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凉州

凉州

凉州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35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4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203种,包括甘肃社会科学、西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等;凉州的相关文献由333位作者贡献,包括清风慕竹、黎大祥、卫心等。

凉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4 占比:99.7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8%

总计:355篇

凉州—发文趋势图

凉州

-研究学者

  • 清风慕竹
  • 黎大祥
  • 卫心
  • 文舟
  • 汤开建
  • 王宝元
  • 胡宗秘
  • 赵宏昌
  • 韩宽
  • 风冒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梦涵
    • 摘要: 楼兰文书中有17件文书属于“马厉文书”范畴。“马厉文书”与楼兰文书中的“李柏文书”“张超济文书”相较有独特价值:其一,马厉虽自署“楼兰贱甥”,实为酒泉人。马厉西晋泰始六年任从掾位,“统楼兰”,继而可揭示出汉晋间河西大族对于西域边防的重要作用;其二,通过编年系联法研究“马厉文书”相关人物可知,泰始六年前后西域长史府因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凉州之乱”影响而渐于崩坏,即楼兰文书中所反映的西域长史府官职异动、粮食持续减少、“羌”民等问题。
    • 王充闾
    • 摘要: 与歌者米嘉荣刘禹锡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这首感怀诗,系诗人经历长期贬谪生涯,重回京城任主客郎中后所写。与此类同的还有《与歌者何戡》《听旧宫人穆氏唱歌》等。米嘉荣,唐代中叶元和、长庆年间的著名歌手。“凉州”指《凉州曲》,唐宫调乐曲名,来自西域,与中原固有的音乐格调不同,故称“意外声”。诗中说,能够唱出《凉州曲》的意外之声、奇特之调的。
    • 摘要: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郑炳林教授主编,魏迎春、马振颖编著的《凉州金石录》,2022年1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作为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河西碑铭与河西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河西碑铭整理研究”系列丛书中的一种,反映了数年来敦煌学研究团队成员在该领域的不懈探索。
    • 朱旭亮
    • 摘要: 武威古称凉州、姑臧,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素有“天下要冲,国家藩卫”之美誉。武威金石承载着凉州厚重的历史积淀,自宋代《金石录》以来,武威金石就成为金石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国家建设发展和文化日益繁荣,武威地区新见石刻屡出,旧存金石亦亟需重新整理保护。
    • 马云
    • 摘要: 1763年是凉州与庄浪满营迁驻伊犁的关键时期。在清廷的大力推动下,两地满营实现了整体挪移。在此过程中,间接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币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文拟从这一史实中总结迁移的历史动因、历史过程、衍生效应,以期对清廷治边政策进行比较具体的梳理概括、分析研判。
    • 曹旭
    • 摘要: 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的天梯山石窟作为“石窟鼻祖”,呈现出印度文化、佛教语境下的异文化、异教特点。通过对天梯山石窟壁画的底色红色、壁画中的忍冬纹饰及伎乐天中的粟特文化和祆教基因的分析论证,得以证明粟特文化的传播路径就是从中西亚至新疆、河西走廊,并延伸至中原地区的丝绸之路。粟特文化及密切相关的祆教文化在凉州留下诸多光辉灿烂的印痕。凉州作为粟特商队进入中国的第一站而成为聚集地和货物流转中心,为粟特文化和祆教艺术风格进入中国并逐渐本土化提供场域。作为粟特文化根源的伊朗、波斯文化在印度文化的强势地位之下也不应忽视,多元文化在凉州经过洗练和本地化之后与中原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面貌并表现在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宗教等各方面,天梯山石窟便是其中代表,因此成为中亚、南亚各文化圈和艺术在中国交叉影响的证明,进而论证了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多样性及命运共同体特征。
    • 张凌山
    • 摘要: 凉州吐蕃六谷部政权是自唐末至北宋中期在今武威一带建立的地方性政权,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六谷”从六条河谷之统称演变为部族之名,进而成为地域名,最后成为政权的正式名称。文章对“六谷”本身进行辨析,认为其为凉州境内的六条河谷,可考证确认的有洪源谷、阳晖谷、浩门河和乌逆水四条河谷。
    • 清风慕竹
    • 摘要: 东汉永初四年,西北羌族发生叛乱,大将军邓骘(Zhi)因为筹措钱粮困难,打算放弃凉州,大家都表示赞同。这时郎中虞诩站了出来,指出这一做法无异饮鸠止渴,后患无穷,结果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凉州得以保全。这事让大将军邓骘很没面子,恰好朝歌出了个叫宁季的叛匪,率几千人造反,州郡官府都镇压不下去,他灵机一动,上书推荐虞诩当朝歌县令。
    • 丁皎年
    • 摘要: 临近中秋,快要做大月饼了。抓一小把洁净的黄米,用擀面杖在案板.上擀碎,擀成米粉,温水泡在碗里。半日后,糊状的米粉已发酵,搅拌均匀,再发酵一会儿,就开始和面。和面,许多地方的方法相似:和一次面,发酵一次。凉州这里,叫接面,即把和好的新的面接入发酵的面里,搅拌在一起继续发酵。还有一说:为了发酵的面好,每次接面量少而次数要多,据说八次好,八层之面色,发发发,红红火火,可能实际上六次左右。立秋后,天气渐凉了,面的发酵不像夏日那么快,几个小时一次,也得一两天才能把面准备好。
    • 李学辉
    • 摘要: 鸡肉最纯不过土公鸡。最补不过老母鸡。土公鸡要爆炒,老母鸡要炖汤。这是凉州人吃鸡的两种做法。土公鸡的品质贵在土。这土有讲究,一要在能接触土地的地方散养,二要喂天然的食物,而不是饲料。还要养够时间。俗云:八个月大的公鸡,三年以上的母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