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儒家精神

儒家精神

儒家精神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525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江海学刊、理论学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等;儒家精神的相关文献由221位作者贡献,包括杜维明、刘书玉、周桂钿等。

儒家精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3.7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5525 占比:96.19%

总计:5744篇

儒家精神—发文趋势图

儒家精神

-研究学者

  • 杜维明
  • 刘书玉
  • 周桂钿
  • 干春松
  • 方俊吉
  • 林平乔
  • 王胜奇
  • 米莉
  • 苗青青
  • 蒋绪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玺
    • 摘要: 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逐渐被封建帝王所采纳。然而历史选择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王朝的指导思想的必然性却不在于儒家学说在价值上远超道、法、墨家等学说。法律儒家化与其说儒家精神法律化,不如说是儒家礼教教条被纳入法律或者说被封建统治者选择的部分教条被上升到法律高度,成为以儒家精神为外衣,实行残暴王权统治的政治工具。正是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者的需求的契合度远超道、法、墨家思想,使得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成为历史的必然。
    • 孙培华
    • 摘要: 儒家精神是从先秦儒学发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基础,强调君子的品德修养,提倡仁政与教化的思想流派。儒家精神不仅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塑造了主流知识分子与精英群体的人格思想,成为两千年来封建社会进行统治的主要思想依据,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政治格局,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红色文化相互融合,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基础。在先秦儒学的发展过程中,孔子、孟子、荀子分别作为儒学的奠基人、继承者以及实践者,对儒家精神的内在阐发与持续演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将深入分析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精神的阐释与发扬,探讨儒家精神的演变历程,以供参考。
    • 孙晓伟
    • 摘要: “忧”情怀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言而喻的精神。“忧”语义深刻,内含对家国天下的深刻忧虑之情,也饱含以天下家国为己任、为实现理想而奋发有为的乐观进取精神。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时期,再到近现代时期,在历史的转捩点上,皆涌现一批饱含“忧”情怀的仁人志士。“忧”情怀体现出个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觉意识。继承发扬“忧”情怀对于塑造新时代以天下为己任、修己安人的君子形象具有重要的教化意义。
    • 赵志浩
    • 摘要: 儒家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学习儒家精神应与人们实际生活及时代诉求相结合,解决人们生活世界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要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当今社会,还应针对时代的缺失学习或传播儒家精神,在政治层面发挥儒家德政的积极作用,在个人修养层面倡导修身养德,提升社会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的精神境界,防止陷入概念儒学或口号儒学的泥潭.
    • 高菲
    • 摘要: 对于南宋遗民来说,隐逸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同元朝统治者划清界限的自我明志.他们沿用隐逸文学的书写风格和审美表达,在精神内核上表现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烙印.从外王走向内圣,即遗民文人文化心理转变的鲜明表征.入仕理想的破灭和民族文化心理是促使南宋遗民文人从对外界世风的关照转向对内心修为的陶冶的重要质素.
    • 蒋绪文
    • 摘要: 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他提出的哲学思想在后世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量引入了《孟子》中的选文,这些不单单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能体现儒家精神的内核.本文就"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孟子》选文体现的儒家精神内核进行探讨,以为儒家精神的传授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提供借鉴.
    • 蒋绪文
    • 摘要: 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他提出的哲学思想在后世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量引入了《孟子》中的选文,这些不单单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能体现儒家精神的内核。本文就“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孟子》选文体现的儒家精神内核进行探讨,以为儒家精神的传授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提供借鉴。
    • 韦强
    • 摘要: 唐大历四年(769年)春,杜甫由潭州出发去往衡州投奔好友韦之晋,途经株洲,历时三天两晚.途经株洲期间,杜甫创作了9首诗歌.这9首诗歌,一方面反映了株洲境内凿石浦、空灵岸、花石戍等地的优美风景,另一方面更是真实表现了战乱之后村庄荒芜、人民困苦的现实惨境,所以虽然诗歌数量不多,但却有诗史意义.与此同时,诗中也反映了杜甫追慕圣贤、忧国忧民的儒家文化精神,在后世产生较大的影响.
    • 许夏荣
    • 摘要: 在中国电影民族化的探索过程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左翼电影运动作为这段探索之路的开端具有极强的开拓意义。人物形象方面,左翼电影坚持人物设置的底层叙事;叙事模式方面,左翼电影人对儒家精神进行了批判性继承;视觉表达方面,左翼电影人既从中国古典绘画中吸取了留白、对称等造型元素,又批判性地向苏联学习了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对比、隐喻、重复蒙太奇运用得恰到好处。
    • 吴立昂
    • 摘要: 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中表达的儒家精神主要有忠君爱国,关怀苍生,思念亲人,爱护亲人,赞颂友谊,怀念友人等.从有代表性的诗篇中可分析杜甫儒家精神的表达,展现诗人的人生追求和真实的内心情感世界,将孔孟儒学的精神实质与杜甫的诗歌联系起来,可揭示杜甫诗歌的儒学正统性,从中解答杜甫诗儒家思想的来源和书写动力,从儒家发展的角度和诗歌发展的角度分析出杜甫诗歌儒家精神的必然性及其历史地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