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创伤记忆

创伤记忆

创伤记忆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7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3969篇;相关期刊209种,包括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江海学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心理干预协会2015年学术会议、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等;创伤记忆的相关文献由266位作者贡献,包括魏巍、李厥云、陈娇华等。

创伤记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2 占比:1.1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3969 占比:98.86%

总计:24246篇

创伤记忆—发文趋势图

创伤记忆

-研究学者

  • 魏巍
  • 李厥云
  • 陈娇华
  • 张琴凤
  • 王俊生
  • 王欣
  • 赵静蓉
  • 于春华
  • 刘研
  • 卫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海洋
    • 摘要: 施叔青的“台湾地区三部曲”经由庶民生活切入台湾地区的百年变迁史,表现出深切的现实关怀和寻觅身份的救赎意念。小说借助地景书写重返逝去的年代,复现清朝、日据以及光复后的地理景观。地景既关联政治律动又隐含时代话语和权力规训,与历史、记忆、族群以及身份等休戚相关,并具有形塑共同体意识的符号学意义。通过对“台湾地区三部曲”中地景书写的分析,可探究台湾地区地景呈现下的空间和地方样态,地景在初始意义之上于“本国凝视”和“帝国凝视”的交相作用中不断被权力形塑所延伸出的意义增殖,以及由地景变迁所牵涉出的创伤记忆和身份认同的交缠,思考穿越地景遮蔽与复活凝定于历史场域中“身份遗骸”的必要路径。
    • 刘扬
    • 摘要: 《终结的感觉》是朱利安·巴恩斯2011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并在同年荣获英国布克奖。该小说延续了朱利安·巴恩斯以往的写作传统,继续探讨记忆与历史的虚构性问题。在小说中,巴恩斯探讨了创伤记忆是如何影响人物叙述的。文章对小说《终结的感觉》进行文本细读,借鉴创伤研究的理论成果,阐述主人公兼叙述者托尼·韦伯斯特因为历史对其心理造成严重创伤。这种创伤主要以记忆形式呈现,这就导致他在叙述上的不可靠,并在追寻历史真相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形象建构、解构和重构,托尼的创伤记忆也随之得到修复。
    • 卢渠
    • 摘要: 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与中国文人的士大夫情结产生激烈碰撞,形成影响深远的创伤记忆,并烙印在《古诗十九首》中,使其蕴含一种悲剧性立义:对自然的感慨、对情爱的焦炽、对死亡的恐惧、对政途的渴求。后世文人受到共情的影响,延续创伤记忆并呈现在《古诗十九首》的拟作中。《古诗十九首》拟作围绕强化创伤与走出创伤两个主题,反复低回,一唱三叹,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 邓嘉祺
    • 摘要: 余华童年时期的孤独感受,频繁见证死亡的创伤体验,以及在特殊年代的集体创伤经验,都深刻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余华作品中出现的少年形象,贯穿小说创作的死亡叙述,以及特殊年代的创伤记忆,都有着他童年创伤记忆的深刻印痕。余华通过作品疗愈并反思自己的创伤经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作品的主题表达、人物塑造以及叙事策略的选择,从而传达他对人类生存困境和存在状态的思考,不断深化着作品的精神内涵。
    • 李清硕
    • 摘要: 邝丽莎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的新一代作家,其代表作《上海女孩》中的珍珠作为一名饱受战争移民创伤影响的女主人公令人印象深刻。而珍珠在小说结尾的悲剧也同样引发人们关注。本文从创伤记忆的视角入手,分别从创伤记忆对家庭关系和家园归属丧失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解读《上海女孩》中珍珠的悲剧根源,认为珍珠的悲剧根源于过往创伤记忆的复现与闪回,使得珍珠自身产生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 沈慕蓉; 詹春娟
    • 摘要: 文章指出《抱歉》有别于其他和解小说的犀利和尖锐,小说中的和解表达对应殖民者记忆的模糊地带,表现为一种“柔性话语”书写。小说中对创伤记忆的设定和描写,如代际创伤引发话语体系的偏移与立场抉择的困境,记忆断裂造成反话语趋势的挫败与自我身份的迷惘,以及记忆复原却仍屈服于殖民中心的妥协结局,均通过非激进的手段以及柔性中和的话语立场来完成。与此同时,小说的反殖民力量逐步由纠葛转向畏缩,终至妥协。这种“柔性话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的和解具有进步意义,但也折射了白人作家在历史书写上含混纠葛的写作立场,以及中和殖民历史创伤的写作倾向。
    • 刘璐; 段晓冉
    • 摘要: 《穿过寒冬拥抱你》是由薛晓璐执导,黄渤、贾玲等多位实力派演员共同主演的抗疫题材电影,讲述了在武汉封城时期平凡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在宏大的时代主题下,影片选取不同身份、年龄、职业的人物形象,以情感为载体共分为四条支线进行叙事,并以蒙太奇的剪辑方式进行结构重建,在结合了真实经历与戏剧改编的呈现方式下以普通人的视角对历史事件进行代言性叙事,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来对抗集体的创伤性记忆。
    • 沈慕蓉
    • 摘要: 《别了,那道风景》是澳大利亚小说家亚历克斯·米勒的代表作之一,叙说了创伤二代在父辈大屠杀阴影下从迷失到探寻,最终重构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通过解码小说多重空间的叙事结构,文章揭示出米勒利用心理空间的搭建来全方位坦示大屠杀后代矛盾的处境,以文本空间的嵌套来摹写创伤语境与宣泄幽灵记忆,以地理空间的转换链接族裔和代际间的情感纽带,造就人物自我身份的弥合与自我认知的重塑。这种叙事模式不仅剖析了创伤的成因、表征与疗愈历程,也为个人乃至种族和解的书写提供了一种文学范式。
    • 摘要: 对一个人来说,最容易构成“创伤记忆”的年龄大概就是十二三岁吧。就是在鲁迅十三岁那年,天突然塌了,祖父科场舞弊案、父亲的病,一连串命运的打击一下子降临到内心一直充满优越感的“少年鲁迅”身上。更让鲁迅的内心发生根本改变的是周围的人的态度,鲁迅他们被称为“乞食者”,鲁迅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乞丐或神似乞丐的人物形象大概也有这样一个心理动机吧。鲁迅是周家长孙,祖父入狱,父亲的病日重一日,命运要求鲁迅必须像个成年人一样承担这一切。这对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鲁迅来说,是怎么样的内心刺激。世界上没有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鲁迅故家败落本身就有一种象征意味,象征着传统关系和秩序正在走向没落。世界上同样没有什么东西是会一下子消失的,突如其来的命运打击使鲁迅看待世界、看待人的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一种执拗的怀疑精神,对什么事情都不相信的悲观精神,特别是对家乡人的憎恶心理油然而生。
    • 李静
    • 摘要: 鲁迅先生一生为流言所困,其在所写文章中大量提及“流言”二字,这不仅是他不可忘却的创伤记忆,也是他的创作话语。而从“流言”相关的创作语境中可见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个民主战士,尽管流言对其一生伤害之大,但其并未被流言所击垮,他的精神世界始终高昂勃发,他有关“流言”的书写更是世人审视国民性最为锐利的武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