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光纤光学

光纤光学

光纤光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831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5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238717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光学精密工程、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兵工学会2009年光学与光电技术交流会、2009年全国信息光学与光子器件学术会议、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等;光纤光学的相关文献由2244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永明、乔学光、贾振安等。

光纤光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5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38717 占比:99.73%

总计:239363篇

光纤光学—发文趋势图

光纤光学

-研究学者

  • 胡永明
  • 乔学光
  • 贾振安
  • 李智忠
  • 傅海威
  • 刘敏
  • 侯蓝田
  • 曾和平
  • 余先伦
  • 刘兆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梦婷; 田晋敏; 王璠; 阳求柏; 邵冲云; 王孟; 张磊; 崔淑珍; 于春雷; 胡丽丽
    • 摘要: 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结合液相掺杂工艺制备了低损耗Bi掺杂高磷石英基光纤,P_(2)O_(5)摩尔分数高达7.2%,光纤的背景损耗为18 dB/km@1550 nm。进一步采用1240 nm的可调谐拉曼激光器泵浦自制Bi掺杂高磷石英基光纤,在1355~1380 nm波段实现净增益,在1355 nm波长处的最高增益为5.14 dB。这是国内首次制备出低损耗掺铋高磷石英基光纤,并基于该掺铋光纤实现了近红外波段的净增益放大。
    • 华子明; 李永倩; 王少康; 温芳芳; 范海军
    • 摘要: 为了解决现有光纤布喇格光栅(FBG)传感器温度与压力灵敏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BG的薄壁圆筒式液体温度与压力传感器。选用具有耐腐蚀、弹性性能好以及热膨胀系数大的不锈钢304和铍青铜C17200分别对传感器进行封装,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传感器进行压力和温度特性仿真分析,研究了敏感元件材料及尺寸大小对灵敏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射波长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使用铍青铜C17200封装的传感器压力和温度灵敏度更高,在0MPa~12MPa、-5°C~40°C工作范围内压力灵敏度可达153.5pm/MPa、温度灵敏度可达31.7pm/°C,相较于裸光栅分别提升了51.2倍和2.8倍。此研究结果可为液体的高灵敏度温压测量提供参考。
    • 于春荣; 陈寒梅; 常占胜; 刘智超
    • 摘要: 工况环境下为了稳定地获取工件状态信息,采用多光纤布喇格光栅(FBG)组网监测的方法,将多光纤光栅传感器分布于装配结构的工装上,在获取敏感位置实时应变场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装配误差与应变场分布的函数关系,并给出了合适的修正参数。结果表明,在工件上分别施加100N的应力时,x轴方向的最大形变值为0.86mm,y轴方向的最大形变值为0.69mm;与采用激光扫描获得的标准测量数据对比可知,x轴上测试的敏感位置形变值平均误差优于4.7%,y轴上测试的敏感位置形变值平均误差优于3.9%。采用光纤传感实现装配过程的智能修正是可行的,并且其在整个测试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度和可重复性,可提高智能装配控制效果。
    • 张静; 李永倩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芯-少模-无芯光纤结构的温度传感器,对传感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该传感器将无芯光纤(coreless fiber,CLF)与少模光纤(few-mode fiber,FMF)同轴熔接,构建无芯-少模-无芯的光纤结构,结构两端熔接单模(single mode fiber,SMF)光纤作为输入输出光纤,第1段无芯光纤与单模光纤的模式失配起到激发高阶模的作用,少模光纤中的LP01与LP11两种模式沿少模光纤纤芯传输,在第2段无芯光纤的作用下LP01与LP11两种模式重新耦合回单模光纤,LP01与LP11两种模式发生干涉,形成干涉光谱。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两种模式的光程差发生变化,干涉光谱的干涉波谷发生漂移,选取2个不同的干涉波谷作为特征波长,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波长在1550 nm和1534 nm附近的干涉谷均发生红移,相应的温度灵敏度分别为68 pm/°C和44.5 pm/°C。该传感结构制作简单、灵敏度高,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顾宏灿; 姚高飞; 黄俊斌; 丁朋
    • 摘要: 为了探索采用常规单模光纤制备弱反射光纤光栅的可行性,以降低材料成本和传输损耗,基于相位掩模板法,在常规单模光纤上刻制弱反射光纤布喇格光栅(WFBG),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建立相位掩模板刻栅系统光场统一方程,分析光场分布对光纤布喇格光栅(FBG)中心波长和反射率的影响;采用传输矩阵法分析相位掩模板长度、平均折射率变化对FBG反射率和3dB带宽的影响,为WFBG刻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248nm紫外准分子激光器在常规单模光纤上刻制WFBG,分析相位掩模板长度、曝光能量、曝光频率,曝光次数对WFBG中心波长、反射率和3dB带宽的影响,制备出反射率和3dB带宽分别约为0.0016,0.10nm和0.00006,0.34nm两种窄宽的WFBG。结果表明,基于相位掩模板法由紫外准分子激光对常规单模光纤多脉冲曝光,能够稳定刻制WFBG。该研究对WFBG制备的材料选型提供了参考。
    • 牛慧; 谭中伟; 卢顺
    • 摘要: 随着光纤通信和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和控制色散在许多光学应用中都非常重要。着重介绍了3种产生色散的新型方法的原理、近期发展情况和优缺点,包括基于模式色散的色散系统、基于电子诱导透明的色散系统和基于实时傅里叶变换的等效色散系统;分析了目前产生色散技术所普遍存在的困难,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探讨了不同产生色散的技术在光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 李虎; 郭子龙; 杨文婷; 张军英
    • 摘要: 为了测量液位高度变化,采用基于空芯光纤多模干涉效应的方法,研究了在外界介质影响下光源在空芯光纤中多模干涉所产生的干涉谱的变化,进行了基于空芯光纤中多模干涉效应的液位传感实验,研究了该液位传感器的干涉谱与液位变化的关系以及不同折射率液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实验误差。结果表明,该光纤液位传感器的液位测量范围为0mm~55mm、液体折射率为1.33和1.35时,液位测量灵敏度分别为0.180nm/mm和0.224nm/mm。使用单模-空芯-单模结构的传感器进行液位变化测量是较为精准与可行的。
    • 张岩; 高菘; 薛耀辉; 张卓; 王晓章; 曹珊珊; 徐海涛; 折胜飞; 谢今; 李艺昭; 刘路焘; 郭海涛; 侯超奇
    • 摘要: 采用万能拉力试验机测试了不同预制棒预处理工艺、拉丝速度及在线主动控温退火工艺下单模石英光纤的平均拉断力。采用反射式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不同条件下光纤预制棒及光纤表面微观形貌,分析研究了光纤拉断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拉丝速度逐渐增加,光纤平均拉断力呈下降趋势;通过对预制棒进行火焰抛光与梯度降温处理,优化主动控温退火工艺同时降低拉丝速度,光纤平均拉断力由无任何处理的36.69 N增长到68.28 N,拉断力提高了86%。
    • 孙慧杰; 侯尚林; 雷景丽
    • 摘要: 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了AsS光子晶体光纤在2μm至6μm波段的受激布里渊散射。数值结果表明,当空气占空比小于0.6时,所提出的光子晶体光纤可保持单模工作。布里渊频移主要受泵浦波长和光纤结构的影响,泵浦波长从2μm增加到6μm时,布里渊频移减小了4.16 GHz;而当空气占空比由0.5增加到0.6时,布里渊频移变化量仅为兆赫兹量级。布里渊增益谱的半高全宽取决于声子寿命,泵浦波长为2μm时布里渊增益谱的半高全宽是泵浦波长为6μm时的9倍。在空气填充率为0.5和0.6的情况下,提出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最大布里渊增益分别为2.413×10^(-10)m/W和2.429×10^(-10)m/W。在光纤有效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布里渊阈值与泵浦波长正相关,在空气填充率为0.5和0.6的光子晶体光纤中,使用6μm泵浦时的布里渊阈值比使用2μm时分别增大了27.8%和19.6%。这些数值结果对于中红外波段设计和制造基于所提出光纤的光学设备或光学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 付丽辉; 戴峻峰
    • 摘要: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开环系统的弊端,对全局搜索粒子群算法(PSO)的早熟收敛问题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动态信息调整且速度可控的改进型合作粒子群算法(ICPSO)。该方法通过在粒子飞行状态控制的迭代方程中引入子群最优信息,较好地保持了粒子多样性,有效地避免寻优飞行中粒子的早熟收敛。进一步将该算法作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建立了更为优化的ICPSO-BP神经网络。最后,利用ICPSO-BP神经网络对光纤SPR开环系统的内部非线性模型进行辨识补偿,分别建立单输入、双输入、三输入的ICPSO-BP神经网络补偿模型,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测试线性精度和速度上均具有较好的表现,从而保证了光纤SPR良好的线性测试效果,为光纤SPR传感器进一步应用打下一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