权; 刘珂吉; 余乔; 周志坚
    • 摘要: 全面厘清旅游增长与碳排放的动态脱钩关系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技术与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动态效应分析法引入脱钩指数模型中,对传统脱钩指数分析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新型的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分析模型,尝试对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展开系统深入研究,并以成都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脱钩指数值为0.806,虽实现了整体上的弱脱钩状态,但旅游增长与碳排放之间仍呈现显著的正向关联,旅游业距离实现强脱钩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能源强度效应是旅游业脱钩过程中唯一的正向影响因素,游客规模效应和消费水平效应则是脱钩实现的主要抑制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与收入结构效应的作用则不大。(3)不同驱动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机制,表明未来旅游业脱钩工作在聚焦如何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与转变消费方式的同时,更需要注重保持各驱动因素之间稳定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以实现最大效用的协同脱钩。
    • 周跃; 徐妍; 王小飞
    • 摘要: 对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判断影响因素的驱动力并以此制定高效率低碳排的发展方向,对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LMDI分解法,对新疆各地区2008—2020年工业能源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能源碳排放的因素中,经济增长效应是影响能源碳排放量增长的最大正向效应,技术进步效应是抑制能源碳排放增长的最大负向效应,人口和能源结构效应对能源碳排放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作用,但作用效果较小。根据分析结果,各地区整体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整体2020年相对于2014年变化率低于2014年相对于2008年变化率;各地区间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效应差别较大,人口、能源结构效应差别较小。
    • 邹金浪; 刘陶红; 张传; 姚冠荣
    • 摘要: 研究目的:揭示1978年以来中国耕地食物生产变化规律,量化“非粮化”对耕地食物生产变化的影响程度,为“非粮化”治理、保障食物安全提供基础依据。研究方法:食物热量计算模型、LMDI分解法。研究结果:(1)经过波动增长(1978-1998年)、波动减少(1998-2003年)、快速回升(2003-2016年)和缓慢增长(2016-2020年),2020年中国耕地食物热量达113.23×10^(14) kJ,是1978年的2.58倍。(2)耕地食物生产结构呈现口粮减少而蔬果、油料、玉米快速增长的特征,其中口粮热量占比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且西北、广西和青海的耕地食物热量主体分别由口粮转为玉米、糖料和油料;蔬果生产增速最快,热量占比增加了5.02倍。(3)1978-1998年和1998-2003年耕地食物热量变化主要由口粮引起,影响程度分别为46.31%和-64.84%;2003-2016年和2016-2020年耕地食物热量增加分别源于玉米和蔬果的贡献,程度为53.42%和28.30%。(4)1978-1998年、1998-2003年和2016-2020年,“非粮化”分别在14.63%、73.30%和23.81%的程度上抑制了耕地食物热量增长,其中,2016-2020年,“非粮化”是上海、江西、海南和贵州耕地食物热量减少的主因。研究结论:中国耕地食物生产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向多样化转型,“非粮化”抑制了耕地食物供给增长。要树立大食物观,以耕地食物增产作为分区域、分次序推进“非粮化”治理的重要原则,重点关注“非粮化”导致耕地食物供给减少的地区。
    • 郑涛; 弥智娟; 谢银昌
    • 摘要: 为了保障云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加强对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性的规划和管理.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云南省2006—2018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采用LMDI分解法分析了云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云南省水资源总生态足迹整体呈平稳缓慢增加趋势;生产用水在整个用水结构中所占比例最高,水资源生态足迹最高,其次为生活用水,最后为生态用水.2006—2018年云南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趋势,2011年以后整体呈增加趋势,全省水资源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各州市水资源也均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其中昆明、玉溪、楚雄水资源濒临生态赤字,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对云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其中经济因素对云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起正向驱动作用.云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安全状态,可开发潜力较大.但各州市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需要合理调配.
    • 陈啸; 薛英岚
    • 摘要: 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改变区域经济行为进而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中能源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本文将普惠金融变量引入碳排放影响因素中,选取代表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对1996—2018年间中国普惠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驱动因素分解,量化普惠金融对碳减排的贡献.结果显示,1996—2018年中国金融普惠程度大幅提升,以东南沿海的普惠程度最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效应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普惠金融效应在1996—2001年间表现为负向影响,且贡献较低;2002年后对中国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普惠金融规模的增加,其引起碳排放增加的趋势放缓.空间差异方面,2000年之前,普惠金融效应在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均呈现负向效应,2001—2005年转为正向效应,2006年之后,普惠金融效应对碳排放增长贡献的省际差异逐步增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部发达省份的普惠金融效应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与西部地区相比较低.基于各省驱动因素的聚类分析,将各省份分为六类,根据不同区域的普惠金融贡献和产业发展特征,针对碳减排向每类省份提出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 王蕊; 王恰
    • 摘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强势的出口贸易增长将带动物流业发展,促进物流业产值增长,实现物流业集聚.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出口贸易对我国物流业增长与集聚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因此,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探究了沿线核心区域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增长与集聚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各地区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增长与集聚提供指导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核心区域出口贸易能够促进物流业增长和集聚.出口规模效应是促进物流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出口贸易与物流业集聚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其能够带动核心区域和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物流业集聚,而无法带动丝绸之路区域物流业集聚.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增多,核心区域出口贸易对物流业集聚的作用将被削弱.
    • 王秋红; 李维杰; 王勇; 傅俐; 高敏
    • 摘要: 以我国5个特大城市群为研究区,采用人均GDP和产业结构标准,将2000~2015年划分为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探讨不同发展阶段排放强度、能源强度、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等4种社会经济因素对PM2.5浓度变化的可能驱动机制及贡献率.结果 表明,5个特大城市群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PM2.5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上,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产生正效应,且经济产出效应是促进PM2.5浓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产生负效应,且排放强度效应是抑制PM2.5浓度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的累积贡献率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有正有负,但在工业化后期和发达经济时期均为负.从工业化初期至发达经济时期,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的累积贡献率均在增加且经济产出效应的累积贡献率增加更为显著;排放强度效应的累积贡献率为负且累积贡献率的绝对值不断增加.探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PM2.5浓度的影响因素可为政府部门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 陈雯雯; 朱梦婷
    • 摘要: 基于Kaya等式和LMDI分解法,分析2000—2017年东北三省CO2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效应是2000—2012年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2012年后作用明显减弱;能源强度效应对CO2排放有抑制作用;能源结构效应对CO2排放总增量既有正向也有负向影响;人口规模效应对CO2排放总增量的影响在2012年之后由微弱的促进作用转为微弱的抑制作用.结合分析结果,对东北三省CO2排放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 肖霆; 叶俊虎
    • 摘要: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财政支农支出及农产品出口总额等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初步验证了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产品出口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构建农产品出口额总量分解模型研究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产品出口的驱动效应.文章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产品出口驱动的总效应分解为活动效应、地区结构效应、产出效率效益和贸易效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效应是驱动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驱动力;地区结构效应和产出效率效应整体上分别与农产品出口呈微弱负相关,但后者的负相关程度略大;贸易效率效应与农产品出口大体上呈微弱正相关,且近三年来有上升趋势.据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资金地区配置结构、发展地区特色农业的建议以推动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
    • 王秋红; 李维杰; 王勇; 傅俐; 高敏
    • 摘要: 以我国5个特大城市群为研究区,采用人均GDP和产业结构标准,将2000~2015年划分为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探讨不同发展阶段排放强度、能源强度、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等4种社会经济因素对PM_(2.5)浓度变化的可能驱动机制及贡献率.结果表明,5个特大城市群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PM_(2.5)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上,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产生正效应,且经济产出效应是促进PM_(2.5)浓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产生负效应,且排放强度效应是抑制PM_(2.5)浓度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的累积贡献率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有正有负,但在工业化后期和发达经济时期均为负.从工业化初期至发达经济时期,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的累积贡献率均在增加且经济产出效应的累积贡献率增加更为显著;排放强度效应的累积贡献率为负且累积贡献率的绝对值不断增加.探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PM_(2.5)浓度的影响因素可为政府部门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