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镜特点

内镜特点

内镜特点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36729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临床消化病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全国消化内科危重疑难少见病学术大会等;内镜特点的相关文献由231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桓、冯阳、周国华等。

内镜特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6729 占比:99.96%

总计:236823篇

内镜特点—发文趋势图

内镜特点

-研究学者

  • 任桓
  • 冯阳
  • 周国华
  • 庞铭歌
  • 张梦然
  • 张玫
  • 徐爱蕾
  • 杨智星
  • 王为
  • 田晓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邵琳琳; 朱思莹; 邢洁; 武珊珊; 朱圣韬; 张澍田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经过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PGIL的82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中位发病年龄64岁。统计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内镜特点、病理类型及生存时间。结果82例患者中,胃淋巴瘤患者54例(65.9%),以累及两个部位(胃窦体)以上最常见,小肠淋巴瘤患者17例,(20.7%),结直肠淋巴瘤患者11例(13.4%)。PGIL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消瘦和消化不良。实验室检查显示,部分患者存在贫血和乳酸脱氢酶升高。PGIL的内镜下表现大多以溃疡性病变为主,也存在隆起性病变及浸润生长性病变;胃肠道黏膜受累时,以黏膜脆性增加最常见。在82例确诊PGIL的患者中,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共74例(90.2%),以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最多见;共随访68例PGIL患者,胃淋巴瘤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优于肠道淋巴瘤的患者。结论PGI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胃淋巴瘤最为常见,其中DLBCL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溃疡性病变是PGIL的主要内镜下表现,且病变黏膜脆性增加,因此内镜医师应仔细辨认病变并多点活检,提高内镜诊断率。
    • 曾丽妮; 吴伟东; 雷延昌
    • 摘要: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对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31例经内镜及血清学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检查、病理检查、合并症、实验室检查和随访结果。结果31例患者中,纳差14例(45.2%),上腹胀12例(38.7%),缺铁性贫血7例(22.6%),巨幼红细胞贫血5例(16.1%),合并胃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12.9%),合并脊髓亚联综合征2例(6.5%),合并Ⅰ型糖尿病1例(3.2%),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1例(3.2%)。内镜下表现在胃底腺区域高度萎缩,胃窦部没有发现萎缩;部分患者内镜下见黏膜下隆起,病理检查证实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壁细胞阳性28例(90.3%),内因子抗体阳性3例(9.7%),抗胃壁细胞抗体及内因子抗体均阳性6例(19.4%)。13例行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检查,8例(25.8%)出现胃泌素-17升高、胃蛋白酶原Ⅰ/Ⅱ降低。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定10例(32.3%)阳性。组织病理以胃体、胃底黏膜慢性炎性病变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合并神经内分泌肿瘤者经氩气刀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目前仍在随访,合并脊髓亚联综合征患者补充维生素B12后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巨幼红细胞贫血及缺铁性贫血患者分别补充维生素及二价铁后,血红蛋白较前上升。结论自身免疫性胃炎起病隐匿,巨幼红细胞贫血或慢性缺铁性贫血口服补铁效果欠佳者,要考虑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胃炎;内镜检查发现逆向萎缩表现时,需完善抗胃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检查和胃黏膜组织活检,以排除自身免疫性胃炎。
    • 张梦然; 庞铭歌; 张玫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经内镜或手术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41例PGIL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 病变部位依次为胃(73.2%)、小肠(12.2%)、结肠(9.8%)和直肠(4.8%).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食欲减退和消瘦等.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61.0%),其次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34.2%).胃淋巴瘤肉眼形态以溃决型最多(36.7%),其次为隆起型、表层型和溃疡型等;小肠淋巴瘤肉眼形态以溃疡型最多(60.0%),其次为隆起型和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MLP)型;大肠淋巴瘤肉眼形态以隆起型最多(83.3%).结论 PGIL好发于老年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腹痛和腹胀为最常见症状.内镜下病灶形态多样,肉眼形态和病变部位与病理类型相关.其中,DLBCL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 张梦然; 庞铭歌; 张玫
    •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食管皮脂腺异位的临床、内镜、病理和预后等特点及该病内镜检出率.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确诊为食管皮脂腺异位的病例,分析该病内镜检出率.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总结83例食管皮脂腺异位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及预后等特点.结果 食管皮脂腺异位好发于中年男性,年龄(52.4±12.6)岁,内镜检出率为0.00738%.内镜下多为黄色、扁平斑块状隆起,表面白色针尖状突起为其特征性表现.组织病理学可见表面被覆鳞状上皮的皮脂腺结构.该病属良性疾病,无需内镜下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食管皮脂腺异位少见,内镜下易误诊为真菌性食管炎、食管黄斑瘤、食管癌及黏膜下肿瘤等,内镜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及不必要的治疗.该病组织学起源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为食管鳞状上皮或固有腺体化生.
    • 于飞鸿; 周锦; 秦秀敏; 韩彤昕; 李东丹; 梅天璐; 房永利; 张晶
    • 摘要: 目的 总结儿童肠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和消化内镜下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的儿童肠白塞病14例,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消化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肠白塞病患儿中,男5例,女9例;起病年龄1个月~12岁11个月[(6.68±3.73)岁],中位病程为6个月.14例患儿均有消化道症状,其中腹痛11例,腹泻7例,呕吐2例,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穿孔、肠道狭窄伴不全性肠梗阻.胃肠道外症状14例患儿均有反复口腔溃疡,其他包括发热11例,皮肤损害9例,血管受累8例,针刺试验阳性6例,关节受累5例,神经系统病变1例,合并营养不良6例.内镜下病变部位以末段回肠[61.5%(8/13例)]、回盲部[53.8%(7/13例)]最常见,镜下表现以溃疡为主,单发溃疡3例,多发溃疡10例,其中深大溃疡7例.内镜病理学活检主要表现为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黏膜慢性活动性炎伴溃疡形成、血管炎等.结论 儿童肠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部分患儿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内镜下病变有一定特点,消化科医师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刘晓春; 胡文麒; 曹佳懿
    • 摘要: 目的 探讨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诊断胃异位胰腺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湖北理工学院附属黄石爱康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异位胰腺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X线钡餐透视试验,观察组应用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对胃异位胰腺诊断的准确性及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漏诊率、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液淀粉酶、脂肪酶均低于胰腺管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诊断胃异位胰腺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还可提供相应的治疗方式,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刘玉玲
    • 摘要: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镜特点与临床分析,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需要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例数 52 例,纳入时间段 2020 年 3 月~ 2020 年 8 月。患者均需要实施电子肠镜检查,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内镜特点与临床表现。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要集中于 30~60 岁之间,女性患者占比高于男性,通过内镜检查患者肠道会出现糜烂溃疡、充血水肿等情况。结论:为提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患者内镜特点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疾病反复发作,病程长短不一内镜检查结果不同,患病后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自身生活质量提高。
    • 张红丹
    • 摘要: 目的关于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临床与内镜特点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10例发病年龄在≥65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本文的老年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210例发病年龄<65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本文发的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和内镜特征。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和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相比在临床症状和内定特点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差异表现,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中青年患者相比表现的更加严重,并且存在特异性的特点,内镜下可以看出患者的直径相对较大,形状不规则,所以应重视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工作。
    • 冯正平; 梁杏花; 李海艳
    •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社区大肠癌筛查阳性患者的肠镜精筛结果,探讨大肠癌筛查的重要性.方法 对186例广州增城地区社区大肠癌筛查阳性患者的肠镜检查结果 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6例大肠癌筛查阳性的患者中,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为43.4%(90/186),其中包括腺瘤的检出率为39.2%(73/186),结直肠癌的检出率为3.8%(7/186).肠镜检查有异常病变者占61.3%(114/186),其中进展期息肉占29.0%(33/114),非进展期息肉占50.0%(57/114),非肿瘤性病变占14.9%(17/114),恶性肿瘤占6.1%(7/114);正常者72例(正常组)占38.7%.结直肠息肉的病理主要为管状腺瘤,占78.9%(71/90),锯齿状腺瘤占2.2%(2/90),增生性息肉占3.3%(3/90),炎性息肉占3.3%(3/90).进展期息肉和非进展期息肉的直径、是否有蒂及大体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年龄和饮酒史是结直肠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增城地区的腺瘤检出较高,大肠癌筛查的获益大,深入到农村或者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进行大肠癌筛查可能获益更大.
    • 王兴福; 段雪娇
    • 摘要: 目的:对胃炎性纤维性息肉内镜特点与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胃炎性纤维性息肉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内镜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表现症状,从而对对胃炎性纤维性息肉内镜特点与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内镜以及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得出病灶大小分为以下几种1形态较小:占比58.0%;2形态较大:占比40.0%;3形态很大:占比2.0%;病灶形态分为:1Ⅰ型包括21例(42.0%);2Ⅱ型包括8例(16.0%);3Ⅲ型19例(38.0%);4Ⅳ型2例(4.0%);病变起源分为:固有肌层4例,黏膜和黏膜肌层共计35例,黏膜下层3例.内镜下治疗方式包括选择高频切除方式的患者11例(22.0%);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的患者4例(8.0%),选择进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的患者有4例(8.0%);选择采用黏膜剥离的方法进行的患者28例(56.0%).结论:胃炎性纤维性息肉的观察需要结合内镜和超声内镜进行,根据患者内镜下的表现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