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共混纺丝

共混纺丝

共混纺丝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62800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合成技术及应用、合成纤维工业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三届国际化工新材料(成都)峰会、第八届全国新型原料在针织行业的推广应用技术研讨会、2007中西部纺织学术研讨会等;共混纺丝的相关文献由32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大省、王锐、刘越等。

共混纺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2800 占比:99.82%

总计:62916篇

共混纺丝—发文趋势图

共混纺丝

-研究学者

  • 张大省
  • 王锐
  • 刘越
  • 朱志国
  • 高绪珊
  • 刘俊
  • 刘少轩
  • 刘毓海
  • 吴瑾光
  • 崔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晓頔; 盛平厚; 韩朝阳; 张雷; 李睿
    • 摘要: 采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粒度和形状的铜(Cu)粉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Cu粉与聚己内酰胺(PA 6)切片共混造粒制得Cu粉质量分数为1.1%的Cu-PA 6抗菌切片,再通过熔融纺丝制备Cu-PA 6抗菌纤维;分析了Cu粉、Cu-PA 6抗菌切片的微观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研究了Cu-PA 6抗菌切片的可纺性、Cu-PA 6抗菌纤维的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油酸包覆球形Cu粉制得的改性Cu粉分散性、热稳定性良好,与PA 6基体的相容性良好;采用油酸包覆球形Cu粉制备的Cu-PA 6抗菌切片可纺性良好,纤维成品率达88%;Cu-PA 6抗菌纤维力学性能良好,拉伸变形丝(DTY)断裂强度为4.43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9.95%;Cu-PA 6抗菌纤维抗菌性能优异且持久,洗涤前后DTY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9%。
    • 包宗尧; 李永贵; 杨建忠; 吴依琳; 刘亦冰; 祖文菊
    • 摘要: 碳纳米管的力学、电学及热学等性能可赋予聚酰胺纤维良好功能,且聚酰胺基碳纳米管复合纤维能够保持其功能的稳定性。然而,如何提高碳纳米管在聚酰胺基体中的分散效果、降低碳纳米管应用成本,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及其纺织品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本文结合现阶段国内外聚酰胺基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及纺织品的研究现状,探讨影响聚酰胺基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和应用前景,为推进碳纳米管在纺织领域中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 梁姣姣; 汪菁晶; 夏于旻; 朱新远; 闫冰; 孙利明; 王燕萍; 何勇; 王依民
    • 摘要: 为改善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使其达到阴离子染料可染的效果,设计合成了一种主链是阳离子型的聚离子液体,对其与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将共混体系通过熔融纺丝得到阴离子可染聚丙烯纤维,借助纱线强伸度仪研究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并通过染色实验对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与聚离子液体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相容性,聚离子液体的加入使聚丙烯的结晶度和取向度降低,从而使得其改性聚丙烯纤维更有利于与染料结合;改性聚丙烯纤维的上染率达到17.0%,染色深度值达到5.4503,且改性纤维的断裂强度为4.4 cN/dtex,符合纺织加工的要求。
    • 周昉; 董海良; 潘丹; 吴梅; 孙俊芬; 王松林; 陈龙
    • 摘要: 以聚己内酰胺(PA 6)为分散相,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熔融纺丝,在2400 m/min的纺丝速度下制备PET/PA 6共混纤维,对共混纤维的表面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分散相与基体间界面分离,在共混纤维表面构建了微/纳米级沟槽结构,实现了纤维表面结构化;随着PA 6含量和拉伸倍数的增加,PET/PA 6共混纤维的表面沟槽的平均宽度和数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其织物的润湿性能;当PA 6质量分数为20%、拉伸倍数为3.5时,PET/PA 6共混纤维表面形成的沟槽宽度约为0.11μm,断裂强度为2.03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4.0%,动态摩擦系数为0.26,其织物的芯吸高度高于纯PET织物。
    • 王仲霞; 陈春凤
    • 摘要: 介绍了目前国内锦纶6在抗菌功能化方面的研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抗菌锦纶6的技术发展提出建议.目前,国内锦纶6的抗菌功能化技术主要是纤维改性技术与纤维/织物后整理技术两大类.在纤维改性技术方面,主要是采用共混纺丝方法生产抗菌锦纶6,又可分为母粒法和黏附法,其中以母粒法为主,但抗菌剂对可纺性的影响较大,纺丝工艺条件要求苛刻,解决措施主要是通过控制抗菌剂的粒径来平衡纤维的可纺性及抗菌性;在纤维/织物后整理技术方面,常用的方法有表面涂层法、浸渍整理法等,抗菌整理通常是与纤维/织物的染色、柔软整理同浴进行,但抗菌剂沉积效率低、纤维耐洗性差,解决措施主要是采用相应的助剂辅助抗菌剂沉积在纤维/织物的表面.锦纶6常用的抗菌剂可分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复合抗菌剂三大类.抗菌锦纶6及织物的抗菌性能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振荡法和吸收法.相比而言,纤维改性技术存在较大的优势,技术关键是抗菌剂的选择.今后的研发重点应是抗菌剂的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和安全性、从纺丝技术及染整后加工技术等方面解决抗菌剂与纤维的有效结合.
    • 朱籍章; 刘艳丽; 曾聪辉; 金思杨; 龚紫薇
    • 摘要: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伤害较大,为解决纤维产品抗紫外线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首先用三聚氯氰、间苯二酚和溴代正丁烷作为原料,合成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2,4,6-三(2′-羟基-4′-丁氧基苯基)1,3,5-三嗪.然后将该紫外吸收剂与锦纶6切片共混,熔融纺丝得到抗紫外线纤维,并用紫外-UPF测试仪对紫外线纤维的紫外线防护值和纤维的耐洗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纤维的紫外线防护值可高达68.25,并且在洗涤20次后紫外线防护值依然达51.89.因此,本文合成的抗紫外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和耐水洗性能.
    • 吴焕岭
    • 摘要: 基于"共混纺丝"原理,文章以聚丙烯腈为基材,以药物姜黄素和维生素E醋酸酯作为添加剂,旨在制备一种差异化多功能长丝纤维.在纤维制备过程中以"相似相溶"为理论基础选择适当的药物添加剂,并对纺丝工艺进行改进.通过纺丝液黏度、纤维的机械性能、形貌结构特征、着色性能、X射线衍射及热失重性能等测试方法,对纺丝液和纤维性质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长丝纤维的断裂强度增加,断裂延伸性显著提高,该纤维能够进行织造加工;纤维无需染色就获得天生亮黄色;纤维的断面呈肾形结构,长100~200μm,宽50~100μm,且纤维内部具有孔径约为100 nm的纳米多孔结构.
    • 杨伟婷; 孙凯; 林楚楚; 朱新生
    • 摘要: 以聚丙烯(PP)为基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活性炭(AC)的增容剂,将PP、EVA、AC共混,通过共混纺丝制备吸附性AC@PP共混纤维;探讨了纯PP、纯EVA及EVA@AC混合物的流变性能,研究了不同AC含量的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吸湿性能、表面形貌、吸附性能及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当熔体温度为210~230°C、剪切速率为103~104 s-1、AC质量分数为3.75%~5.00%时,AC@PP共混物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随AC含量增加,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吸湿性提高,当AC质量分数分别为3.75%和5.00%时,AC@PP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分别为1.68 cN/dtex和1.30 cN/dtex,吸湿率分别为0.17%和0.27%;AC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共混纤维内部和表面,且AC会向纤维表面迁移;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AC@PP共混纤维对二甲苯的吸附量增大,且吸附速率逐渐加快,AC质量分数分别为3.75%和5.00%时共混纤维对二甲苯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96.3 mg/g和390.2 mg/g;采用Langmuir's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描述AC@PP共混纤维对二甲苯的吸附过程,其吸附行为属于物理吸附.
    • 郭君
    • 摘要: 针对园林植物种植过程中土壤存在的有害气体,结合传统的粘胶纤维,提出以天然矿物质硅藻土为改性剂,以粘胶纤维和纯棉线混纺为原料,采用湿法纺织工艺制备一种可吸附土壤中有害气体的植物吸附层.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硅藻土改性后的粘胶纤维截面外缘轮廓清晰,锯齿状明显;在植物吸附层内部和表面都附着硅藻土;对比普通粘胶纤维,在常温干态和湿态情况下,吸附层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小,也就是说硅藻土对粘胶纤维的力学性能有所影响;通过模拟土壤有害气体吸附试验,得到硅藻土改性后植物吸附层对甲醛和氨气的吸附率可达到90%以上,远高于传统的粘胶纤维的吸附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