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光合生理特性

光合生理特性

光合生理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林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0270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第十一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4年年度会议等;光合生理特性的相关文献由88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霞、张恒嘉、王玉才等。

光合生理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5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0270 占比:99.58%

总计:50482篇

光合生理特性—发文趋势图

光合生理特性

-研究学者

  • 李霞
  • 张恒嘉
  • 王玉才
  • 谢晓金
  • 黄成林
  • 张亚东
  • 朱镇
  • 王冉
  • 王辉
  • 董胜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买尔旦·阿不都卡德; 阿丽亚·拜都热拉; 艾力江·麦麦提; 李志元
    • 摘要: 以4年生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化常用5种灌木为试材,设置停灌5 d、10 d及复水3个处理,以正常灌溉为对照。测定其土壤含水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5种灌木的光合特性,为耐旱园林植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停灌时间的延长,停灌5 d和停灌10 d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不断下降,且在第5 d至第10 d均显著低于正常灌溉水平,在经过复水处理后土壤含水量得到了恢复。干旱胁迫10 d后,榆叶梅、紫叶矮樱、紫丁香、水蜡和金叶榆的光合速率分别与对照下降51.33%,71.92%,13.12%,71.45%和83.78%。复水处理使5个园林植物的光合速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其中,榆叶梅和紫丁香的光合速率恢复至正常灌溉的水平。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5种园林植物的气孔导度,尤其在干旱胁迫10 d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02、0.06、0.08、0.03和0.03 mol/(m^(2)·s)。然而,复水处理并未使灌木的气孔导度得到恢复。紫叶矮樱、紫丁香、水蜡和金叶榆的胞间CO_(2)浓度相对不变,而榆叶梅在干旱胁迫10 d显著增加,又在复水处理后大幅下降。同样,5种灌木的蒸腾速率在干旱胁迫10 d下降到最低点,分别比对照下降了86.95%、61.15%、19.51%、77.43%和81.64%。而榆叶梅和紫丁香在复水处理后恢复到了正常灌溉水平。除金叶榆的叶绿素a/b显著增加外,5种灌木的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是相对不变的。综合分析5种灌木在干旱胁迫及复水后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知,榆叶梅和紫丁香综合抗旱能力较强,很适合在像乌鲁木齐市一样冬季时间较长,夏天炎热,缺水的干旱城市做园林绿化植物。
    • 段连学; 马祥; 琚泽亮; 刘凯强; 何纪桐; 贾志锋
    • 摘要: 为探究减氮配施有机肥对燕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青海甜燕麦’(Avena sativa‘Qinghai’)为试验材料,设不施氮(CK)、常规施肥施氮(T1)、75%氮肥+有机肥(T2)、50%氮肥+有机肥(T3)、75%氮肥(基肥∶拔节肥=3∶7)+有机肥(T4)和50%氮肥(基肥∶拔节肥=3∶7)+有机肥(T5)6个处理并测定了燕麦的的生长发育、光合生理和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75%氮肥配施有机肥分期施用能获得较高的秸秆产量和种子产量,比常规施氮水平分别提高10.16%和5.54%;在抽穗、开花和乳熟期75%氮肥配施有机肥分期施用对‘青海甜燕麦’的生长发育、光合生理指标、营养品质起到改善作用;相关性表明种子产量与千粒重、单株小穗数、单株穗粒数和穗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相关性系数分别达0.69,0.75,0.85和0.93。综上,给燕麦按比例分期施用75%氮肥配施有机肥在青海省湟中地区效果最佳。
    • 卢庸; 覃凌薇; 李琳; 王凌晖
    • 摘要: 为探讨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幼苗生长和发育的最适宜光环境,以赤苍藤幼苗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处理方式,设置100%自然光照、65%自然光照和30%自然光照3种不同光照强度,测定赤苍藤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等指标。结果表明,65%自然光照条件下,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较高,叶绿素a/b显著高于100%自然光照和30%自然光照;30%自然光照条件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蒸腾速率最低。100%自然光照条件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最大。随光照强度减弱,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65%自然光照是最佳处理条件。引种赤苍藤时,应给予轻度遮荫。
    • 龙大鑫; 文仕知; 李晶; 彭铁双; 何功秀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指数施磷水平对闽楠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土壤磷背景值较低地区培育优质闽楠苗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洞林场1年生闽楠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设置7组指数施磷水平、1组平均施磷水平和不施磷组共9组处理,分析不同施磷处理对闽楠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根系形态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最佳的施磷水平和施磷模式。【结果】1)施磷促进了闽楠幼苗苗高、地径的生长,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施磷对闽楠幼苗叶、茎、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指数施磷2000 mg/株时达到最大,其次是指数施磷1600 mg/株,根冠比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在CK时表现最高。3)施磷促进了根系的发育,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对根平均直径无显著影响。4)施磷促进了闽楠幼苗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的进行;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闽楠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而光饱和点(LSP)则随着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结论】合理的磷素施加可以有效促进闽楠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磷素过低会对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形成限制,而过高会造成抑制,均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闽楠幼苗最佳的指数施磷水平在1600~2000 mg/株;指数施磷相比平均施磷有利于闽楠幼苗苗木质量的培育和提升。
    • 涂心海; 牛超
    • 摘要: 试验设置12.75万、15.75万、18.75万、21.75万、24.75万株/hm^(2)5个群体密度,研究了夏大豆干物质生产、光合生理特性对群体调控的反应。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时期随群体密度的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各器官分配比重、叶绿素相对含量、产量性状呈下降趋势,叶面积指数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抛物线变化趋势,鼓粒期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在12.75万~24.75万株/hm^(2)群体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群体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18.7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3029.58 kg/hm^(2)。
    • 马琦; SHAHZAD Ali; 贾倩民; 常生华; 张程; 侯扶江
    • 摘要: 为探明不同滴灌量下施肥模式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和干物质量的影响,本研究设置3种滴灌量(I3:160 mm;I2:80 mm;I1:0 mm)和6种施肥模式(F1:磷120 kg/hm^(2)+氮75 kg/hm^(2);F2:磷60 kg/hm^(2)+氮75 kg/hm^(2);F3:不施磷+氮75 kg/hm^(2);F4:磷120 kg/hm^(2)+不施氮;F5:磷60 kg/hm^(2)+不施氮;F6:不施氮磷),于2020年在河西灌区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I3处理下各茬次紫花苜蓿的株高显著高于I1,较I1分别提高了23.02%、28.69%和19.63%,F1的各茬次紫花苜蓿单株总干物质量显著高于F6,分别是F6的4.27、3.44和4.96倍。2)I3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叶绿素a、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高于I2和I1,施肥处理下,F2的平均叶绿素含量最高。3)I3F1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显著高于I1F6,所有处理中,I3F1的紫花苜蓿单株根、茎、叶及总干物质量均获得最大值。综上,I3F1是提升紫花苜蓿光合性能和干物质量的适宜栽培模式。
    • 滕泽; 张永亮; 张玉霞; 于铁峰; 陈卫东; 孙昊; 刘欢; 唐玉婷
    • 摘要: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间行(A1)和交叉(A2)混播两种方式建植草地并确定8个紫花苜蓿种群密度(5、15、25、35、45、55、65和75株·m−2,分别记为B1、B2、B3、B4、B5、B6、B7和B8)混播为对象,通过测定全年及各茬次产量及头茬禾草生长特性、光合特性,研究混播方式和紫花苜蓿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生长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科尔沁沙地混播草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交叉混播禾草产量、生长特性、水分利用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间行混播(P<0.05),间行混播1茬、全年苜蓿、禾豆产量、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显著高于交叉混播(P<0.05)。B1和B3全年禾草产量显著高于B4~B8(P<0.05),B6全年紫花苜蓿及禾-豆产量显著高于B1、B2和B3(P<0.05)。B3处理禾草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高。综上所述,在科尔沁沙地无芒雀麦草地上交叉混播紫花苜蓿15~25株·m−2,混播群落稳定性较好,间行混播紫花苜蓿45~55株·m−2全年禾豆总产量较高。
    • 黄晓露; 杨日升; 骆相华; 苏方贵; 李宝财; 杨卓颖; 梁文汇
    • 摘要: 为探讨广西不同家系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以4个蒜头果家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情况和叶片光合生理特征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拟合光响应曲线并计算光合参数。结果表明,有效光辐射为0~600μmol·m^(-2)·s^(-1)时,叶片实测净光合速率随有效光辐射增加呈增加趋势;有效光辐射为600~1000μmol·m^(-2)·s^(-1)时,趋于平稳;有效光辐射为1200μmol·m^(-2)·s^(-1)时,FS8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有效光辐射为1800μmol·m^(-2)·s^(-1)时,TL3、BM1和FS1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随有效光辐射增加,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上升趋势,胞间二氧化浓度呈降低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有效光辐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再趋于平稳。光响应曲线模型计算结果显示,4个家系实生幼苗光补偿点为6.170~44.556μmol·m^(-2)·s^(-1),光饱和点为292.703~380.266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7.511~7.890μmol·m^(-2)·s^(-1)。TL3幼苗的苗高、地径最大,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光补偿点最低,光饱和点最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Fv/Fm、Fv/Fo值最大,捕获光能的效率更高。FS1和FS8幼苗的光饱和点较低,生长情况较弱,对光照要求较高。4个家系幼苗皆处于正常的生长状态。
    • 杜丹丹; 于雪莹; 季倩如; 刘英; 郭晓瑞; 唐中华; 李德文
    • 摘要: 以药用植物杜仲为材料,在3个种植密度D1(3000株/hm2)、D2(6000株/hm2)、D3(9000株/hm2)水平下测定了杜仲的生长指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探讨密度对杜仲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杜仲株高显著下降,单株叶片数量、叶面积、叶厚、干物质积累量和含水量均在D2处理组(6000株/hm2)达到最高;气体交换参数随密度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种植密度对杜仲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著影响(P>0.05),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上升,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下降,说明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叶绿素含量在D2处理组达到最高水平;次生代谢产物在D2和D3处理组含量最高(P<0.05).因此,杜仲种植密度对不同的生长光合生理指标影响不同,在6000株/hm2种植条件下,杜仲叶片保持良好的受光面积,水分和养分吸收充分,光合色素含量最高,干物质积累量最多.
    • 曾维军; 屈坤杰; 李鹏; 万诚; 席培宇; 王济红
    • 摘要: 以3年生豹皮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处理:完全营养液、缺N、缺P、缺K、缺Ca、缺Mg、缺Fe、CK,通过测定豹皮樟扦插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气体交换参数、横切组织结构等指标来探究营养胁迫对豹皮樟扦插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豹皮樟扦插苗缺氮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缺磷处理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缺钾处理的叶面积、叶片上表皮厚度下降,制约叶片的生长发育,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抗逆性减弱;缺钙处理的叶片栅栏组织的厚度、蒸腾速率增加,促进光合生理代谢和适应环境改变;缺镁处理影响叶绿素合成及磷酸转移,从而会影响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缺铁处理影响细胞相关色素合成,但是与光合作用无关.营养胁迫对豹皮樟扦插苗的光合日变化、气体交换参数、叶面积、叶绿素、叶片组织结构及抗逆性酶类都有影响,但各不相同,从而改变豹皮樟扦插苗的光合生理特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