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凤丹

凤丹

凤丹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57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846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炎黄纵横、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等;凤丹的相关文献由626位作者贡献,包括徐迎春、陶俊、李梅青等。

凤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4.7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846 占比:95.15%

总计:2991篇

凤丹—发文趋势图

凤丹

-研究学者

  • 徐迎春
  • 陶俊
  • 李梅青
  • 孙静
  • 孟家松
  • 赵大球
  • 孙强
  • 张克亮
  • 胡永红
  • 侯小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习海; 程馨
    • 摘要: 本文从苗木选择、栽培地选择、整地、造林、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凤丹栽培技术,并从采收、加工、质量技术要求等方面分享了牡丹花茶采摘加工制作要点,以期促进凤丹产业发展壮大。
    • 刘智; 张虹; 罗会婷; 王仲伟; 汤诗杰
    • 摘要: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凤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榉树(Zelkova serrata)下种植(ZS)、娜塔栎(Quercus nattallii)下种植(QS)、露天种植(OS)的凤丹根际以及空白土壤(CK)样品土壤细菌和真菌进行测序。结果显示,与空白土壤相比,种植凤丹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同种植模式下凤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所差异。3种种植模式下细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以及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但不同种植模式下每个门的相对丰度有所差异。所有样品中总共检测出12个真菌门,3种种植模式下真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不同种植模式下各真菌门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属水平上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ZS组、QS组和OS组的优势菌属分别为Exophiala、Thelephoraceae_unclassified、Ascomycota_unclassified。测定3种种植模式下凤丹的生长指标,发现林下种植的凤丹株高、叶长、叶宽均高于露天种植。林下种植模式的细菌需氧表型、革兰氏阴性表型、生物膜形成表型以及致病潜力表型高于单一种植模式。本研究从根际微生物角度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凤丹的影响,为凤丹林下种植提供参考,为后续促生菌筛选、菌肥研制提供理论支撑。
    • 刘中良; 赵伟钰; 宋艳波; 李明霞; 文锦平
    • 摘要: 为研究凤丹根皮、叶和叶柄的组织结构与组织化学成分分布,分析各器官的结构特征与主要化学成分积累和分布规律。制作根皮、叶柄和叶片的显微切片,观察其组织结构;根据三氯化铁醇溶液对牡丹酚显暗紫色,单萜类被紫外光激发呈蓝黑色进行组织化学定位分析。结果发现,牡丹酚主要分布于凤丹根的皮层、形成层、韧皮射线和筛管中,叶的栅栏组织也有分布,叶柄中不含有牡丹酚;单萜类化合物在根中主要存在韧皮薄壁细胞中,在叶中分布在上表皮与主脉四周的基本组织中,在叶柄中主要分布在髓部。表明凤丹根皮的木栓层结构特征、牡丹酚和单萜类组织化学定位结果可以作为凤丹鉴别的依据;凤丹叶栅栏组织含有酚类物质,叶柄髓部和叶基本组织中含有单萜化合物,这为叶片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吴熠婷; 裘刚; 周劲节; 朱美玲; 姜美君; 孟远; 刘建超
    • 摘要: 以已有文献中有关施氮对中国凤丹生长和籽粒产量影响的评估结果为统计样本,采用Meta分析法,构建施氮量对凤丹影响的损失函数,为评估模型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当施氮水平为I3(150~199 kg·hm^(-2))时,最能满足凤丹高产的需求;当氮含量过高时,凤丹籽粒产量增长率会有所下降。施氮量对株高的影响呈先降后升趋势,当施氮水平为I_(14)时(700~749 kg·hm^(-2)),增高率达到峰值。
    • 孟福燕; 岳峰; 付洪荣
    • 摘要: 本文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试验材料,研究赤霉素浸种对油用牡丹萌发及幼苗光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油用牡丹种子发芽率、根系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胞间CO2浓度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且差异性显著。低浓度的GA3浸种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幼苗根系发育,提高光合性能,高浓度的GA3浸种则抑制其生长发育,当GA3浸种浓度为200mg/L时,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且差异性显著。
    • 谭万庆; 彭丽平; 刘政安; 佟宁宁; 宋苗苗; 舒庆艳
    • 摘要: 【目的】为明确凤丹栽培群体的表型多样性及变异规律,并初步筛选凤丹选育过程中的主要及次要指标。【方法】以河北地区栽植的239株凤丹实生苗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26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凤丹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及评选指标的筛选。【结果】凤丹不同单株间表型变异丰富,26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50%-57.39%,多样性指数为1.15-2.09,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果实性状的,而生长性状的多样性指数高于果实性状的;由26个表型性状构成的两两组合中,4/5以上的组合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有23个性状与单株种子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平方欧氏距离为16时,26个表型性状被聚为6类,其中,冠幅、坐果数与单株产量性状构成1个分支;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实质量、单粒质量、单角质量、单角种子质量、复果种子数和角数均能与单株种子质量构成最优的回归方程;以单株种子质量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为评价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中反映果实性状的第1主成分,筛选出了12株优良单株,并确定以单株种子质量平均值+2倍标准差为优良单株的快速筛选标准。【结论】在凤丹选育过程中,可将单株种子质量、单株果实质量、坐果数和冠幅作为主要评选指标,而将复果种子数、复果种子质量、单角质量、单角种子质量和角数作为次要评选指标及重点改良性状。
    • 赵鹏宇; 赵威; 王非凡; 侯智扬; 曹泽林; 王开开; 韩雅冰; 杨云琦
    • 摘要: 对凤丹特定生活周期生长状态的监测可深入了解环境因素对凤丹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而实现凤丹植物资源的高效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凤丹(3年生)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过程中形态特征和不同部位生物量积累进行观测分析,并对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蔗糖合成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了凤丹一个完整季节的植物形态与生理动态变化。凤丹茎、叶生物量均在6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84 g/株和10.33 g/株,根系生物量在7月达到最大值26.71 g/株;根冠比在5~6月最低为0.74,而后显著上升,至12月达到最大值4.20;根系活力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0.75 mg/(g·h),之后随季节变化下降至0.33 mg/(g·h);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在6月达到最大值88.50 g/(g·h);可溶性糖含量在开花期茎中呈增长趋势,最大值为533.26 mg/g;4~7月根、茎、叶的蔗糖合成酶活性均有大幅升高,最大值分别为143.25 mol/(g·h)、139.25 mol/(g·h)和163.25 mol/(g·h);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3~6月显著增加,在6月达到最大值2.51 mg/g,6~8月逐渐下降,10月之后急剧下降为0。在开花期与结果期(即4~8月),凤丹的生长最为旺盛,各项指标均最优,可采取适宜的追肥、喷施叶面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为凤丹正常生长周期提供基础养分保障。
    • 倪进
    • 摘要: 随着油用凤丹和牡丹花海在我国栽培面积逐步扩大,在栽培管理方面的问题愈发凸显,在杂草防治方面尤为严重.通过园艺地布覆盖,随机统计杂草数量和种类,以获得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覆盖园艺地布显著降低了杂草数量,并显著增加了凤丹的新生枝条数、叶片数及开花数量,促进生长和发育,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推广使用.
    • 徐开蒙; 叶倩; 胡谦; 王岩峰; 王娟
    • 摘要: 为有效扩大牡丹在全产业链中的应用范围,提升牡丹经济价值,着眼于牡丹果荚废弃物利用,对比研究了两种牡丹果荚(凤丹和滇牡丹)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和冷热水抽提物种类与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凤丹和滇牡丹果荚纤维素、半纤维和木质素的总量分别为72.10%和59.35%,两者木质素含量接近,但前者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高于后者;前者抽提物种类低于后者.探讨了冷热水抽提方式对提取物的影响,发现抽提方式的改变对抽提物的种类影响不大,但热水抽提更有利于提高抽提物含量.牡丹果荚在生物基材料、能源和化学品开发利用方面具有优良的潜力.
    • 王若馨; 王华芳
    • 摘要: '凤丹'(Paeonia ostiiT.Hong et J.X.Zhang var.'lishizhenii'B.A.Shen)为牡丹籽油食品新资源,建立微型快繁技术为优良种质保存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抑制培养物褐化为其关键技术之一.以'凤丹'试管苗研究抑制褐化、促进生长的方法,揭示抑制褐化的生化机理,为其组织培养产业化提供技术及理论基础.维生素C、AgN03、黑暗和4 °C低温处理表明,AgN03 60 mg/L抑制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降至23.33%,增殖系数增至2.28;暗处理3d促进扩繁效果最好,增殖系数增至2.30,褐化率降至32.22%.试管苗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与褐化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物酶(POD)呈显著负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无显著相关性;总酚含量与POD呈极显著负相关.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PPO和POD与'凤丹'试管苗褐化的关系密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