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公共阐释

公共阐释

公共阐释的相关文献在2017年到2022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文学理论、哲学理论、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151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江海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求索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等;公共阐释的相关文献由73位作者贡献,包括傅永军、卓今、傅其林等。

公共阐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151 占比:99.54%

总计:17230篇

公共阐释—发文趋势图

公共阐释

-研究学者

  • 傅永军
  • 卓今
  • 傅其林
  • 刘成纪
  • 刘经竹
  • 师永伟
  • 张同胜
  • 盛显容
  • 肖明华
  • 金惠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寿榕
    • 摘要: 安贝托·艾柯提出了“模范作者”“模范读者”和“文本意图”的概念用以区分诠释与过度诠释。他构筑了三者的循环关系,赋予了阐释学循环新的内涵。通过引入历史维度,艾柯保证了其阐释学循环因时而变的动态活力。然而,当艾柯将社会历史性当作阐释学循环新解的动力和文本意图的最终依托时,他所排斥的过度诠释完全可能经由公共阐释的认可而同样进入社会历史之中以支持自身。因此,艾柯的阐释学循环新解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社会历史性的反噬。同时,被艾柯所批判的过度诠释也承担了催生新的文化环境的历史任务。
    • 蓝国桥
    • 摘要: 创建自主性的中国当代文论,需避开“强制阐释”转向“公共阐释”。“强制阐释”迫使“理论”疏离“文学”,以及它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弊病,为推行“公共阐释”开辟了逆向道路。“阐释”活动中的内层、中层与外层之间,及其各层图式能达到的中介性要求,保证了该活动的“公共”品格。“公共阐释”理论资源的汲取应立足于“中国经验”走中西融合之路。西方阐释学建立的初衷,是不随意篡改文本原意,是以赫尔墨斯的行动为典范;诸机能与各话语的一致性,是促成“公共阐释”的重要前提。宋儒朱熹要求“以书观书”、陆九渊提出“我注六经”等,以及今人王元化、余英时、刘再复等的相关言述,同样能筑牢“公共阐释”的理论地基。
    • 肖明华
    • 摘要: 公共阐释是继强制阐释之后,由张江所提出的一种意义论话语。考察公共阐释论的意义观可以发现,它是一种基于公共理性,并通过文本阐释来寻找作者意图的意义观。公共阐释需要考虑公共和共同、真理和“意见式真理”等的区分,并且有必要推动文本意义生产的素养论转型。如果阐释者身份发生了转变,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领域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那么,具有较高素养的阐释者就能够较大限度地保证文本意义的正态分布,其强制阐释的可能性就会较小。借此,中国阐释学的建构也将获得更多的学术承认。
    • 李君亮
    • 摘要: 张江教授在对强制阐释的批判基础上,在"阐""诠"之辩的中国阐释学的悠久传统中,提出了公共阐释论的理论主张.公共阐释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公共阐释的公共理性基础出发,对公共阐释的公共性和理性根基展开讨论,也对公共阐释的充分性和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公共阐释的生成路径有三条:从个体阐释经社会阐释通达公共阐释;从观点、方法、氛围出发通向公共阐释;构建共在的阐释共同体生成与实现公共阐释.公共阐释存在纯粹理性的过度膨胀,以客观性或真理自居从而走向专断阐释、寻租权力、毒害国家的政治文化,过度意识形态化等内在隐忧.无论从理论研究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公共阐释理论的生成与发展都有深厚的土壤.公共阐释论只有在解决了诸多关键的理论难题后,才可能成为概念明晰、逻辑自洽、理论完备的理论体系.
    • 金惠敏; 陈晓彤
    • 摘要: 公共阐释与感知的关系是理解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狄尔泰与海德格尔分别以生活体验与此在知觉尝试突破理解活动中感性与理性的二元范式.从现象学、新现象学到后现象学的发展进路中,施密茨与唐·伊德以感性知觉的具身性与技术性超越了胡塞尔的先验知觉与纯粹意识,从而为理解意识的客观化奠定基础.感知在理解活动中的持续在场与当代生活世界的新变,说明公共阐释需要一种新的表达形式以捕捉这种新质,梅洛-庞蒂与维利里奥为此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方向.现代阐释学的发生与现象学紧密联系,在现象学—阐释学内部的裂变与发展中对这一问题作出考察,可以对感知在理解与阐释活动中的位置展开辩证思考,同时也为中国当代阐释学理论的实施提供补充性的阐发.
    • 张同胜
    • 摘要: 文学世界里隋炀帝的形象记忆表明,文学记忆是权力话语的艺术性规训,是话语权时代性情感的符象化,是权力符号类型化的形象表征.文学史是文学艺术公共阐释的典型范式,其指导思想、作品甄选、作品评价和形式赏鉴,无不是权力话语的本身或表征.文学记忆与文学史具有共通性,它们都是公共阐释的范畴、实体和话语,从而文学记忆与文学史的关系便是权力生产机制合谋、同力作用之下的意义共同体.在公共阐释的透视之下,文学记忆与文学史获得了内在肌理一致性的澄明.
    • 杜寒风
    • 摘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张江教授2017年发表《公共阐释论纲》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强烈关注与积极研讨.英国剑桥大学汤普森教授以为公共阐释就是社会阐释.张江并不完全同意,论述了公共阐释与社会阐释的不同,社会阐释的基础是公众,公共阐释的基础是公共,指出了个人阐释、个体阐释到公共阐释的中介是社会阐释,公共阐释比社会阐释要高一层次.公共阐释的目的是使社会群体达成共识,取得大多数人利益的一致.张江与汤普森对公共阐释与社会阐释不同的论述,有其积极的意义.
    • 杨宁
    • 摘要: 公共阐释论对西方文论的强制阐释现象进行了有力批判,建构了有别于西方现代阐释学的本土阐释理论.公共阐释论虽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生成路径,但具体到方法论层面,依旧有很多理论环节没有打通.这一问题的背后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文学理论的合法性危机、文学批评的学科化诉求、西方文论发展的"语言转向"以及中西方文论的话语权争夺等.公共阐释既有别于基于个体的文学鉴赏,又有别于基于作者的意图还原.语境的特殊性、语言的公共性以及历史的积淀性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阐释的公共性成为可能.文学阐释的最终目的 是要解决文本内部的问题,因而在阐释实践上不仅要从文本出发,更要从对批评方法的研究转向对文本问题的研究."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是重建文学阐释公共性的基本路径.
    • 陶东风
    • 摘要: 前理解是阐释的前提,它是由历史和文化塑造和建构的.这意味着前理解既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又是可以在阐释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反思、丰富和修正的.不能把前理解非历史化、神秘化或自然化.从交往论的思路看,阐释是一种基于语言公共符码的公共交往行为.基于对语言符号的指意与解码规则,语言文化共同体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共识,违背这种共识就会导致牵强阐释.牵强阐释的核心是牵强,缺乏基本的文本依据并违背了阐释共同体的一般共识,而"强制阐释"的核心是强制,它是通过权力强行推行的一种牵强阐释.由于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对文学文本的阐释分歧常常出现在其象征含义、隐喻含义等方面.公共阐释概念的哲学建构为经验类型的社会阐释树立了评判标准,如果从反思社会学角度对公共阐释、公共理性及相关概念进行社会历史反思,并以此来补充哲学层面的公共阐释概念,则可以揭示理想型公共阐释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