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出家

出家

出家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1年内共计80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宗教、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1篇、专利文献12篇;相关期刊502种,包括法音、佛教文化、法制博览等; 出家的相关文献由722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章岩、H·格尔等。

出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1 占比:98.51%

专利文献>

论文:12 占比:1.49%

总计:803篇

出家—发文趋势图

出家

-研究学者

  • 佚名
  • 章岩
  • H·格尔
  • K·施奈德
  • 二月河
  • 甘克明
  • 彭苏
  • 阎连科
  • 陈莲痕
  • J·詹森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赵越
    • 摘要: 很多人听说现在一些寺院中的出家人还要具备高学历,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以为古代出家很容易,但凡看破红尘就可以遁入空门了。其实,在古代出家也不容易。且不说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灭佛时期,一般人想要出家难上加难,就是在古代大多数崇佛时期,想出家也不容易。
    • 马如慧
    • 摘要: 在《告白》的第一卷中,作者后深草院二条记述了其父久我雅忠临终前对她的嘱托,这番遗言对此后二条的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在雅忠的遗言中,我们既可以看出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担忧,也可以看出一家之主对其家门清誉的执念。在本文中,笔者从"《源氏物语》与二条之父的遗言"、"宫廷仕女的立场"、"再论‘好色之家’"、"贵族女性的出家与没落"四个角度,探讨《告白》中二条之父的遗言与其"家门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该遗言对二条的影响。二条之父的遗言让二条更加重视自己的家门清誉,也更加努力地试图以一人之力振兴家门。"家门意识"赋予了二条高度的行动力,而这种行动力正是中世女性日记文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之一。
    • 王大伟; 魏稚力; 沈涛
    • 摘要: 喻昌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医家之一,他曾习儒求仕,却无功而返.明末后,他又出家逃禅,还俗后行医一生,成为当时的名医.喻昌人生经历的儒、佛、医等阶段,都成为他的重要标签,尤其佛教带给他的,不仅是他的信仰,也是他有别于其他医生的重要标志.也正因为佛教,他不仅在世时多有"诡异之迹",就是其去世后,依然有神异故事附会其身.在他的多重身份中,佛教始终占一席之地,他也成为一个践行着佛教思想的、居士式的医生.
    • 董士瑜
    • 摘要: 释担当(1593-1673),俗姓唐,名泰,字大来.出家后,法名普荷,一名通荷,号担当,云南晋宁(今云南省昆明市)人.目前有关担当的研究成果中,遗民身份已变成十分重要的立论基础,"遗民僧"也逐渐成了担当在后世眼中难以脱离的身份标签.这一身份不仅使担当成为云南的地方文化代表,后世研究者对担当诗文、书画的理解也大都建立在"爱国主义"的前提下.近年来,对担当的研究又有所活跃,但一些学者在面对相关文献时,并未去进一步追寻文献背后的历史情境,而仍然停留在不加分析的表面引述上.那么,这些与"遗民僧担当"的身份塑造有关的史料中,能否透露出其他的历史信息?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入手,就担当的"遗民"身份做一些讨论.
    • 陆文
    • 摘要: 从前,在一座寺庙有一个小和尚。他从小就出家了,是寺里的和尚们把他抚养长大的。他很勤劳。每天天不亮,他就要去担水、打扫,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日所需的日常用品。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就这样,他过了十年。有一天,小和尚在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发现别的小和尚都过得很清闲,只有他一个人整天在忙忙碌碌。
    • 董建华
    • 摘要: 一个傍晚,妻子还在上班,孩子在家看电视,我独自一人沿街散着步,遇到一位好几个月没见过面的,以前曾是邻居的老胡。老胡看到我,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说:"感谢你帮忙,让我们一家人团聚时,能开开心心地聊天、说话了!"老胡继而解释:"你说家里放了屏蔽仪,手机就玩不成了,我多方打听,买了一个电子屏蔽仪放在家里,效果真好!"听了老胡的解释,我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在年前,我站在超市门口,等待在超市购物的妻子,遇到老胡,如果不是老胡亲口对我说,我绝对不会相信他会有孤独的感觉,以前住在他家旁边,他们家每天可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呀!
    • 姚亚平
    • 摘要: 八大山人的人生道路、艺术生涯和明清交替的时代风云是紧密相联的。本文论述了八大山人的两次人生选择:19至23岁的出家和49岁至56岁的还俗;揭示了当年八大山人的出家是迫不得已;而后来的还俗则是在精神上已超越了儒家教义的约束,冲破遗民禁忌的束缚,开始摆脱佛门清规的羁绊。
    • 夏丏尊
    • 摘要: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叔同)聚居了好几日。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