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中膜厚度

内中膜厚度

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9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41732篇;相关期刊222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暨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第六届学术会议、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文献由1361位作者贡献,包括钱蕴秋、刘丽文、周晓东等。

内中膜厚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9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1732 占比:99.87%

总计:342176篇

内中膜厚度—发文趋势图

内中膜厚度

-研究学者

  • 钱蕴秋
  • 刘丽文
  • 周晓东
  • 关欣
  • 张军
  • 李锵
  • 赵宝珍
  • 何光彬
  • 李兰荪
  • 王宏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冯英秋; 周妮娜; 刘清莲; 金占国
    • 摘要: 目的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CVRFs)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的34例BPPV老年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与试验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到健康体检科参加健康体检无BPPV病史的34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7个CVRFs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2个颈动脉超声诊断指标[内中膜厚度(IMT)和粥样斑块]。结果两组的CVRFs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PV组的颈动脉IMT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RFs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并非老年人BPPV发病的危险因素,而颈动脉IMT可作为老年性BPPV风险评估和预警的参考指标。
    • 贺桢; 石蕴玉; 刘翔; 杨少玲; 牛嘉丰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检测超声图像颈动脉斑块的方法。通过超分辨生成对抗网络提高超声图像质量,并采用高斯混合模型算法结合先验知识自动提取感兴趣区域;最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颈动脉有无斑块的自动检测。使用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提供的数据集,自动检测颈动脉是否有斑块,模型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达到94.11%、96.30%、91.67%。实验证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检测颈动脉斑块结果和真实值有很高的一致性,且鲁棒性好。
    • 张涟漪
    • 摘要: 目的:分析在为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提供颈动脉检查的过程中B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纳入时间介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其中在本院接受老年CHD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5例作为对比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运用B超开展颈动脉检查,对比分析其在临床结果上存在的差异。结果:统计学研究组患者与对比组体检者斑块积分、斑块厚度以及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进餐前后舒张功能后可知,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其颈动脉内膜情况为光滑、粗糙与斑块患者的冠脉狭窄情况与冠脉受累支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颈动脉内膜改变情况与冠脉狭窄和冠脉受累支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在为老年CHD患者实施颈动脉检查的过程中B超的运用可以较为明显的发现粥样硬化病与舒张减弱,同时其动脉内径、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发现颈动脉内膜变化情况与冠脉狭窄、冠脉受累支数呈现出了正相关,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玉梅
    • 摘要: 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血管里长了斑块。斑块破裂会发生可怕的脑梗吗?软斑块是不是比硬斑块更容易破裂?血管超声发现的斑块到底是个啥?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动脉的内膜受损、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增多形成的病灶。早期为动脉内一一中膜的增厚,形成凸向动脉管腔的回声。当内中膜厚度≥1.5mm时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可以准确评估斑块的大小和稳定性,是检查斑块的无创、简便且经济的检测方法。
    • 董晓芬
    •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颈动脉弹性、内中膜厚度变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关性及联合降糖干预作用.方法:选取312例T2DM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颈动脉弹性参数[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血管顺应性(AC)、僵化系数(β)]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改善情况和用药安全性.另选取同期276名健康体检者,比较T2DM病人与健康体检者HbA1c水平、颈动脉弹性参数、CIMT,并分析HbA1c水平与Ep、AC、β、CIMT的相关性.结果:T2DM病人HbA1c水平、Ep、β、CIMT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2组T2DM病人治疗前HbA1c、FPG、2hP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HbA1c水平与Ep、β、CIMT关系密切,联合降糖干预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用药安全性高,利于降低大血管病变发生风险.
    • 丁洁颖; 孙洪; 陈倩倩; 邢彤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体内颈动脉斑块情况与凝血指标表达.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斑块检出率和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凝血指标表达水平;比较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两组斑块检出率和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厚于对照组受试者,凝血指标Fib和D-D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狭窄的观察组患者Fib和D-D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体内凝血指标Fib和D-D表达水平升高,且重度狭窄程度的脑梗死患者Fib和D-D表达水平最高,这为临床对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提供了一定新的思路.
    • 肖钧; 张菊芬; 陈丽芬
    • 摘要: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测量的可重复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12月于我院行颈动脉超声健康检查的志愿者60名.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23~56岁,中位年龄38岁.选取两名经上级医师考核可独立进行超声检查的操作者(超声工作经验均≥2年)为受试对象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集颈总动脉IMT数据.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的可重复性,并绘制Bland-Altman散点图.结果: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的ICC系数分别为0.86(95%可信区间:0.78~0.92)及0.68(95%可信区间:0.51~0.79);Bland-Altman图均显示仅有1.7%(1/60)的点位于95%的一致性界限范围以外.结论:超声测量颈动脉IMT,操作者间的一致性程度好,可重复性高,能够为IMT测量值作为主要研究指标的可靠性提供论证依据.
    • 马雪华
    •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将本院收治的51例缺血性脑卒中、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经患者同意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IMT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IMT增厚率84.3%、斑块检出率78.4%以及管腔狭窄50%以上率47.1%均大于对照组25.5%、9.8%、7.8%,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清晰、准确显示斑块部位、大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情况.
    • 刘超; 何翔; 张磊; 王艳平; 王燕; 王佳
    •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颈动脉超声对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定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组.颈动脉超声观测其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统计分析三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粥样硬化斑块个数、斑块总积分(Crouse积分法)、斑块总面积之间的差别;以及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IMT、粥样硬化斑块个数、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积分、IMT、粥样硬化斑块个数、斑块总积分和斑块总面积,重度和中度狭窄组均明显大于轻度狭窄组(P<0.05),重度狭窄组又明显大于中度狭窄组(P<0.05);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IMT、粥样硬化斑块个数、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也会随之加重.颈动脉超声对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有指导意义.
    • 何婧; 李明星; 李友谊; 朱雨洁; 罗烨; 胡卫中; 侯超; 陈晓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原发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利用UFPWV技术测量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收缩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收缩结束时PWV,采集患者双眼眼底图像并进行临床分级.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血压值、吸烟史、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血肌酐和尿素指标.分析以上各因素与眼底改变的相关性及比较UFPW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眼底分级的预测效果.结果 高血压患者收缩结束时PWV、收缩开始时PW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眼底分级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结束时PWV、收缩开始时PWV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收缩结束时PWV的预测效果优于收缩开始时PW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收缩结束时PWV大于截断值8.97时,收缩结束时PWV提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严重(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UFPWV技术将可能作为临床辅助预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简便安全、高效准确的诊断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