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农地

农地

农地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2篇;相关期刊565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农村工作通讯、农村经济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1湖湘三农论坛、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制度创新与新农村建设)、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等;农地的相关文献由1437位作者贡献,包括施国樑、张安录、王永志等。

农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8 占比:89.8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68%

专利文献>

论文:112 占比:9.51%

总计:1178篇

农地—发文趋势图

农地

-研究学者

  • 施国樑
  • 张安录
  • 王永志
  • 刘刚
  • 刘鹏彧
  • 张洪江
  • 杨路生
  • 程金花
  • 黄延廷
  • 党国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才华; 马瑞旋
    • 摘要: “三权分置”是党中央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政策背景下,对农村土地政策提出的一种新的改革举措,是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其“三权”,即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其“分置”,即三权由不同的人来行使。其核心在于保证农民不丧失土地的前提下,将土地经营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进行抵押融资来发展农业生产力。本文将着重对农地承包经营权中“农地经营权”的抵押进行理论研究,并通过与国外相关制度进行对比,从而厘清“三权分置”下农地承包经营权中“农地经营权”的抵押的理论逻辑,为相关部门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提供理论研究支持。
    • 焦瑞
    • 摘要: 农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和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地的利用状况密切关联着乡村振兴问题。农地利用效率的变化是不同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地利用效率的测算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全要素生产率方法,通过优化测算农地利用效率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测算了我国2001-2015 年间14 个省份885 个产粮大县的农地利用效率。从时间、空间和地理类型三个维度进行解析,得出我国农地利用效率政策性因素对农地利用效率的提升能力显著等主要结论。
    • 李学伟
    • 摘要: 针对实现对小流域农地水土保持优化,文章提出基于RuSLE模型的小流域农地水土保持规划方法。采用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建立小流域农地水土保持相关的土壤参数及地形参数解析模型,结合水负荷分布离散化模型分析的方法,进行小流域农地水土保持规划中的RuSLE模型设计,提取不同阶次的小流域农地植被和土壤粗糙度分布特征量。实验表明,该方法进行小流域农地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实现农业生产中进行精准灌溉,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乔子源; 卢宗亮; 黄紫欣; 李俊毅; 陈欣; 孔庆鹏
    • 摘要: 城镇近郊地区是城镇与乡村的过渡地带,农地碳排放问题容易被忽视,研究农户视角下城镇近郊农地低碳意识形成的多重并发因果链,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收集广州市11个近郊乡村205份问卷的基础上,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城镇近郊农户的农地利用低碳意识形成特征,并剖析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低碳意识的形成存在两种多重并发链,具有“农户年龄→农户认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减少碳排”的因果效应,其中肥力条件、污染状况、化肥施用程度、农药施用程度为关键影响因素。建议主要从多渠道宣传和构建监管机制两方面制定政策,增强农户的农地利用低碳意识。
    • 孙晓勇
    • 摘要: 涉农村土地产权诉讼的频繁发生,既有法律、政策上的原因,也有历史原因,还有诉讼多方当事人主体及相关单位的原因。有时是多个原因交织。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原因,这些都需要深入司法实践中去一探根源,从而为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提供方向和基础。近年来,在国家配套政策支持、财政补助、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投入,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涉及农村土地产权的诉讼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年年增加。这种吊诡现象使笔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研究农地诉讼的现状、产生原因及背后的运行规律。
    • 乔文俊
    • 摘要: 农地细碎化是我国农业生产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持续的规模化发展,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我国农地细碎化的现实形态以及治理的必要性分析出发,针对我国存在的耕地细碎化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实行"按户连片耕种"、加强农地治理协同和政策支持等措施,为我国农地细碎化问题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林龙; 靳浩
    • 摘要: 农地发展权是指改变农村集体土地的性质或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而受益的权利.改变农地使用性质的农地发展权,应当由国家与农地使用权人共同享有;增加农地投资,提高利用强度所产生的发展权,应当由农地使用者享有.此外,还必须考虑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地所有者、同一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未开发的公民以及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企业的农地发展权,以实现农地发展权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
    • 郑丽果
    • 摘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小农户生产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而农民职业分化也渐成潮流.农民职业分化为农地规模经营提供了便利.但是,不同分化阶段、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职业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不同,对农地规模经营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目前,农民职业分化速度较快,但存在分化层次低、稳定性差、定位模糊等问题,与农地规模经营耦合发展相背离.因此,需要妥善引领农民职业分化过程,寻找对接路径和措施,努力让农民职业分化与农地规模经营之间建立起正相关关系.
    • 李祎恒; 徐子萱
    • 摘要: 农地被动栖息地化是当下实施严格生态保护举措的重要一环,然而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法律保护意味着被栖息地化的农地的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价值受到了限制.根据受到财产权限制的程度大小和利用方式的不同,将农地进行类型化处理,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三种.对较为常见于农地被栖息地化情形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分别进行利益衡量的理论考察,即建立以农民私益和土地本身承载的公益、被动栖息地化后产生的征收公益、补偿制度所体现出的替代性公益为要素的利益衡量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明确价值位阶,建立评判标准,阐述财产权限制的界限,作出农地被动栖息地化可能构成管制性征收的结论.基于新《土地管理法》和《民法典》在征收补偿方面的变化,讨论农地被动栖息地化过程中,作为替代性公益要素的补偿问题下的补偿标准和补偿范围.
    • 王文才
    • 摘要: [目的]文章分析了2007-2016年10年来鄂尔多斯市农地数量变化情况,同时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人手,对此期间内鄂尔多斯市农地资源利用效益进行测度.[方法]建立鄂尔多斯市农地利用效益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法、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测算.[结果]鄂尔多斯市农地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4种类型,占比分别为2.97%、16.23%、43.81%和31.86%;2007-2016年鄂尔多斯市农地数量逐年上升,以园地增长面积最大,耕地增长面积最小,形成以草地、园地为主,林地、耕地为辅的分布特征;10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呈上升趋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升幅度大于生态效益,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优于生态效益;除社会效益外,鄂尔多斯市农地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于2012年皆处于"低谷期",但综合效益整体处于上升态势,4种效益上升斜率逐渐趋于一致,农地利用效益步入稳定上升阶段.[结论]鄂尔多斯市农地利用效率逐渐趋于协调稳定上升状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