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养分循环

养分循环

养分循环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0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6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84642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土壤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4年全国桉树研讨会、2013年全国桉树研讨会、第三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等;养分循环的相关文献由856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建华、刘增文、宇万太等。

养分循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6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4642 占比:99.84%

总计:184940篇

养分循环—发文趋势图

养分循环

-研究学者

  • 曹建华
  • 刘增文
  • 宇万太
  • 徐大平
  • 杨玉盛
  • 蒋菊生
  • 樊巍
  • 田大伦
  • 谢锦升
  • 赵春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洪希群; 陈欣凡; 张婵; 张斌; 陈灿; 范海兰; 林晗
    • 摘要: 【目的】分析千年桐不同冠层叶片养分含量和养分再吸收率的差异,研究千年桐叶片养分再吸收率与叶片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方法】以低产低效针叶林皆伐后营造的千年桐近自然经营生态林为试验对象,测定生长高峰期(7月)和衰老凋落期(10月)千年桐不同冠层叶片氮(N)、磷(P)、钾(K)、钙(Ca)、镁(Mg)含量。【结果】叶片主要养分N、P、K、Ca、Mg均表现为衰老叶养分含量显著低于成熟叶,衰老叶并未出现养分富集现象。成熟叶和衰老叶均呈现冠层上部叶片N含量显著大于冠层下部,成熟叶冠层上部K含量显著高于冠层下部。Ca再吸收率显著低于其他养分,仅有14.935(±3.191)%。除了Mg在冠层下部的再吸收率显著高于冠层上部,其他叶片养分再吸收率在上下冠层之间差异不大。千年桐K再吸收率与衰老前后叶片K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Ca再吸收率与成熟叶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N再吸收率与土壤水解N呈显著正相关;叶片K再吸收率与土壤全K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速效K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千年桐叶片主要养分均表现为衰老叶养分含量显著低于成熟叶,养分再吸收与叶片及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关联。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生态公益林的养分循环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刘梦芸; 甘先华; 张卫强; 李一凡; 黄芳芳; 黄钰辉; 周毅; 陶玉柱
    • 摘要: 选取2年生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 幼苗,分别按照田间持水量的75%~80%、55%~60%、35%~40%、15%~20%设置干旱胁迫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银叶树幼苗生物量的分配和不同器官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水分相比,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叶、茎、根的生物量均显著降低,但根冠比显著增加。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叶N浓度、根N浓度、叶C:P和N:P显著增加,叶P浓度、叶C:N、根C:N、根C:P显著降低。干旱胁迫环境下,根、茎、叶之间的N或P浓度正显著相关(P0.05)。综上,干旱胁迫显著影响了银叶树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格局,影响了叶和根的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银叶树幼苗不同器官间的N、P在环境胁迫下仍存在较强的协变性。
    • 邓文相; 陈亮; 徐凤翠; 赵隽宇; 徐航
    • 摘要: 传统施肥方式肥料流失严重、利用率低,长期施用对土壤养分循环效率有负面影响。该研究以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施肥措施对比试验,并统计其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旨在探索一种高效、可持续的生态营林措施。结果表明:传统施肥与袋控缓释肥对于土壤全氮含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施用有机肥对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具有正向作用。化学计量特征显示,袋控缓释肥对于保持高效的土壤养分循环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对于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的桉树人工林种植区域,可以采取施用25%以上有机质含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以改良土壤,提高养分循环效率。
    • 周钧; 王庆贵
    • 摘要: 早春草本植物作为林下生态片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其在森林总生物量和生产力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它会影响冠层树木的再生并有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碳平衡,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和养分循环产生重要作用。随着氮沉降的日益增加,早春草本植物的生长过程受到影响,但其内在的生长策略变化机理尚不明确。同时,基于早春草本植物独特的生态位,其养分循环的变化将很可能导致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因此,本文重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探讨早春草本植物在氮添加条件下的生长策略及养分循环的变化,为研究早春植物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提供基础理论支持,并指出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何季; 卢青; 吴传美; 杨谨铭; 黄春艳; 甘正刚; 姚斌
    • 摘要: 【目的】研究贵州省普安县特有珍稀四球茶茶树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其内在关联性,为四球茶的合理栽培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球茶为研究对象,选择植茶年限分别为5、15、25和40年的健康茶树种群,测定茶树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分析不同植茶年限下茶树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元素限制情况。【结果】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0~20 cm层土壤和叶片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5年时达最大值,土壤C含量较5和15年分别显著高27.33%和23.33%(P<0.05,下同),老叶C含量较5、15和40年分别显著高13.75%、13.07%和10.78%,新叶C含量较5、15和40年分别显著高21.12%、8.79%和25.63%;N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P含量则逐渐增加。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土壤、新叶和老叶的C∶N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5年时最大),C∶P和N∶P逐渐降低,其中,15、25和40年土壤的N∶P显著低于5年,分别低27.95%、29.01%和33.25%;植茶40年时,其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生长速率明显降低。茶园土壤的P素回归水平较高,N素回归水平较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老叶生长一直受N素限制,新叶生长逐渐由P素限制转变为N素限制。茶树叶片的P、C∶P、N∶P与表层土壤的C、P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老叶与新叶的N含量间、P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叶片的C∶P、N∶P与叶片P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适当的植茶年限(≤25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植茶年限过长(≥40年),土壤养分水平降低,养分循环过程受限,应采取增施N肥、补充有机质等措施以改善茶园土壤环境,利于其可持续开发利用。
    • 李剑峰; 黎兴杨; 张淑卿; 郭金梅; 丁波; 韩宝银
    • 摘要: 菜-豆-鱼结合的微型生态循环体系是通过水培设施和营养液将动物、植物、固氮微生物三者结合,以达到平衡关系的新型栽培子系统,可作为智慧养殖栽培组件接入智慧农业系统内。为充分发掘和利用城市住房屋顶、廊道、阳台、墙体等空闲空间发展城市远程微型智能农业栽培-养殖技术。本研究从种植模式、植物选择、营养液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构建了适用于远程智能种养殖一体化系统的菜-豆-鱼共养水培组件,并验证了该微系统中植物源性营养液的适用性和用于水培蔬菜和鱼苗养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菜-豆-鱼微生态循环共养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残余废料自净能力和pH自我恢复作用;所采用的CSE营养液适宜于该菜鱼共养系统的长期运转,引入拉巴豆在营养液的循环过程中提供了额外的生物源氮素补充,实现了菜-豆-鱼共生系统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可循环持续利用。该范例及组件产品兼备良好的观赏性和实用性,适于市场推广,可应用于普通城市家庭及教学、文娱、办公场所的休闲栽培和趣味农业科普活动。为未来城市远程智慧农业系统组件的系统化研发提供了研究基础和设计原型,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开发前景。
    • 赵继龙; 刘长安
    • 摘要: 当前,全球养分循环和代谢已经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但却被人居环境领域长期忽视.基于这一背景,介绍近期国际学术界关联生态城市与养分循环的相关论述,从养分循环对生态城市的作用机制、城市养分循环的关键策略(城市农业)、城市养分循环的技术体系及考虑养分循环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探索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研究综述,最后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
    • 赵继龙; 刘长安
    • 摘要: 当前,全球养分循环和代谢已经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但却被人居环境领域长期忽视。基于这一背景,介绍近期国际学术界关联生态城市与养分循环的相关论述,从养分循环对生态城市的作用机制、城市养分循环的关键策略(城市农业)、城市养分循环的技术体系及考虑养分循环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探索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研究综述,最后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
    • 庄丽
    •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认知进一步提升,不仅局限于对食物外观的审美要求,而且更加重视其营养健康.通过阐述当前城市食物垃圾现象,建议完善食物系统规划,补充现有的城市规划理论框架,强化公众食物垃圾管理概念,并从多方面、多层级探讨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提出在城市食品战略中食物浪费研究的缺失,探索空间规划如何影响家庭废物的回收,形成闭环的养分循环系统,间接促进城市农业中堆肥的收集和利用,从根源上解决食物垃圾问题.
    • 何季; 卢青; 吴传美; 杨谨铭; 黄春艳; 甘正刚; 姚斌
    • 摘要: [目的]研究贵州省普安县特有珍稀四球茶茶树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其内在关联性,为四球茶的合理栽培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球茶为研究对象,选择植茶年限分别为5、15、25和40年的健康茶树种群,测定茶树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分析不同植茶年限下茶树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元素限制情况.[结果]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0~20 cm层土壤和叶片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5年时达最大值,土壤C含量较5和15年分别显著高27.33%和23.33%(P<0.05,下同),老叶C含量较5、15和40年分别显著高13.75%、13.07%和10.78%,新叶C含量较5、15和40年分别显著高21.12%、8.79%和25.63%;N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P含量则逐渐增加.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土壤、新叶和老叶的C:N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5年时最大),C:P和N:P逐渐降低,其中,15、25和40年土壤的N:P显著低于5年,分别低27.95%、29.01%和33.25%;植茶40年时,其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生长速率明显降低.茶园土壤的P素回归水平较高,N素回归水平较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老叶生长一直受N素限制,新叶生长逐渐由P素限制转变为N素限制.茶树叶片的P、C:P、N:P与表层土壤的C、P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老叶与新叶的N含量间、P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叶片的C:P、N:P与叶片P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适当的植茶年限(≤25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植茶年限过长(≥40年),土壤养分水平降低,养分循环过程受限,应采取增施N肥、补充有机质等措施以改善茶园土壤环境,利于其可持续开发利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