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共和盆地

共和盆地

共和盆地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农业基础科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61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岩石学报、地质学报、第四纪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全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生态修复交流研讨会等;共和盆地的相关文献由479位作者贡献,包括郭连云、张盛生、卢琦等。

共和盆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 占比:32.9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37%

专利文献>

论文:361 占比:66.73%

总计:541篇

共和盆地—发文趋势图

共和盆地

-研究学者

  • 郭连云
  • 张盛生
  • 卢琦
  • 王学全
  • 何碧竹
  • 蔡志慧
  • 贠晓瑞
  • 刘冰
  • 刘若涵
  • 孙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碧竹; 郑孟林; 贠晓瑞; 蔡志慧; 焦存礼; 陈希节; 郑勇; 马绪宣; 刘若涵; 陈辉明; 张盛生; 雷敏; 付国强; 李振宇
    • 摘要: 共和盆地处于西秦岭、南祁连、东昆仑造山带结合部,其中发现了高温干热岩及多套烃源岩,但地热藏和油气藏的成因、资源潜力与分布规律尚不清楚,难以对其开展准确评价和有效勘探开发。本文在系统研究共和盆地及周缘地层发育、沉积充填、构造变形与盆地深部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盆地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了盆地地热藏和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预测了有利分布区带和勘探方向。多期活动的哇洪山—温泉、多禾茂、瓦里贡、塘格木右行走滑逆冲断裂与青海南山左行走滑逆冲断裂异向、同向相交(切),叠加地幔上涌作用,导致在中新生代共和盆地长期处于走滑-伸展的独特环境,并控制了盆地7个隆起、断陷构造单元的展布及属性。它经历了6期演化阶段:早中三叠世处于昆北弧前盆地及陆缘火山弧带,共和盆地基底主要岩石发育;晚三叠世阿尼玛卿洋闭合并发生碰撞造山,共和盆地褶皱基底形成;晚三叠纪末期发生碰撞后伸展,发育初始小型陆内裂谷盆地;在侏罗纪—白垩纪区域性伸展环境下形成局部断陷盆地;古近纪晚期—中新世发育拉分-断陷盆地;中新世末至今发育陆内前陆盆地。形成了3个大构造-沉积层序和8个亚层序,发育了深海陆棚相-碳酸盐岩台地相-火成岩相以及多旋回的冲积扇-河流相-滨浅湖相-半深湖相等陆相沉积层序,它们记录了共和盆地的叠合发育演化及多期改造过程,与古特斯阿尼玛卿洋俯冲、后撤式俯冲、碰撞后伸展的近程效应响应,与班公-怒江、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打开、俯冲、闭合以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远程效应响应。共和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色造就了盆地较好的油气和地热的能源资源条件。盆地发育有中下侏罗统羊曲组、下白垩统万秀组、新近系咸水河组和临夏组等三套烃源岩,可形成上-中-下三套潜力油气勘探层系,需进一步开展地层精细对比、区带评价和圈闭落实工作。共和盆地深部5层结构构造特征及盆地形成动力学过程揭示了其具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潜力。幔源上涌驱动导致地壳内各层向上扰动,叠加走滑伸展的盆地发育环境,形成短路径-多源增热模式。地幔上涌、中下地壳局部熔融体提供了区域热源、局部热源;陆缘弧和碰撞相关花岗岩类叠加多期次断裂、裂缝及热液活动起到“控热储及热传导”作用;上覆巨厚细粒沉积岩阻热扩散而形成“控热盖”,是中高温干热岩型地热藏主控因素,也为浅层水热型地热的生成奠基。研究成果可为存在局部高大地热流的陆内中小型盆地地热藏研究提供借鉴。
    • 刘春雷; 杨会峰; 曹文庚
    • 摘要: 共和盆地地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的水土保持区,地下水是盆地的主要供水水源,也是维持盆地脆弱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针对该区域地下水补给路径不清、深层与浅层地下水相互作用机理认识不够深入的问题,笔者利用氢、氧同位素与^(14)C同位素,探讨了区域地下水补给机理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指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补给源主要为哇洪山和青海南山山区河流侧向入渗补给;潜水主要为1952年以后降雨入渗补给,循环交替较快。承压水^(14)C年龄最高达19384.7 a,盆地西部边界和东部排泄区地下水δ^(18) O和δD特征相似,^(14)C测年年龄相近,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形成于距今10000~60000 a冰期时古水,反映共和盆地与西部茶卡盆地没有明显的水力联系。中部承压水受山区降雨侧向入渗和沙珠玉河入渗补给,地下水年龄较盆地西部边界和东部排泄区年轻。该研究揭示了共和盆地地表水、潜水和承压水之间的补给排泄相互转化关系,对盆地水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解经宇; 王丹; 李宁; 王振宇; 付国强; 金显鹏; 明圆圆
    • 摘要: 能源是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同时,我国也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此目标,亟需建设清洁、低碳、高效、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干热岩型地热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友好型资源,有望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开发干热岩需要建立增强型地热系统,其核心是向储层钻井并压裂形成一定规模的裂缝网络,构建井间循环回路来提取热能发电。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个发达国家先后进行干热岩资源开发尝试,然而受到人工热储建造和诱发地震防控等关键技术的限制,成功运行的EGS工程屈指可数。近些年来,干热岩资源的优越性和规模化开发可行性进一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投入建设的EGS数量总体上不断增加。水力压裂是建造人工热储的核心技术手段之一,水力裂缝的形态直接决定了换热体积和取热效率。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典型EGS压裂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干热岩水力压裂的工艺特点。此外,结合几种较为流行的理论模型和我国首例EGS工程——共和盆地恰卜恰干热岩试采工程的实际情况,简要阐述了干热岩压裂与诱发地震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压裂工艺、智能化开发、微地震监测矩张量反演等方面为干热岩水力压裂向更深层次发展提出建议。
    • 牛兆轩; 牛雪; 张林友; 张成龙; 陈东方
    • 摘要: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共和盆地地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既有中低温水热型,又有高温干热型地热资源,但两者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弱。以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新近系地热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对水样的分析估算深层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及热储温度、循环深度,从而推测研究区新近系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探索干热型和水热型地热系统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优势阳离子为Na^(+),占比多超过90%,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HCO_(3)、Na-HCO_(3)·Cl或Na-Cl·HCO_(3)·SO_(4),经过较长的径流路径和较慢的水循环过程,水岩作用程度较高,属地下水径流的末端或排泄区;通过化学温标估算研究区新近系热储温度为71~134°C,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为1300~2200 m,深于研究区花岗岩结晶基底顶面埋深;研究区新近系地热系统主要热源为深部高温干热岩体,新近系含水层地下水受深部高温花岗质岩体热传导导热加热升温,第四系地层为盖层,起到隔热保温作用,形成中低温地热系统。研究结论加深了干热岩地热系统对浅部水热型地热系统影响的认识。
    • 赵久莲
    • 摘要: 青海高原丰沛的冰川和湖沼水源,成就了上自雪域下至海洋的万里长河.临黄河而知中国,在《汉书·沟洫志》中:"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黄河确立了百川之首的地位.华夏子孙的文明,从这条河流开始,她以自己的方式,滋润一片土地,哺育沿岸的人们,点燃了中华文化最早的曙光,而我们对黄河的亲近仿佛与生俱来,怀有母亲般的眷恋,故称其为"母亲河".从高原到平原,她构建中国大地上的文化骨骼,每一个黄河故事,延展的都是中华文明历程.黄河从扎陵湖-鄂陵湖挥师而下,挟浩荡之势,气吞万里,沿途将海南藏族自治州腹地的巴水河、茫拉河、曲什安河、青根河、恰卜恰河等水系纳入到自己的怀抱."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切开加吾峡、拉加峡、野狐峡、龙羊峡、松巴峡、阿什贡等峡谷,像一条蓝色的纽带,将同德盆地、兴海盆地、贵南盆地、共和盆地、贵德盆地串联起来.
    • 陈希节; 贠晓瑞; 雷敏; 张盛生; 蔡志慧; 刘若涵; 李振宇; 何碧竹
    • 摘要: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经历的热历史过程、热源是了解干热岩地热藏形成亟待解决的难题,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脉体可为其经历的热过程、热源提供证据。经调查发现,盆地东北当家寺岩体及井下干热岩中电气石脉体与该区后期断裂产状相近,是否代表后期热事件需要确定。本研究选择对GR1井、DR3井中酸性侵入岩岩芯和当家寺露头岩体中发现的电气石脉体开展了岩相学、锆石年代学、电子探针、LA-MC-ICPMS原位微量元素及B同位素分析,以约束电气石脉体的成因和源区。结果表明,GR1、DR3井岩芯及当家寺岩体含有电气石脉体的岩性分别是碱长花岗岩、高镁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其中露头区花岗岩体中电气石脉的宽度约20cm,产状直立,其围岩的形成时代为239~241Ma。背散射及显微图像特征揭示,GR1井和DR3井下中酸性侵入岩及当家寺岩体中电气石为碱族的黑电气石和镁电气石,具有远近不同的多个流体来源。δ^(11)B分布在-11.50‰~-11.93‰,与大陆地壳平均的同位素组成δ^(11)B值(-10‰±3‰)相近。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在晚三叠世时期,该区域整体处于碰撞期或后碰撞期,陆壳加厚发生部分熔融形成S型花岗岩(~220Ma),其中含硼的热液流体侵位于早期具有俯冲背景的I型花岗岩(~240Ma)中形成电气石脉。
    • 李振宇; 贠晓瑞; 何碧竹; 张新远; 蔡志慧; 郑孟林; 刘若涵; 陈海锋
    • 摘要: 花岗岩中先存裂缝系统的识别、评价与建模,关系到干热岩热能提取的有效性、规模性、安全性,是地热能勘查、开采的难点与关键点。本文对共和盆地东北部干热岩勘察开采示范区紧邻的当家寺岩体开展了详细地质野外调查及综合分析,观测了花岗岩体内裂缝的产状、类型和样式,详细解剖了岩体裂缝系统组成及空间分布,探讨了构造作用对裂缝系统形成的时限、动力学成因的控制。研究发现其宏观裂缝系统以构造破裂缝为主,同时还发育少量的成岩缝。构造缝主要由小尺度断裂、火成岩脉、石英脉、方解石脉及多期节理缝共同构成;在岩体不同分区部位的断裂、脉体及节理等裂缝体系发育差异明显,脉体、节理受临近断层控制,其三者走向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且存在明显的多期次性。根据产状、交切关系及应力机制可以划分为5种构造破裂类型:单一应力场形成的节理系、叠加先期形成单向滑移的共轭节理组、持续走滑剪切形成的雁列石英脉与共轭节理组合、拉张形成的岩脉及脉内雁列节理组、多期次叠加形成的网状裂缝。宏观裂缝系统的形成与三叠纪末期碰撞后伸展、侏罗-白垩纪区域性隆升、渐新世-中新世中期走滑断裂活动、中新世晚期以来走滑-逆冲转换等有关。现存大量共轭剪节理形成应力场与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NE)有差异,反映了古走滑剪切构造作用的影响。宏观裂缝系统的差异分布,不仅对花岗岩型干热岩热储层规模、质量、分布有约束,也控制着后期的建储与改造。
    • 李吉庆; 陈建洲; 晁海德; 蔡廷俊; 刘立波; 赵洪岳
    • 摘要: 为查明共和盆地西缘临夏组地层砂岩型铀矿成藏特征,以区内已发现的铀矿化点为依托,对该区铀源、赋矿地层、构造演化、水文地质、古气候及铀矿化信息等条件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区内第三系临夏组具备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基本地质条件。研究表明区内铀源充足,成矿期区内为少雨干旱气候,湖泊三角洲相、辫状河相的沉积层广泛分布,“补-径-排”水动力系统发育完整,矿化点附近临夏组地层层间氧化带发育、铀元素含量可达工业品位。综合来看,共和盆地临夏组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调查。
    • 徐胜强; 张旭东; 张保平; 周健
    • 摘要: 地热是典型的非常规能源,我国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地热对缓解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长的被动局面很有必要,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测斜仪压裂监测技术可以监测裂缝发育形态,尤其在监测裂缝延伸方向,对指导井网布置、压裂工艺及施工规模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在油气开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青海共和盆地的X1井是国内干热岩首次压裂井,需要克服岩性致密坚硬、施工不确定因素多、施工排量小等监测难点问题,利用测斜仪压裂监测技术成功地监测地热井压裂改造过程,探索和丰富了地热井压裂监测方法,拓宽了测斜仪监测的应用范围,获取了X1井压裂裂缝的重要参数,为该区井网布置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测斜仪监测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 张恒春; 王稳石; 李宽; 王跃伟; 闫家; 曹龙龙; 胡晨
    • 摘要: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富集于花岗岩地层,硬度高,研磨性强,部分层段裂隙发育,取心困难.针对干热岩地层和取心需求特点,研制了一套KT178型取心钻具,并配套设计了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该钻具为单动双管取心钻具,可配套井底动力钻具使用,设计中注重对钻具外管、卡簧等关键部件的强度校核.在GH-01井和GH-02井中,经过两轮试验和优化,钻具逐渐成熟,获取了较完整的岩心样本,满足干热岩勘探取心要求,具备了向页岩气、水资源勘察等具有间断取心需求的同类工程推广应用的条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