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球气候治理

全球气候治理

全球气候治理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3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外交、国际关系、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3342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国际论坛、当代世界、人民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等;全球气候治理的相关文献由26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斌、刘元玲、李慧明等。

全球气候治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1 占比:0.7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3342 占比:99.25%

总计:33595篇

全球气候治理—发文趋势图

全球气候治理

-研究学者

  • 赵斌
  • 刘元玲
  • 李慧明
  • 樊星
  • 高翔
  • 何建坤
  • 李昕蕾
  • 庄贵阳
  • 张海滨
  • 朱松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樊星; 高翔
    • 摘要: 国家自主贡献(NDC)是《巴黎协定》最核心的制度,体现了全球气候治理模式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变迁。文中对截至2021年7月1日92个缔约方通报或更新的NDC进行了比较分析,识别出7种更新方式:提高量化减排目标数字、调整减排目标类型和覆盖范围、增加适应目标和政策、增加2050年减排愿景、主动适用NDC信息和核算导则、报告实施进展、补充落实目标的政策措施。研究发现部分国家NDC更新存在调高目标数字但实际减排力度倒退、以远期承诺规避近期力度提升和落实进展、实施NDC的资金需求巨大但无法保障等问题。文中认为,全球气候治理应尊重并支持各国多样的NDC更新方式,巩固“自下而上”安排,还应树立全面的力度观,倡导目标力度、实施力度和保障力度并重。
    • 樊星; 张彦宁; 张诗艺; 高翔
    • 摘要: 2021年是《巴黎协定》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聚焦务实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有率先减排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支持的义务。2010年,发达国家在“坎昆协议”下作出相应的2020年减排承诺。根据发达国家2019年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发达国家履行减排承诺整体乏力,部分国家减排进展缓慢,还有国家温室气体排放不降反升。发达国家2020年前减排承诺兑现不力,将严重削弱2020年后落实《巴黎协定》的行动基础,也不利于巩固多边进程和各方互信。建议我国强化对发达国家履约进展的研究分析,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加强宣介“以实则治”的理念,进一步敦促发达国家弥补兑现2020年承诺的缺口并提高减排力度。
    • 李萌; 龚群超; 潘家华
    • 摘要: 从经济性、社会性、减排效应等多方面对小水电进行价值评估,小水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贡献侧重点不同,小水电发展虽存在较多争议,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且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应理性认知、科学对待、正确引导。在碳中和目标下,小水电通过自身的开发及与风电、光电等一体化的发展,既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给,减排降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出中国应从五个方面推动构建小水电发展的新格局:(1)正名纠偏,鼓励发展小水电,在小水电发展基础条件好的地区率先建成碳中和示范区;(2)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小水电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3)完善市场机制,降低融资难度,促进小水电健康、良性发展;(4)加快科技创新、科技突破、科技集成,更好地支撑小水电直接或间接的能替及减排等作用发挥;(5)积极探索碳中和愿景下小水电贡献路径的中国方案,推进全球气候治理
    • 王瑞彬
    • 摘要: 中美携手推动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取得积极成果。但拜登政府视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主导地位的主要对手,持续施压以期让中国承担更多不合理减排责任,以及中美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矛盾趋于尖锐,使中美在气候领域的竞争性日趋突出。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道义力量趋弱,联邦气候立法仍未获得实质性突破,主要盟友不愿放弃各自气候政策的独立性,这些因素使得美国对华气候合围策略难见成效。美国推动修订《巴黎协定》有关条款以改变关于减排行动的核证、遵约等安排,强化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或企业的201、301、337调查,将气候议题纳入未来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调整进程,意图都在抑制中国。展望前景,中美气候合作在未来拜登政府议程中紧迫性或降低,中美气候领域分歧或加剧,虽然控制疫情、振兴经济等现实利益考虑也使美国回归并维持更为务实的对华气候合作政策,但是中美双方应着意培育、引导、强化合作倾向,为维护中美气候合作势头增添持续动力。
    • 张中祥
    • 摘要: 《巴黎协定》确立了全球气候治理历史上第一个普遍适用的全球性治理体系,要求所有的缔约方都必须提出国家自主贡献,以实现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C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C以内的目标。根据英国能源与气候信息组织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37个国家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其中124个国家设定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根据气候行动追踪的数据,这些国家覆盖了全球73%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显示了全球改善气候变化的雄心。
    • 张祖增
    • 摘要: 一、气候变化治理的司法转向(一)立法论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呈现“疲软”的弊病作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环境危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政治等诸多错综复杂利益博弈的国际综合议题,以气候谈判为主要应对之道的国际立法模式越发陷入“治理疲软”的窠臼。
    • 肖兰兰; 孙晓凤
    •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叠加和全球避免气候变化灾难性影响的“机会之窗”迅速缩小的背景下,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了《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完成了《巴黎协定》规则手册的谈判,在减缓和适应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将对全球气候治理理念、方式和路径产生多维影响,促使全球碳中和理念进一步强化,自上而下全球盘点与自下而上落实进一步融合,首次限煤降碳,促进全球碳市场落地和适应融资机制的强化。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影响及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形势,中国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内,争取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为推动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奠定更加坚实的内部基础;对外,努力推动中美欧绿色伙伴关系建设,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伙伴关系建设,继续坚持多边主义,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气候制度体系权威性和合法性的同时,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内外两条轨道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不断向前发展。
    • 陈昱; 朱忠军; 王光镇; 刘鸿志
    • 摘要: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本文在对多家国内NGO、在华国际NGO的情况进行调研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NGO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及其发展特点,针对NGO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充分认识NGO的作用,加强NGO宣传、研究等工作,加强对NGO的引导、强化NGO的信息披露和沟通,支持鼓励国内NGO成长壮大等对策建议。
    • 张海滨
    • 摘要: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全球气候治理的走向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一般认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球环境治理的开端;1990年联合国框架下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启动则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正式拉开帷幕。30多年来,全球气候治理不断演进和发展,取得许多积极进展,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和凝聚国际合作的关键领域,被称为“全球治理的一面镜子”。
    • 摘要: 1推进“1+N”政策体系落实,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配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建设性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