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六义

六义

六义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专利文献41295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文史哲、中州学刊、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六义的相关文献由196位作者贡献,包括袁长江、安海民、徐志啸等。

六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8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41295 占比:99.52%

总计:41493篇

六义—发文趋势图

六义

-研究学者

  • 袁长江
  • 安海民
  • 徐志啸
  • 李伯敬
  • 李湘
  • 李炳勋
  • 林帆
  • 游吟歌
  • 袁长江1
  • 钱志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黄丹麾
    • 摘要: 一花鸟画简称花鸟,是以花木禽鸟为描绘主体的绘画,也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画科。[1]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说:“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2]这里,《宣和画谱》将“诗人六义”比况于“鸟兽草本”,“律历四时”对应“荣枯语默”,认为花鸟画以“寓兴”手法来表达画家的情操,这与“六义”同功。
    • 丁倩倩
    • 摘要: 《文心雕龙》总结为文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针对文学创作的不同角度提出六种要求.六义从不同的角度提倡作文的规范,而六义之内又可见刘勰对于文章要素的主次之分.六义之文体论不仅是刘勰基于作文时弊而生的详备的文学理论,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在今天文字信息泛滥的互联网时代,作文六义具有全新的文学理论价值.
    • 兰波; TP(图)
    • 摘要: 之前我们聊过"风雅颂",这次再说说"赋比兴"。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却是读《诗经》绕不过去的。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体",也就是《诗经》所选诗歌的三种体式和类型;而"赋比兴"则是"诗艺",即《诗经》所运用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合称为"六义"。
    • 马正平
    • 摘要: 两千多年来历代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华夏诗学开山纲领的诗歌创作理论"六诗"或"六义",风、雅、颂是"三体"(体裁),赋、比、兴、是"三用"(方法).根据新现代后批判"非构思写作学"和"时空美学"基本原理,我们感到,对"六诗"或"六义"传统经典理解很可能是一种误读.一方面,"风"作为诗歌之美的象征性命名,包含"雅"与"颂",它是诗歌内容题材的三种风格.另一方面,赋、比、兴的真正含义很可能是指诗歌创作中所产生的美的表达章法思维(赋、比)和言语修辞思维(兴)的基本原理模型.这既是艺术创作原理模型,也是艺术审美原理模型.这种猜想有可能颠覆了学术界关于"风"和"比""兴"的传统理解和阐释,其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2000多年前不仅最早揭示了诗歌、艺术的形象思维的基本原理,也最早揭示了审美思维过程的基本原理模型.如果此猜想能够成立,可能首次建构起新现代后批判主义的"实践哲学"的基本原理.文章采用中西音法、字法词源学的思维现象学方法对上述观点的基本内涵进行了一种可能性的论证.
    • 马雅; 刘敏
    • 摘要: 天文学研究与赋创作都是汉代的主流文化,知天地以治人事,天文学是儒家经世致用的重要途径,是统治术的构成,李约瑟说:“天文和历法一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①赋是经学的文学符号,《文心雕龙·诠赋》诊断汉赋为诗“六义”附庸:“六义附庸,蔚成大国。”②韩愈《进学解》论赋与经学异曲同工:“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扬雄曾醉心于天文学研究,又在赋作天地中纵横驰骋、成果璀璨,天文学研究为其赋的铺陈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形成了严整细密的思维方式,赋成为理想世界的表现,为科学研究过程体验的外化找到“润色宏业”的渠道,这使得扬雄的天文探究与赋创作之间有了一种奇妙的联系。
    • 肖彩芳
    • 摘要: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情深、风清、事信、义贞、体约、文丽是文章的创作原则和评判标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万物之文",也可以以"六义"为其标准。一、"情深":师生情感真挚课堂教学的"情深",是指师生在教学互动中体现出的情感真挚。而情感真挚的基础,我认为,一方面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真正适合学生,另一方面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和平等。过度"师本"或过度"生本",都难以"情深"。以下就从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 何诗海
    • 摘要: “赋者古诗之流”是赋学史上的经典命题,体现了对赋的文体渊源、政教功用和敷陈写实的艺术特征等的普遍看法。明清时期,关于此论题的探讨依然热烈。文论家基于“赋源于诗”这一传统认知,反复阐扬赋对“六义”的涵摄性,强调赋的抒情功能、虚构特征以及对声韵的关注,丰富、发展了这一传统命题的理论内涵,也体现了明清文学思潮的嬗变轨迹。
    • 王浩娜1
    • 摘要: 刘勰在提出“四同四异”的时候是通过《楚辞》与经典进行比较的,这里是可以体现出他宗经的思想,既然“宗经”就不能离开六义的批评标准,符合六义的刘勰肯定是赞同的,反之不然,所以用“六义”这个标准来评价“四同四异”,是符合刘勰的态度的。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四同”与“六义”是完全符合的,所以刘勰对于“四同”的态度肯定是褒扬的;而同时“四异”是与“六义”相悖的。所以刘勰对于四异的态度是贬斥的。但如果刘勰对于“四异”是贬义的,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四异”的贬义是否与刘勰对《楚辞》评价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的说法矛盾。再就是刘勰在《辨骚篇》主张“酌奇而不失贞”,这里的“奇”是否就是指的是“四异”?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更加明确刘勰对于“四异”的态度了。
    • 王翼奇1
    • 摘要: 辑之义也。章学诚对于辞赋兴起之因缘讲述得比较到位,既认识到了诗骚肇其端的作用,也看到了战国时诸子百家之文对于辞赋产生的影响。后来的姚华在其《弗堂类稿》中论及赋之源流时,从古诗之六义出发,再讲到荀卿演赋,楚辞递兴,赋也日益成蔚然之气象,进而指出“骚者诗之变,而辞赋之祖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