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兰坪盆地

兰坪盆地

兰坪盆地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0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43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等;兰坪盆地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宋玉财、朱志军、侯增谦等。

兰坪盆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22.0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68%

专利文献>

论文:343 占比:77.25%

总计:444篇

兰坪盆地—发文趋势图

兰坪盆地

-研究学者

  • 宋玉财
  • 朱志军
  • 侯增谦
  • 薛春纪
  • 邹志超
  • 毕献武
  • 薛传东
  • 廖崇高
  • 曾荣
  • 郭福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小康; 张治波; 朱志军; 吴川福; 魏星星; 刘海燕; 金腾瑞; 白玛曲宗
    • 摘要: 为了恢复兰坪盆地古近系云龙组的沉积环境,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对兰坪盆地古近系云龙组的石膏、灰岩、膏泥、泥岩和砂岩共计13件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根据各岩性中微量元素的蛛网图和m(Cu)/m(Zn)、m(Sr)/m(Cu)和m(Sr)/m(Ba)比值特征及Sr元素含量等恢复沉积环境及古气候.结果 表明:石膏、灰岩、膏泥、泥岩和砂岩均有富集Rb、Pb、Zr的特征;石膏和膏泥形成于干热海相咸水的贫氧弱还原环境;砂岩和泥岩形成于温湿陆相淡水的富氧氧化环境;灰岩形成于干热海相咸水的富氧氧化环境.据此建立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模式,并将其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气候干热的弱还原海相咸水湖沉积,沉积出石膏、灰岩和膏泥;第二阶段为温暖湿润的富氧氧化环境,沉积出砂岩、泥岩.这种沉积环境变化与古近纪云龙期气候环境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同时也为盆地的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依据.
    • 曾招阳; 薛传东; 刘靖坤
    • 摘要: 通过野外地质观察,结合勘探资料和前人研究,本次用K-Ar法对兰坪盆地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云龙组中的伊利石开展测年研究,并分析典型勘探线剖面的主要围岩、矿体及矿石结构构造特点,论述了矿区膏岩层序可能的时代及其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和方式,形成如下初步认识:金顶铅锌矿区云龙组中黏土矿物伊利石的K-Ar法年龄为(105.7±1.4)Ma,与前人测得地层中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114±13)Ma相近,表明该套膏岩层序的地层时代为白垩纪阿尔布期(Albian);膏盐岩呈似层状、透镜状、角砾状赋存于云龙组中上部,经后期成矿作用改造而形成呈似层状、角砾状、不规则状产出的铅锌矿体,并常与膏盐岩共存;铅锌矿体的就位空间既包括原膏岩层序的空间位置,也包括高孔隙度的景星组砂岩;巨量的云龙组膏盐岩在成矿过程中通过硫酸盐还原提供丰富的硫,使铅锌矿床达到超大型规模.因此,巨量膏岩层的消耗是金顶矿床巨量金属得以富集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对特提斯造山带含膏岩层序内寻找类似矿床具有普遍意义.同时,该类膏岩层序的对比研究,对于"金顶式"的MVT型铅锌矿床的区域找矿潜力评判也具有重要的指示价值.
    • 张治波; 朱志军; 李欢; 蒋维诚; 王文峰; 徐颖; 李丽荣
    • 摘要: 兰坪盆地广泛分布着大规模的石膏层和世界级的铅锌矿床。本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以确定本区石膏的来源和演化过程。兰坪盆地石膏层序发育于三叠系三河洞组和古近系云龙组两个地层。前者为原生厚条带状结构,δ34SV-CDT值在14.5‰~14.8‰。结合灰岩87Sr/86Sr比值(0.707737~0.707783),本文认为三河洞组为海相成因。相反,古近系云龙组石膏具有穹隆、珠状和底辟盐构造特征,87Sr/86Sr(0.707695~0.708629)和δ34SV-CDT值(9.6‰~17‰)的区间较宽,表明其为海相来源,但也有陆相物质的输入。最初的层状盐层是在盆地中以化学沉积的形式形成的,后来的多种形貌不同的盐结构是在喜马拉雅期受到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发生强烈变形而形成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解释兰坪盆地石膏建造成因的演化模式。
    • 黄永高; 冯佐海; 罗改; 熊昌利; 张彤; 贾小川; 杨学俊
    • 摘要: 通甸地区地处三江特提斯兰坪盆地铅-锌-铜-银巨型矿集区东北部,具有寻找沉积岩型铅锌矿的前景。在通甸地区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以进一步指导铅锌矿勘察工作。确定了Pb、Zn和Ag等15种单元素异常范围,揭示了不同成因类型组合元素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圈定了21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通过化探异常查证,识别出两条铅锌矿(化)体,经分析检测,Pb含量为1.93%~2.01%,Zn含量为0.48%~12.22%。研究表明,三合洞组(T 3 sh)碳酸盐岩和与其上下地层接触部位是区内重要的矿源层。结合异常分布规律、异常查证结果以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综合评价,优选AS05甲1综合异常区为最佳铅锌找矿靶区,为通甸地区深入开展矿产勘查提供参考和依据。
    • 张治波; 朱志军; 王文锋; 徐颖; 李丽荣
    • 摘要: 兰坪盆地蒸发岩极为发育,且与贱金属矿关系密切.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对兰坪盆地三叠系三合洞组和古近系云龙组的石膏、灰岩和膏泥共计49件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石膏和灰岩地球化学特征相近,而它们与膏泥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石膏和灰岩的稀土配分模式曲线相对比较平缓且混乱,不同的是石膏Eu的正负异常均有出现,而灰岩仅出现Eu的负异常;石膏和灰岩微量元素的Sr/Ba、Sr/Cu、V/Cr、V/(V+Cr)、Ni/Co、U/Th和δU的特征值类似,但与膏泥明显不同;膏泥的稀土元素显示Eu负异常明显“V”字形右倾的配分模式,相对于石膏和灰岩比较陡峭.上述表明石膏和灰岩形成于气候干热的咸水-缺氧的还原环境中,不同的是它们的物质来源不同:石膏的盐源有深部卤水参与;而灰岩则无深部卤水参与;膏泥形成于气候温湿的半咸水-淡水-富氧的氧化环境,其物质来源却与灰岩类似,可能是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所致.
    • 许胜超; 肖高强; 龚庆杰; 刘宁强; 杨天仪; 刀艳; 向龙洲; 李忠
    • 摘要: 西南三江中段兰坪盆地是著名的金属成矿区,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铜、铅、锌、银为主.2012-2016年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完成了1∶25万丽江市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平均采样密度为1.02个/km2,采样介质为代表汇水域基岩成分的岩屑,样品粒级为-10~+60目.以兰坪盆地内的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为基础,首先分析了盆地内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仅从元素富集系数的大小来判断研究区内有利矿种的方法欠妥;进而为消除元素的风化富集效应而采用变值七级异常划分方案绘制了该区地球化学异常图,并对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进行异常圈定和分级评价.结果 表明所圈定的异常区不仅与该区典型矿床在空间上相吻合,而且单元素异常级别或平均异常强度也与矿床的规模相一致,已知矿床均位于平均异常强度达3级以上的异常区.除典型已知矿区外,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显示兰坪盆地东北部老君山地区和盆地中南部白洋厂南部地区是盆地内寻找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 朱志军; 张治波; 郭福生
    • 摘要: 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含矿岩石的成因一直存在正常沉积和非正常沉积两种对立的观点.为了查明其成因,从矿区开采露头和岩芯观察描述出发,以矿区填图为基础,通过对含矿岩石的岩石学特征、粒度和沉积构造等相标志分析,确定了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含矿岩石属于湖底扇深水重力流沉积,并识别出非沟道体系的液化流和沟道体系的砂质碎屑流、浊流等类型,进一步划分出内扇、中扇和外扇三个亚相.该湖底扇平面展布为自矿区东部至西部粒度明显由粗变细,岩性由厚层—块状灰岩岩块构成的角砾岩相逐渐过渡到交错层理发育的中细粒砂岩相,其中砂质碎屑流沉积体具有良好的储集层物性特征,亦是重要的含矿岩石,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 杜斌; 王长明; 杨立飞; 石康兴; 张端; 陈奇; 祝佳萱; 张淑花
    • 摘要: 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是三江特提斯新生代钾质岩浆带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兰坪盆地西缘.岩石类型主要为正长辉石岩、辉石正长岩、正长岩以及少量霞石正长岩.岩石化学性质显示高碱、高K2O/Na2O比值、低TiO2和高Al2O3的特征.岩体微量元素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元素,特别是“Ta-Nb-Ti”负异常更明显,具有典型俯冲带岩浆的特征.稀土总含量都比较高,LREE富集,HLEE相对亏损,Eu负异常不明显或无Eu负异常,(La/Yb)N值较大介于38.2 ~80.3之间.对卓潘岩体的正长岩和正长辉石岩2个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年龄分别为33.40±0.38Ma和34.22±0.33Ma.正长辉石岩εHf(t)值介于-10.6~-4.3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在1356 ~ 1759Ma之间.卓潘碱性杂岩体不同岩性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基本一致,表明卓潘碱性杂岩体不同类型的岩石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体的Nb/U均值为2.95介于俯冲带流体和全球俯冲沉积物之间以及岩体微量元素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Ta,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无或弱的负Ce和负Eu异常,暗示了岩浆源区存在俯冲的洋壳或陆壳沉积物的流体或熔融体与岩石圈地幔的交代富集作用.岩浆源区经历晚石炭世-晚二叠世(305~250Ma)古特提斯昌宁-孟连洋和古特提斯金沙江-哀牢山洋双向俯冲,岩石圈地幔发生富集作用并形成富钾的交代岩石圈地幔.在新生代,新特提斯洋岩石圈从印度大陆岩石圈断离,引发交代富集大陆岩石圈地幔拆沉,热的软流圈上涌,熔融交代的富钾岩石圈地幔,岩浆侵位分异形成卓潘岩体.
    • 李群; 包志伟
    • 摘要: Ore metal source(s) of the large, world-class Zn-Pb deposits in Jinding is/are controversial and actively debated. Pb isotopes are important geochemical tracers for the sources of ore metals. Previously published Pb isotope data on ores and rocks from the orefield of the Jinding deposit exhibit wide variation, often leading to contrasting interpretations. In our study, in-situ Pb isotope analyses of galena and sphalerite from the Jinding deposit were carried out using femtosecond laser-ablation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fs-LA-MC-ICP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alena and sphalerite have similar Pb isotope compo-sitions with narrow ranges of variation: 206Pb/204Pb = 18.480-18.032, 207Pb/204Pb = 15.688-15.588 and 208Pb/204Pb =38.056-38.778, with average values being 18.436, 15.668, and 38.689,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ly homogeneous Pb isotope features and high μ values (μ = 9.55-9.63, average 9.60)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was derived from a single or well-mixed crustal source, which is also supported by geochemical evidence, such as S, C, H, O, Sr, He isotope studies. Combining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Jinding ore deposit is of epigenetic and amagmatic origin. Regarding the Pb isotope compositions and ore metal contents of the sedimentary and magmatic rocks in the Lanping basin, we suggest that the ore metals were derived mainly from the 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Lanping Basin, especially the sandstones, while the basement may als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ore mineralization.%金顶锌铅矿作为世界级的超大型矿床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但对于其成矿类型及成矿物质来源存在较大争议.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是探讨矿床成因, 特别是成矿金属来源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实验技术和采样的原因, 前人所报道的数据相差甚远, 这也是矿床成因争论的主要原因.本文应用飞秒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法首次获得金顶铅锌矿中方铅矿及闪锌矿原位铅同位素组成, 结果显示铅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 206Pb/204Pb = 18.480~18.032 (平均值为18.436), 207Pb/204Pb = 15.688~15.588 (平均值为15.668), 208Pb/204Pb = 38.056~38.778(平均值为38.689), 全部测点的μ值介于9.55~9.63之间, 平均为9.60.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在铅构造模式图上位于上地壳演化线与造山带演化线之间, 表明其成矿物质具有壳源特征, 其壳源特征亦得到其他地球化学证据(S、C、H、O、Sr、He同位素)的支持.结合前人研究及野外地质现象, 认为这一铅锌矿床应属于 MVT 铅锌矿, 为典型的后生矿床且与岩浆活动无关.对比兰坪盆地沉积岩及岩浆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可以推断其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兰坪盆地沉积地层及其基底.
    • 王涛; 张静; 佟子达; 李腾建
    • 摘要: 莲花山富碱斑岩体位于兰坪盆地东缘,是滇西富碱斑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斑岩和角闪石英二长斑岩组成,对不同岩性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形成年龄为(35.6±0.5)~(35.7±0.5) Ma,表明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为始新世.其K2O/Na2O比值为0.97~1.42、K20+Na20含量为8.86% ~9.59%,显示高钾富碱的特征,属于钾玄岩系列岩石;岩体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显示弱的Eu负异常.利用锆石Ti温度计,获得岩体中岩浆锆石样品的结晶温度较低,介于594~788°C,说明该岩体岩浆源区的形成与俯冲-碰撞作用有关.样品中存在有少量年龄为1 177 ~68 Ma的继承锆石,Nb/U比值为1.31 ~4.73,表明莲花山岩体的源区是由洋壳俯冲作用形成的交代富集地幔,在其上侵过程中受到壳源物质不同程度的混染;岩体侵位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挤压环境向后碰撞伸展环境转换的构造背景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