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列维纳斯

列维纳斯

列维纳斯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伦理学(道德哲学)、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0690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现代哲学、伦理学研究、江海学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3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青年哲学论坛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等;列维纳斯的相关文献由15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嘉军、林华敏、王恒等。

列维纳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5 占比:1.7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0690 占比:98.16%

总计:10890篇

列维纳斯—发文趋势图

列维纳斯

-研究学者

  • 王嘉军
  • 林华敏
  • 王恒
  • 刘文瑾
  • 李凯
  • 余以恒
  • 朱刚
  • 岳梁
  • 张炜炜
  • 李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民安
    • 摘要: 对爱的关系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视角。第一种是从相互承认的角度来理解爱的关系。对黑格尔来说,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争斗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克服手段之一就是爱。爱意味着爱的双方彼此都要自我否定从而达成和对方的同一,只有这样完全的同一,才能彼此相互承认从而消除战斗。对拉康来说,爱的实质是自爱,爱对方从根本上是要操控对方,不是要承认对方,而是要让对方承认自己。爱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对方的主人。爱在这个意义上还是对主奴关系的确认。与拉康截然相反,列维纳斯认为,爱是绝对地爱对方,就是要承认对方,在最大限度上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主人,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被动之爱。相互承认、让对方承认自己而不承认对方、自己承认对方而不求对方承认自己,这就是爱和承认的三种关系。
    • 白玉
    • 摘要: “个体人”转为“公共人”是当代社会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的一个重要命题。法国思想家列维斯纳的他者性理论为阐释这一命题提供了新视角。当下大学生公共精神陷入一系列危机:对公共生活缺乏理性认知和批判精神、缺乏公共关怀、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的公共理念、参与公共生活的形式化。以他者性理论作为反思和重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切入点,建构“我”与“他者”非对称伦理关系,树立正确义利观;培养他者意识,学会关心他者;扩大公共参与,学会倾听和回应他者;完善公共教育,提升公共精神认知。
    • 孙向晨
    • 摘要: “西方哲学”以其本源性起点、普遍性追问、理性化反思为特点,很多人以为“哲学”只能以那样的形态演进。但列维纳斯把“从巴门尼德到海德格尔”归为一类--一种源自希腊的传统。思想的“起点”决定了特定的哲学方向。列维纳斯借助希伯来文化努力从“西方哲学”话语中走出来。在此意义上,赵汀阳与列维纳斯是“同道”,他们都思考“本源性问题”,努力探索哲学“新”的可能性。他们“之间”应该有一场深入“对话”。
    • 蔡霜; 黄道主
    • 摘要: 列维纳斯的“他者性”伦理认为,“他者”具有绝对的差异性,我与他者是非对称的伦理关系,自我是“为他”的责任主体。在“他者性”伦理视野下,师德失范主要表征为沉迷私利偏离育人本位、自甘沉沦以致陷入平庸、规制方案催生伪善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关系异化,即异化为“占有-被占有”的物我关系以及“认识-被认识”的同一关系。以他者性伦理思想为参照,除了构建师德外铄友好环境之外,教师自身也要从认识主体变为伦理主体,锤炼责任和爱的伦理品质,培养自律自强的精神之欲。
    • 余庆尧
    • 摘要: 他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颇为重要的学术概念和理论议题。作为现象学传人,列维纳斯对现象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批判性继承立足于一种独特的他者观。以列维纳斯思想审视人类发展历程,即可发现:在早期人类学研究中体现出的“异时论”构成了对他者的压制,之后的民族志研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对文化的叙述和解释应建立在他者的基础之上,只有在他者之面容的“自身显示”之后,对文化的分析才成为可能。
    • 王嘉军
    • 摘要: 列维纳斯的思想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与列维纳斯的理论存在潜在的共通。“面容”是列维纳斯哲学中的关键概念,他人的面容以其脆弱和裸露唤起了主体对他者的责任,所以面容是一种伦理召唤。这在《白痴》中有具体的体现。小说中,娜斯塔霞的面容就唤起了“白痴”梅诗金公爵对她的无限责任。梅诗金也为其他人的“面容”所召唤,也担负着为其他人的责任,但是他首先响应了娜斯塔霞的召唤,因为娜斯塔霞发出的召唤更为紧迫,这也契合列维纳斯的伦理学。列维纳斯的伦理学所预设的场景是一种紧急和例外状态,其中的他人急需主体进行伦理回应。除了面容,“爱”也是《白痴》中的重要主题,小说对于爱的多层次描写和辨析,揭示了列维纳斯所说的“爱之两可性”。通过对列维纳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和切近地理解二者。
    • 杜薇
    • 摘要: 教育理解作为一种意义探究和共享的活动,既体现为智识,又蕴含着德性。教育理解的正确性以及深度和广度直接关涉着教育的有效性,甚至教育质量的高低。但在近代西方哲学“自我中心”和“理性至上”主旋律影响下产生的“主体性教育”,过分强调主体的发展以及主体权利和自由的获得。这种教育思想笼罩下的教育理解呈现出自我对他者的忽视和宰制,对他者的忽视或宰制又导致了教育文本理解和教育人际理解中的双重困境。而自我视域下的教育理解机制恰恰就是自我通过主体精神运作活动对他者占有和同一化的过程。幸而现象学伦理转向为这种困境的突破提供了哲学依据和理论参考,根据伦理转向后列维纳斯的他者性理论,他者具有异质性和外在性以及无限的可能性,这是一种绝对的、不能被自我同一和还原的他者。所以在教育理解过程中自我要倾听他者的生命表达、与他者进行深入对话、促使“为他性”的个体生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突破自我中心的主体性困境,才能促成有效理解的发生,使得真正的教育理解得以可能。
    • 李瑞敏
    • 摘要: “感受性”是列维纳斯哲学的重要论题。在目前的研究中,有三种“感受性”对于理解列维纳斯哲学具有公认的重要性,即“享受”“易受伤害性”和触发时间的“异质感”。或因这三种“感受性”差异极大,学术界对“感受性”的解读向来不一:有将其解释为“内在性”者,也有将其视为“超越性”者,亦有观点认为其兼具“内在性”与“超越性”,或具有内在与超越的“交互性”。然而,上述解释虽均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各有不足。毋宁说,列维纳斯意在通过“感受性”揭示一种“别样的超越性”,即一种与“内在性”和一般的“超越性”都不同的“外在性”——在他的语境中真正的“超越”是“外在的”。
    • 赵艳宁; 李菲
    • 摘要: 教师道德敏感性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关键,不仅是一种功能性的彰显,更应是一种伦理性的存在。抵制因追求自我中心和利益平等交换造成的钝化倾向,教师应转移价值视线,从“自我”走向“他者”,基于道德良知和仁爱德性自觉为学生负责。以作为他者的学生为逻辑起点,教师道德敏感性不是经验意义上的自我认知,也不是以遵循道德要求为基础的规范性敏感,而是建立在伦理关系上的自我敞开,是最高层次的内生性敏感。其生成必须开启教师的“德性”维度,以伦理性关系为引导,树立他者意识,认可学生异质性,承担无限责任。
    • 丁蔓; 王杰
    • 摘要: 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语言已经是哲学研究普遍关注的话题。列维纳斯对语言的观点反映了他“为他者”的哲学主张。语言是列维纳斯他者哲学中构建自我和他者关系的重要基础。列维纳斯认为,外在性的声音、本源性的言说和他异性的隐喻体现了语言为他者的本质。自我和他者之间的伦理关系从问候他者、回应他者到替他者发言的递进中得到深化。为他者的语言展现的是语言的伦理特性:神圣性、公正性和超越性。列维纳斯构建了语言的伦理根基,使语言成为走向伦理形而上学的必经之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