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准粒子

准粒子

准粒子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63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0825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信息系统工程、实验技术与管理、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一届全国原子、分子、固体计算物理会议、第三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会议等;准粒子的相关文献由137位作者贡献,包括马中玉、曹李刚、吴培亨等。

准粒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0825 占比:99.88%

总计:50886篇

准粒子—发文趋势图

准粒子

-研究学者

  • 马中玉
  • 曹李刚
  • 吴培亨
  • 吴晓光
  • 周冬梅
  • 周青春
  • 左翼
  • 张浩波
  • 徐辅新
  • 朱升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星原; 杨鹤佳; 开来; 梁军请
    • 摘要: 元激发或准粒子用于描述宏观物体处于低激发态时的物理性质.不同物理模型对应着不同准粒子,这些独立的准粒子的集合体,使本来复杂的多体问题变得易于处理.在三维及以上的空间中,按照粒子的自旋属性,自旋为半奇数的符合费米-狄拉克统计,自旋为整数的符合玻色-爱因斯坦统计.1977年,Leinaas和Myrheim在研究二维空间拓扑性质后,提出一种遵循分数统计规律的准粒子——任意子,随着二维物理系统的发展,任意子从纯理论研究成为实际研究对象.
    • 摘要: 美国多家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合作研究表明,磁性半导体溴化铬中的磁振子可与激子配对,激子准粒子会发光,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看到”旋转准粒子的途径。所有磁铁,从简单的冰箱贴到计算机中的内存磁盘、再到实验室研究使用的强磁体,都包含称为磁振子的旋转准粒子。一个磁振子旋转的方向可影响其“邻居”的方向,进而影响该“邻居”的自旋,依此类推产生自旋波。信息可通过自旋波比电更有效地传输,并且磁振子可充当“量子互连”,将量子比特“粘合”到强大的计算机中。
    • 摘要: 瑞士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 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利用石墨烯,制造出了首个超导量子干涉装置,用于演示超导准粒子的干涉。最新研究有望促进量子技术的发展,也为超导研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 摘要: 瑞士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利用石墨烯,制造出了首个超导量子干涉装置,用于演示超导准粒子的干涉。最新研究有望促进量子技术的发展,也为超导研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2004年石墨烯横空出世,自此引发广泛关注并获得大力发展。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新型纳米材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更多特性也一一浮出水面。双层扭转石墨烯——两个原子层相对于彼此稍微有所扭转是近几年的研究重点。
    • Mark Anderson
    • 摘要: 准粒子也许会引出新型量子计算机。>谁能想到电子是可以被改变的?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出了一种纳米电子电路,它能创造一种奇特的新型量子“粒子”。该粒子的存在确认了几十年来有关电子电路在极低温度和强磁场下特性的推测,为下一代量子计算机可能的应用打开了大门。不过这种准粒子(或称“任意子”)只携带了一个电子电荷的一部分。
    • 张富春; 丁洪
    • 摘要: 年轻的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马约拉纳在1937年研究狄拉克方程时,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粒子,其反粒子即其粒子本身.这种奇异粒子被后人称为马约拉纳粒子.在已知的基本粒子世界,除了中微子,都不是马约拉纳粒子(Majorana),而中微子是否是马约拉纳粒子尚待实验检测.最近以来,探索马约拉纳粒子的热点转移到了凝聚态.凝聚态体系由许多原子或电子、离子组成.虽然构成体系的粒子本身不是马约拉纳粒子,但其低能下演生的准粒子可以有全新的性质.比如在Kitaev的一维超导链上,一个电子可被分拆为束缚在链两端的两个马约拉纳粒子,称为马约拉纳零能模.又比如,张首晟和他合作者在理论上阐示的,在一定条件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狄拉克手征边界态可以一分为二,实现在空间分离的两个手征马约拉纳粒子边界态.凝聚态中发现马约拉纳粒子将对基础物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类比于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发现三分之一的电荷及任意子的统计.
    • 李晓伟
    • 摘要: 采用TRS方法对174Hf的四准粒子不同组态进行了二维计算,结果这几个组态的总位能面中都没有得到可以表征三轴超形变存在的第二极小值.同时,讨论了根据粒子轨道能量随形变变化的曲线特点来估计可能组态的方法.
    • 摘要: 英国《自然》旗下《通讯·物理》杂志日前发表了一项物理学新成果:德国科学家描述了一种在高质量半导体晶体中发现的新型准粒子——“Collexon”,其可以印证准粒子存在的材料所表现出的独特光学特征,以及不同寻常的物理特性,而这些特点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都非常重要。
    • 张首晟
    • 摘要: “天使粒子”被发现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甚至有误传说它就是“准粒子”。事实上,就连科研团队本身,都未曾声称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而是将之称为“马约拉纳费米子模”,一字之差,大有文章。以下援引张首晟教授发表在2017年07月27日《人民日报》22版上的署名文章,以正视听。
    • 尤文龙; 周丽萍; 高雷
    • 摘要: 电子是组成世界万物的一种基本粒子.其电荷及自旋自由度在电子处于游离状态时牢不可分.但在某些低维强关联体系中,电子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两种不同准粒子的出现.其中一种具有非零的正电荷,但自旋自由度为零,称为空穴子.另外一种准粒子具有正好相反的性质,即其电荷为零,然而自旋等于电子的自旋,被称为自旋子.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电子的电荷-自旋分离,并被用来解释高温超导电性.最近,空穴子和自旋子的存在进一步得到了实验的证实.此外实验中还观察到另外一种准粒子,它只携带了电子绕核运动的属性,被称为轨道子.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实验,对于这些有趣的现象做一介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