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党史党建

党史党建

党史党建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3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4篇、专利文献273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党建、福建党史月刊、甘肃理论学刊等; 党史党建的相关文献由201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魏兆萍、杨青等。

党史党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4 占比:54.27%

专利文献>

论文:273 占比:45.73%

总计:597篇

党史党建—发文趋势图

党史党建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魏兆萍
  • 杨青
  • 于超
  • 井桂珍
  • 宋俭
  • 徐斐
  • 戴建刚
  • 曾琼玮
  • 朱慧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华伟; 周怡
    • 摘要: 在百年建党背景下,高校党史党建学科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向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成就与问题同在:学科建设体系完善,党史党建学院资源整合,学科学位点数量稳定增长;但学科定位不够清晰,不利学科专业发展,学科发展潜力不足,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有限,学科支撑倾斜不够,亟需重视与加强。加强新时代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应着重:明确学科归属,适时设置党史与党建一级学科;提高培养质量,适度扩大学科人才培养规模;夯实发展基础,适当倾斜支撑学科发展的项目和平台,推动党史党建学科内涵式发展。
    • 摘要: 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我们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在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还是一个很小的党,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孟祥铭
    • 摘要: 基于新形势下,推动以人为本在党史党建工作的根本性渗透至关重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行动的出发点,更是维护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表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不仅是党史党建工作的需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发展需求、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重中之重,对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本文将首要阐述以人为本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着重探讨当今党史党建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从提出以人为本在党史党建工作中的渗透路径,实现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紧密结合,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关键词:以人为本;党史党建;思想渗透以人为本作为党组织各项工作的思想核心,指引着 未单指某个体或者组织,它可以具体到个人群体,还可以党史党建工作的前进方向,更是衡量每一位党员干部工 扩大到整个民族国家;从政治层面来看,人本理念从根本作成果的重要指标。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共产党 上肯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发展的主体在于所进行的斗争、开展的事业无一不为着中国人民的生存和 “人”本身,人是社会劳作的核心人物,这种主体地位无法幸福而拼搏,所进行的每一步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中 撼动。可以说,社会的各类活动都通过人进行,脱离人的国共产党之所以在历史长河中永绽光芒,成为中国的执 主动参与所有活动都将无法开展并且毫无意义。人的进政党并且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和纯洁性,都离不开科学的 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不断提升人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正如李世民所言:“水可载舟, 境界和综合素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也正是教亦可覆舟”。只有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育的目的所在),才为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永得到民心,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茁壮成长,受到广大群众 葆青春与活力,洋溢着生机盎然之境。的拥护和爱戴。 总之,以人为本所关注的是社会发展和自然界所产“以人为本”的思想基本概述 生的一种和谐、长久的关系。换言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将“人”放在首位、作为 谐发展,推动人的思想和能力等综合素质发展,并充分发根本。从“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提出来看,早在2000多 挥人民群众的一切积极因素从而解决人民发展过程中所年前,管仲就提出了“夫霸王之所始业,以人为本”的治 产生的各类社会问题和矛盾,让人民、社会以及国家得以国思想[2]。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稳定前进的发展。观点,不仅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各阶层的利益和社会稳 当前党史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定,还能获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更是我国人本思想的 形式主义盛行,工作未落到实处。党史党建工作的主文化起源。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从人的社会关系、社 要作用就是加强各行各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会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出发的,他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人的 整个社会的思想风气。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社交平台的作用,更加关注于人的现实生存和发展。而如今的科学发 发展,外来文化沿着网线不断对人民的思想造成巨大冲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综合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马克 击,各类思想风潮、畸形文化盛行,对此党史党建工作更思主义唯物史观论,对人的定义更加具体化、社会化。 需要加强对国民的思想管理工作,保障国民的思想、心理从思想观念来看,人代表着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人并 健康。但是可以看到,如今的党史党建工作形式主义盛160 组织建设行,很多党建工作者工作态度差、出现明显的思想滑坡。 效果急速下降。党校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较为规范、严格,无论是从 党建激励制度尚未健全。如今,大部分基层党员缺理论知识学习还是各种党建活动开展都有着严格、规范 乏相应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未建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党务工作的人员不稳定,很多都是 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于工由年轻、经验并不丰富的教师担任,党务工作的积极性不 作人员的激励因素主要在于外部和内部,外部激励因素高,并且不乐意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推动党建工作良好进 无非是政策管理、薪酬以及工作条件等,而内部因素包行。其主要因素在于党务工作的工作量较为繁琐、复杂, 括工作本身、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对工作所包含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体力完成,但是党务工作人员的 的情感,这些因素都能从不同程度激励党员干部。因此,薪资待遇相对而言并不理想,缺乏足够的激励制度刺激 对于基层党建组织管理工作而言,建立科学、全面的党建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党务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并 激励制度必不可少。但是,就目前我国区委党校、基层党未得到广泛的认可。种种原因都导致党务的工
    • 摘要: 齐卫平(1953-),男,浙江慈溪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全国政治学会理事、全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等方面的研究。
    • 屈一平; 王柄林
    • 摘要: 如何让青少年感悟党的伟大精神,激荡青春奋斗一脉相承?在建党101周年到来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柄林。领悟精神之源——青少年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记者: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 任磊
    • 摘要: 如今,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党史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理念。本文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对于开展党史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为后续党史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摘要: 《传承》是原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理论期刊。创刊以来,推出了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学术影响因子逐年提升,在党史党建和历史文化研究领域较有影响。2010年荣获“广西优秀期刊装帧设计奖”。2014年11月通过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学术期刊的认定,是全国党史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全文收录期刊。
    • 郭若平
    • 摘要: 在全国上下庆祝建党百年之际,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布最新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将“中共党史党建”列为“法学”门类的一个新的一级学科(代码0307),既为再次启动党史研究的独立学科建设之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有望从学术体制、资源支持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继续推动党史研究的学术化转型。可以预计,关于中共党史的学科建设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议题,也将成为党史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鉴于此,本刊再次设置“面向新时代的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笔谈栏目,继续从多方面探讨和推进中共党史的学科建设。
    • 罗平汉; 石瑶
    • 摘要: 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在法学门类内新设置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将“中共党史党建”设置为独立的一级学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强调党史研究和党史学习重要性,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客观要求。可以说,这一学科设置,回应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史学界几代学人不断建议设立中共党史一级学科的呼声。如何在设置“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建构能与其他学科交流互通、为知识界所广泛认可的中共党史学科,值得党史学界的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 摘要: 2020年10月24日,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张静如中共党史党建基金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承办的第32届全国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位点会议在长春召开。巍巍东师,根溯延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