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兴奋性氨基酸

兴奋性氨基酸

兴奋性氨基酸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545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583983篇;相关期刊279种,包括生理科学进展、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2008年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等;兴奋性氨基酸的相关文献由1413位作者贡献,包括曾因明、李明、毛裕民等。

兴奋性氨基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9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83983 占比:99.91%

总计:584494篇

兴奋性氨基酸—发文趋势图

兴奋性氨基酸

-研究学者

  • 曾因明
  • 李明
  • 毛裕民
  • 谢毅
  • D·D·舍普
  • 伍亚民
  • 肖本见
  • 郑军
  • 陈国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阮红; 袁华; 徐雯; 谢芬高; 张希洲
    • 摘要: 急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吸入性气体中毒类疾病,患者常有严重的缺氧,约10%~30%的患者在经历2周左右的假愈期后,可出现以痴呆、大小便失禁、帕金森综合征、认知退化、运动障碍等为特点的后遗症——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1],由于DEACMP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完全清楚,在治疗上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死亡率和致残率仍较高。
    • 颜玲玲
    • 摘要: 认知障碍是脑梗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占脑梗死患者的30%~45%[1],如不采取及时有效治疗,部分患者病情可发展成血管性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脑梗死患者缺血区,尤其是海马区中枢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或凋亡,胆碱能神经通路受损,分泌释放乙酰胆碱的能力降低,加上中枢神经细胞缺血缺氧后会释放大量的兴奋性氨基酸,使得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比例紊乱,引起认知功能障碍[2-3]。对于该病的防治“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提倡及早筛查发现、及时综合干预的原则。丁苯酞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有效药物之一,是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药,其可改善脑缺血细胞的能量代谢,进而保护神经元,改善认知能力[4-5]。中医中药在该病治疗方面有独特的疗效[6]。笔者采用自拟补肾祛瘀益智汤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认知障碍患者42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 王洁; 吴子建; 蔡荣林; 何璐; 余情; 刘磊; 许静; 胡玲
    •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心俞-神门"配穴对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模型大鼠心肌和海马组织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MDARl(NRl)的影响,探讨俞原配穴的协同效应,及其对AMI致脑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神门"组(神门组)、电针"心俞"组(心俞组)和电针"心俞+神门"组(心神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4组大鼠选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模型.干预组每天电针治疗1次,20 min/次,共治疗1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作干预治疗.观察分析心电图ST段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和海马组织中Glu、Asp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和海马组织中NR1 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P<0.01),心肌、海马Glu、Asp浓度和NR1 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3组电针组治疗后ST段明显降低(P<0.01),心神组心肌和海马Glu、Asp浓度、NR1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神门组、心俞组心肌和海马NR1 mRNA表达及心肌Asp、海马Glu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与神门组比较,心神组心肌Asp浓度和海马Glu、Asp浓度及心肌和海马的NR1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心俞组比较,心神组心肌和海马Asp浓度、NR1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电针治疗后心肌、海马组织中Glu浓度与NR1 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电针俞原配穴"心俞-神门"能够改善AMI模型大鼠心肌缺血状态,降低心肌组织和海马组织的兴奋性氨基酸Glu、Asp和NR1水平,可能是其发挥保护心肌缺血致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董真真; 袁峰; 白倩
    • 摘要: 目的 探索乌司他丁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I/R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U组).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右侧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损伤模型.U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乌司他丁20000 U/kg,再灌注3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DS),采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数,RT-PCR检测NMDAR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平均光密度值(MOD)观察NMDAR1的表达.结果 与S组(0)比较,I/R组(2.58±0.35)和U组(1.34±0.41)的NDS升高(P<0.05);与S组(0)比较,I/R组(52.10±3.25)和U组(26.40±2.70)的凋亡细胞数增加(P<0.05);与S组(0.8902±0.0136)比较,I/R组(1.0398±0.0211)和U组(0.9073±0.0142)NMDAR1 mRNA的表达上调(P<0.05);与S组(0.0066±0.0007)比较,I/R组(0.0594±0.0111)和U组(0.0068±0.0004)NMDAR1表达的MOD值升高(P<0.05).与I/R组(2.58±0.35)比较,U组(1.34±0.41)的NDS降低(P<0.05);与I/R组(52.10±3.25)比较,U组(26.40±2.70)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与I/R组(1.0398±0.0211)比较,U组(0.9073±0.0142)NMDAR1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I/R组(0.0594±0.0111)比较,U组(0.0068±0.0004)NMDAR1表达的MOD值降低(P<0.05).结论 乌司他丁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MDAR1表达有关.
    • 刘永青; 赵钰玮; 张健; 刘光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高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6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氧组、硫酸镁组,每组10只.将高氧组、硫酸镁组新生大鼠暴露于氧气浓度约为80%的氧箱中24 h,建立高氧脑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硫酸镁组大鼠在生后第7、8、9天分别给予50 mg/kg硫酸镁腹腔内注射.于日龄10 d、14 d各处死每组5只新生大鼠,取大鼠脑组织检测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过氧化脂质(LOP)浓度以及白细胞介素1(IL-1)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高氧组谷氨酸和LPO浓度、谷氨酸/GABA比值、IL-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硫酸镁组以上指标均低于高氧组(均P<0.05).结论 硫酸镁可抑制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对高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
    • 孙传博; 于晓雪; 金清华; 李英顺
    •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chronic stress,CS)大鼠海马齿状回区(dentate gyrus,DG)的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s)及突触传递效应在空间学习记忆过程中的变化,探讨CS影响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S组(每组8只),CS组大鼠每天随机给予一种应激刺激,持续30 d,而对照组大鼠不予应激干预.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同时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DG区EEAs[(谷氨酸(glutamate,Glu)和天冬氨酸(aspartate,Asp)]含量,并用在体生物电记录法记录同区域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幅值.结果:在水迷宫训练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CS组大鼠在训练第1~4天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CS组大鼠DG区的fEPSP幅值和Asp水平在水迷宫训练的第3天显著降低,而Glu水平在训练的第2到第4天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通过抑制空间学习过程中的大鼠海马DG区EAAs的增加以及降低突触传递效应,损害大鼠的空间学习与记忆功能.
    • 佟媛旭; 李岩; 刘晨; 魏雅丽; 王兴河
    •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副代谢产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进行治疗,均连续用药2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尿酸、血糖、血脂水平以及兴奋性氨基酸和氧化代谢产物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降低,且观察组小于/低于对照组[(8.6 ±2.0)ml比(13.2±4.3)ml、(9 ±4)分比(16 ±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 <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治疗后,2组患者兴奋性氨基酸和氧化代谢性产物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且可减少患者副代谢产物的形成.
    • 张秀; 郑雨加
    • 摘要: 氨基酸在认知障碍发生的过程中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标记物,患有糖尿病者比没有糖尿病的患者表现出较差的认知能力和更多的大脑影像异常.目前发现与认知障碍相关的氨基酸有两大类:抑制性氨基酸(inhibitoryaminoacids,IAAs)和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aminoacids,EAAs).EAAs包括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等,IAAS包括γ-氨基丁酸(GABA)等还有甘氨酸(GLY).现将围绕这两类氨基酸和糖尿病认知障碍做一综述.
    • 唐文洁; 黄艳; 王力峰; 魏佑震; 谢元云
    • 摘要: 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HD)作为一种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疾病,表现为运动、智力、心理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或预防措施;针对各种HD症状的药物和控制措施效果不理想.1993年确认HD发病是由于HD基因(HTT)中CAG序列重复扩增超过36次或以上,翻译为突变的多聚谷氨酰胺,引起兴奋性神经毒性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等,导致大脑皮质和基底核神经退行性变和功能障碍.为更全面认识HD发病机理、研究兴奋性神经毒性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所致的脑组织及神经元损伤分子机制,研发相应的治疗性药物及方案,了解并掌控相应的动物模型十分重要.本文将介绍以HD组织病理学以及生物化学为发病机制而建立的HD动物模型,即兴奋性神经毒性模型和线粒体毒素模型.
    • 李亚利; 李婧莲; 王东东; 甄志勇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DOC)患者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EA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后DO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rTMS假刺激4周,治疗组采用rTMS刺激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后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脑电图(EEG)分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SEP)分级、谷氨酸(ASP)及门冬氨酸(GLU)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GCS、CRS-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GCS、CRS-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EG较治疗前改变,且治疗组治疗后EEG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SEP均较治疗前改变,且治疗组治疗后SSEP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GLU、AS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GLU、AS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rTMS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后DOC患者可改善神经电生理活动和昏迷状态,降低脑脊液EAA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