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光热治疗

光热治疗

光热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46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化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2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326018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一届生物颗粒制备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技术研讨会、福建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电化学工业学术会议等;光热治疗的相关文献由15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仕平、杨红、刘小龙等。

光热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2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26018 占比:99.92%

总计:326272篇

光热治疗—发文趋势图

光热治疗

-研究学者

  • 杨仕平
  • 杨红
  • 刘小龙
  • 查正宝
  • 彭小慧
  • 黄剑东
  • 黄维
  • 刘景丰
  • 施剑林
  • 沈星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甘甜; 王文渊; 晏殊瑾; 郝兰; 冉海涛; 王志刚; 夏纪筑
    • 摘要: 背景:乳腺癌严重危害着全球女性的身心健康。发展乳腺癌的早期准确诊断和高效治疗策略对于提升患者生存机会至关重要。目的:制备携载近红外染料IR780和LXR激动剂(RGX104)的新型多功能靶向纳米粒(PLGA-IR780-RGX104),检测其基本理化性质、体外光声显像及光热联合免疫协同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①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采用双乳化法制备新型多功能靶向纳米粒PLGA-IR780-RGX104,检测该纳米粒的基本理化性质及体外光声显像效果;②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分5组培养:PBS组、PBS+激光照射组、PLGA-IR780-RGX104组、PLGA-RGX104+激光照射组、PLGA-IR780-RGX104+激光照射组,每组分40,50,60,70,80 mg/L 5个质量浓度,培养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③将4T1细胞与骨髓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刺激下共培养于Transwell小室中,分7组处理:无4T1细胞组、PBS组、游离RGX104组、PLGA-IR780组、PLGA-IR780+激光照射组、PLGA-IR780-RGX104组、PLGA-IR780-RGX104+激光照射组,培养6 d后,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评估各组骨髓细胞中骨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数量。结果与结论:①新型多功能靶向纳米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单个纳米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75.00 nm,平均电位为-12.00 mV,IR780及RGX104的包封率分别约为93.47%和84.30%,载药量分别为4.20%和6.68%;激光照射后,纳米粒中RGX104的释放速率加快;纳米粒具有明显的光声信号,且随着纳米粒溶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光声信号增强;②随着纳米粒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PLGA-RGX104-IR780+激光照射组细胞存活率依次减低,且明显低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其他4组(P均0.05);④结果表明,载IR780和LXR激动剂的新型多功能靶向纳米粒可用于光声显像引导下光热联合免疫协同治疗乳腺癌。
    • 范亚茹; 李瑞欣; 李凤集; 罗睿; 刘浩; 严颖彬
    • 摘要: 背景:吲哚菁绿作为高效的光热转换剂可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光热治疗,但其具有水不稳定和光降解等缺点,利用载体负载吲哚菁绿提高其稳定性,对探索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光热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吲哚菁绿的微球,延缓吲哚菁绿光降解,提高其光热稳定性。方法:①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吲哚菁绿的微球,对其形貌、粒径分布、表面电荷、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表征。②将游离吲哚菁绿溶液与吲哚菁绿微球悬液在不同质量浓度下(0.6,0.8,1.0,1.2 g/L)经近红外光辐照5 min,考察溶液温度变化;将游离吲哚菁绿溶液与吲哚菁绿微球悬液在1.0 g/L质量浓度下未避光放置0,3,6,9 d,观察近红外光辐照5 min内的温度变化;将游离吲哚菁绿溶液与吲哚菁绿微球悬液在1.0 g/L质量浓度下进行4个开-关激光光照循环,考察溶液温度变化。③将舌鳞癌细胞系SCC-25接种于48孔板内,分8组培养:对照组、空白微球组、1.0 g/L游离吲哚菁绿组、1.0 g/L吲哚菁绿微球组、近红外光照组、空白微球+近红外光照组、1.0 g/L游离吲哚菁绿+近红外光照组和1.0 g/L吲哚菁绿微球+近红外光照组。处理1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结论:①吲哚菁绿微球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2.54±0.29)μm,Zeta电位为-(20.2±1.58)mV,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69.24±1.29)%和(4.87±0.15)%;②游离吲哚菁绿与吲哚菁绿微球具有相似的光热转换能力,但增加激光辐照次数或未避光存放后,游离吲哚菁绿的光热转换能力较吲哚菁绿微球明显降低;③1.0 g/L游离吲哚菁绿+近红外光照组和1.0 g/L吲哚菁绿微球+近红外光照组的SCC-25细胞皱缩呈球型,该两组的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P<0.001);④结果表明,吲哚菁绿微球具有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明显延缓了吲哚菁绿的光漂白和光降解。
    • 王刚; 雷梦颖; 周艳林; 邹节明; 奉建芳
    • 摘要: 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手术治疗、放化疗等手段成为临床治疗的主导,但是强侵入性以及不能忍受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开发非侵入性、安全性高的光学治疗意义重大。目前,基于无机和有机材料的肿瘤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和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研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对光学治疗的作用机制、PTT和PDT抗肿瘤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更高效、更安全的光学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何祥; 荆慧
    • 摘要: 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一种非侵入性新型肿瘤治疗方式,通过利用光热转换剂(photothermal agent,PTA)在近红外光(near-infrared,NIR)外部光源照射下将光能转换为热能杀伤肿瘤细胞,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相比,PTT具有靶向性强、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快速发展的纳米医学带动了PTA的进步,且PTA作为PTT产生作用的核心部件,其水溶性、生物安全性、光热转换效率等特性直接影响了PTT的效果。此外,PTT还可以联合化疗、光动力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协同治疗肿瘤。本文对PTA进行总结,并就PTT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雪丽; 宋相伟; 解颜宁; 杜妮阳; 王振新
    • 摘要: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利用温和方法制备了3种不同还原程度的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pRGO_(1),pRGO_(2)和pRGO_(3)(pRGO_(1-3));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EDS能谱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无激光照射下pRGO_(1-3)本身的细胞毒性较低;近红外(NIR)激光照射下pRGO_(1-3)通过光热和光毒性双重作用杀伤肿瘤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了pRGO在肿瘤光热疗法和光动力疗法领域的应用潜力.
    • 赵蔓; 张文远; 王娜; 彭海生
    • 摘要: 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光疗法与声疗法因具有非侵入性的优势而在肿瘤的诊疗中受到广泛关注。由于传统的光疗和声疗制剂均存在溶解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基于纳米技术的光热剂、光敏剂和声敏剂应运而生,并进一步推动了光/声辅助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此外,纳米载体还可为诊疗策略提供功能整合作用,有望成为光疗法、声疗法或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新平台。而新兴纳米材料的研发也将成为未来纳米技术在光/声辅助疗法中的研究重点。
    • 刘爱萍; 刘耿君; 李雅欣; 王海燕
    • 摘要: 目的:近年来,MXene作为一种新型二维(2D)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研究用作纳米递药平台。为了探索其新的表面改性方式和抗乳腺癌作用,我们构建了DOX@Ti3C2@Au-PEG纳米复合药物递送系统。方法:采用金纳米颗粒(Au NPs)对Ti3C2进行改性,引入巯基聚乙二醇醛基(SH-PEG-CHO)提高水溶性,同时负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制备DOX@Ti3C2@Au-PEG纳米复合药物递送系统,进行表征验证其成功制备,并进一步研究其光热性能和抗乳腺癌作用。结果:Ti3C2被成功刻蚀成单层薄片,Au NPs在其表面均匀散在分布,平均尺寸约为20 nm。Ti3C2@Au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热升温性能和极低的细胞毒性。细胞试验证明,DOX@Ti3C2@Au-PEG纳米复合体系取得了最佳的光热治疗(PTT)协同化疗的抗乳腺癌效果。结论:成功构建基于Au纳米粒子修饰MXene的药物递送体系DOX@Ti3C2@Au-PEG,其展现出良好的光热升温性能及协同化疗的抗乳腺癌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 摘要: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肖泽宇教授团队在Biomaterials发表了题为DNA-assembled visible nanodandelions with explosive hydrogen-bond breakage achieving uniform intra-tumor distribution(UITD)-guided photothermal therapy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DNA自组装技术构建了一种类似蒲公英结构的可视化纳米药物,命名为DNA自组装纳米蒲公英(GRS-DNA-CuS)。该纳米蒲公英利用DNA双链中氢键的爆破式热解离特性.
    • 谢文静; 郑敏; 周宏福; 王世越; 王自瑶; 李玲
    • 摘要: 伴随着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逐年递增,人类对于癌症相关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基于癌症病因复杂、易复发及转移的特性,传统的手术切除显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合放疗、化疗以及光热、光动力疗法的多种机制联合治疗方式,得到了现代医学的广泛应用与实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现卟啉类衍生物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好、易于修饰的光敏剂,结合新型纳米材料,尤其在肿瘤光热/光动力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此外,少量研究显示,卟啉类衍生物在声动力治疗中也具有发展潜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方向。
    • 吴哲; 陆冬筱; 李金华
    • 摘要: 为了开发一种优异的用于光热治疗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金纳米星诊疗剂,对金纳米星的制备、光热特性以及光热治疗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尖端结构增强金纳米材料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通过种子介导法制备了多枝化的金纳米星,多尖端的结构使其具有明显的光热效果,并探究了其作为光热治疗的诊疗剂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造影剂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多枝化的金纳米星诊疗剂相比于金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达到42%;具有较好的生物兼容性,在100μg/mL浓度下,人乳腺癌细胞存活率为82%;而且具有较好的癌细胞光热治疗效果,在100μg/mL浓度下,经激光照射后,人乳腺癌细胞被有效杀死,其存活率降至37%;同时,金纳米星诊疗剂还具有较好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造影效果,可显著提高信号强度和造影深度。金纳米星诊疗剂既具有高效光热治疗能力,又具备优异光学相干层析成像造影成像能力,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多功能诊疗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