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冻融侵蚀

冻融侵蚀

冻融侵蚀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3293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瞭望、山地学报、水土保持应用技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论坛、首届寒区水利新技术推广研讨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九届青年学术交流会等;冻融侵蚀的相关文献由22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淑珍、张建国、景国臣等。

冻融侵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3293 占比:99.61%

总计:23385篇

冻融侵蚀—发文趋势图

冻融侵蚀

-研究学者

  • 刘淑珍
  • 张建国
  • 景国臣
  • 范昊明
  • 刘艳华
  • 周丽丽
  • 武敏
  • 刘丙友
  • 刘铁军
  • 沙占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莎琳; 杨东升; 喻武; 潘刚; 丁宇浩; 王君惠
    • 摘要: 为摸清我国对冻融侵蚀方面的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对1985—2020年我国冻融侵蚀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搜集的489篇文献中,不同期刊的载文分布,发表文献达12篇以上的期刊有7种,占搜集文献总数的55.99%.不同年份发文量,1985年、1993年发表的文献最少,仅1篇;2017年、2020年最多,分别为40、41篇.不同作者发文量,发文量少于6篇的作者最多,占47.12%;发文量为6篇的有11人,占13.48%;发文量为10篇以上的有2人,占5.70%.有12个机构在此期间发表的论文≥10篇,占43.58%.研究内容属于农业基础学科的文献有165篇,占33.74%,农艺学方面的文献有164篇,为33.54%,其它类学科的文献有108篇,占所有学科的22.09%.综合统计结果,对未来我国冻融侵蚀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研究者要加强对冻融侵蚀防治和应用基础的研究,结合我国独特的地理条件,进行冻融侵蚀机理和模型预测的研究,加大冻融侵蚀方面人才的培养,进而提高我国冻融侵蚀方面的研究水平.
    • 罗路广; 裴向军; 黄润秋; 裴钻
    • 摘要: 新疆天山地区是我国高海拔、高纬度、大温差典型代表冰缘山区,本文基于气象水文站及现场监测获取的大气温度和降水变化规律,建立了天山地区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模型,结合野外三维激光扫描观测结果初步探讨了冻融侵蚀时空分异规律对岩体产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大气温度、岩体结构、降水量、坡度、地震烈度和坡向等因素对冻融侵蚀强度的贡献值依次减小.(2)天山地区冻融侵蚀下界海拔约为2600~2900 m,冻融侵蚀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和纬度坡降性,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融化和冻结交替时大气温度在冻融侵蚀基准线0°C上下波动频繁,冻融侵蚀最为强烈.(3)溜砂坡形成过程被划分为岩体冻融侵蚀产屑、岩屑运移和堆积3个阶段;花岗岩(硬岩)、砂岩(中硬岩)和千枚岩(软岩)斜坡产屑率随冻融侵蚀评价指数增加而增加,随岩石冻融系数增加而减小,建立不同岩性斜坡产屑率与冻融侵蚀强度和岩石冻融系数的定量关系式.该成果可以为冰缘山区岩体冻融侵蚀理论研究、工程建设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 寇佳亮; 胡锦博; 马铭; 于丹红
    • 摘要: 青海盐湖地区的建筑物长期遭受氯离子的侵蚀及季节性冰冻破坏,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水泥基灌浆料在不同NaCl溶液浓度(10%,15%,20%)下的抗冻融侵蚀性能,并探讨水泥基灌浆料外观形态、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氯离子和冻融侵蚀共同作用下对水泥基灌浆料的破坏大于单一冻融作用下的破坏;在一定的氯离子浓度范围内,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试件的抗冻性能降低;而高浓度的NaCl溶液可以有效降低水的冰点,提高其抗冻性能;掺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水泥基灌浆料可展现出良好的抗冻性能。为将水泥基灌浆料推广到氯离子和冻融侵蚀共同作用下的实际工程中提供可靠的理论试验依据。
    • 肖前慧; 曹志远; 关虓; 邱继生
    • 摘要: 采用快冻法,对再生骨料取代率为30%的混凝土分别在3%Na2SO4,5%Na2SO4,10%Na2SO4(质量分数)溶液以及水中的冻融情况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测试了再生混凝土质量变化、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损失及损伤层厚度,分析了再生混凝土在冻融与Na2SO4溶液耦合作用下的损伤机理,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利用模型预测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冻寿命。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在5%Na2SO4溶液中冻融损伤最严重;再生混凝土在10%Na2SO4溶液中的冻融损伤大于在3%Na2SO4溶液和水中的冻融损伤;再生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和损伤层厚度的变化相关,可以利用相对动弹性模量表示再生混凝土的内部损伤;曲线模型可以较好表征再生混凝土在硫酸盐环境下的冻融损伤,在5%Na2SO4溶液中,再生混凝土的抗冻寿命最差。
    • 李永格; 李宗省; 冯起; 卫伟; 杨静; 吕越敏; 桂娟; 袁瑞丰; 张百娟
    • 摘要: 运用祁连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基于GIS平台、加权求和多指标运算模型,选取了30个指标,从生态弹性力、生态敏感性和社会经济影响力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红线评价指标体系,对祁连山生态保护性开发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红、黄、绿线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2%、40%、28%.生态红线区主要分布于祁连山的西南段、托来山以南、青海湖区及区内所有冰川分布地区,应实行最严格的管控;生态黄线区是祁连山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祁连山中、西段,湟水谷地的中游及乌鞘岭南部,应以修复生态环境和提供部分农产品为主;生态绿线区主要分布在疏勒南山以东地区,应保护优先,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分区开展各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
    • 李宏薇; 许尔琪; 张红旗
    • 摘要: [目的] 综合分区是差别化进行土壤侵蚀防治与管理的基础,对控制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 文章基于伊犁河谷的气象、NDVI、DEM、土地利用、土壤质地及其有机质等数据,利用水力侵蚀模型、风力侵蚀模型和冻融侵蚀分级方法评估其土壤侵蚀特征,并根据相似性、综合性、空间连续、主导因子和综合因素相结合等相关原则进行综合分区.[结果] (1) 伊犁河谷土壤侵蚀中,水力侵蚀面积占研究区的83.42%,水力侵蚀在各县 (市) 均有分布;冻融侵蚀面积比重为16.1%,集中分布于南部、中部和北部天山山区;风力侵蚀面积最小,集中分布在图开沙漠周围.(2)通过地貌类型、侵蚀类型及强度、主要侵蚀限制因子和水土保持措施方向等指标,将伊犁河谷划分为6个一级区和14个二级区.一级区包括北部天山山区、伊犁河丘陵区、伊犁河谷地、中部天山山区、昭苏—特克斯盆地和南部天山山区.[结论] 针对各分区水土流失特点,该文探讨了其土壤侵蚀治理方案,冻融侵蚀重点治理区以工程措施和植被恢复为主,水力侵蚀重点治理区主要进行人工经济林与草地种植;土壤侵蚀预防保护区重点采取封育措施对天然植被进行保护,以期为伊犁水土保持提供科学指导.%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is the basis for differenti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oil eros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soil erosion, restor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ppor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NDVI,DEM,meteorological,land use,soil texture,and organic matter of Ili Val-ley,the water erosion mode, the wind erosion model, and the freeze-thaw erosion classification method a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in Ili Valley.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similarity,com-prehensiveness,spatial continuity, dominant factors and comprehensive factors, the soil erosion regionalization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ater erosion area accounted for 83.42% of the study area and water erosion in the counties (cities) were distributed;freeze-thaw erosion area accounted for 16.1%,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 area; wind erosion area was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desert map. By means of landform types,erosion types and intensity, main erosion limiting factors and dire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Ili Valley was divided into 6 first-class zones and 14 second-class zones. The first grade areas included the North Tianshan Mountains,the Ili River hilly area,the Ili Valley land,the Middle Tianshan Mountain,the Zhaosu-Turks basin and the South Tianshan Mountain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in different zones,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reatment scheme of the soil erosion,for example,it should adopt engineering measures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freeze -thaw erosion key areas of governance, artificial forest and grass planting in water erosion of key governance areas, and fencing measures in soil erosion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areas to protect the natural vegetation.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Ili.
    • 程圣东; 杭朋磊; 李占斌; 张辉; 王添; 成玉婷
    • 摘要: 未完全解冻层是影响解冻期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为探讨未完全解冻层对黄土地区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通过控制雨强及初始解冻深度两个因子,对冻融坡面的水沙特性及响应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冻融坡面,雨强增加,初始产流时间会显著缩短,而初始解冻深度的增加会显著延长初始产流时间;冻融坡面产流过程中,产沙量显著增加了10~24倍,且增长趋势由快变慢的时间临界点随雨强的增加而缩短;相同雨强下,不同初始解冻深度坡面的产流变化特征一致,径流总量变化不显著而产沙量随初始解冻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初始解冻深度下,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流的平均含沙量变化不明显,总产沙量随径流量增大而增大;坡面产沙量与降雨历时、雨强和初始解冻深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坡面产流量与降雨历时、雨强和产沙量均呈极显著相关,而与初始解冻深度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说明初始解冻深度对坡面产流的影响不显著,而与坡面产沙量的关系密切.
    • 刘松茯; 陈思
    • 摘要: 通过选取3个不同寒区级别的古村镇文物建筑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酥碱病害信息,分析其成因,从宏观层面探讨气象参数对于寒地文物建筑的影响,从而为后期文物建筑的病害防治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 王转; 沙占江; 马玉军; 胡菊芳; 翟于乐; 马海英
    • 摘要: 以位于青海南部高原高寒草原区的兴海盆地作为研究区,选取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植被盖度、坡度、坡向、海拔等因素作为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取标准化值赋权重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冻融侵蚀强度指数,以等间隔方法对冻融侵蚀强度指数进行分级,获得了研究区冻融侵蚀强度等级类型,并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冻融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冻融侵蚀发生的总面积是4784.34 km2,其中,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居多,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32.07%和40.06%;微度侵蚀、强烈侵蚀和极强烈侵蚀占少部分,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7.39%、16.08%和4.39%;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不同的海拔与坡度等级下,4000—4800 m与5—35°冻融侵蚀最集中,其主要发生在高寒草甸、草原,低覆盖草地上冻融侵蚀尤为严重.研究区冻融侵蚀在各个坡向的波动较小,坡向对其影响亦较小.降水量330—455 mm和年较差24.85—26.04°C冻融侵蚀分布最集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