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储层类型

储层类型

储层类型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274837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海相油气地质、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天然气学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天然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2年天然气学术年会等;储层类型的相关文献由68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涛、唐军、刘忠宝等。

储层类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74837 占比:99.94%

总计:275009篇

储层类型—发文趋势图

储层类型

-研究学者

  • 张涛
  • 唐军
  • 刘忠宝
  • 周进高
  • 张振杰
  • 张筠
  • 沈安江
  • 罗宪婴
  • 葛祥
  • 郑多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锐锋; 田建章; 黄远鑫; 田然; 任艺; 边滢滢; 王元杰; 陈令; 卢山
    • 摘要: 冀中坳陷潜山是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奥陶系潜山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控藏因素复杂,因此一直制约着油气勘探的新发现。基于大量岩心、薄片、测井、地震及地球化学数据和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导杨税务潜山、文安斜坡潜山勘探取得重要突破。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发育古近系沙三段和沙四段以及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3套烃源岩,为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明确了碳酸盐岩“云化-岩溶-断裂”三主因叠合控储机理,建立了岩溶孔洞型、断裂孔缝型和云岩孔隙型3种储层模式,拓展了勘探空间;受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多期构造作用叠加控制,形成了先隆后凹型和先凹后隆型两种成因潜山圈闭类型。通过奥陶系潜山成藏要素分析,总结出3种潜山油气成藏模式:低位构造-岩性复合准层状潜山成藏模式、中位古储古堵块状潜山成藏模式和高位古储新堵块状潜山成藏模式。综合评价,目前冀中坳陷北部低位构造-岩性复合准层状潜山成藏条件最为有利,泗村店潜山和新镇潜山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 王建强; 梁杰; 陈建文; 赵青芳; 张银国; 董贺平
    • 摘要: 基岩油气藏已成为中国海域油气勘探的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基岩油气藏主要发育在裂陷盆地、走滑盆地和前陆盆地,具有“新生古储”的特点。中国海域基岩油气藏分布具有平面广、纵向层系多的特点,储层类型主要以前寒武系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生代火山岩以及花岗岩侵入体、中生代碎屑岩为主。通过分析海域基岩油气藏空间分布规律和生储盖特征,探讨基岩油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基岩油气藏控制因素主要为烃源岩条件、构造活动、储层条件、源储接触以及封盖条件。
    • 欧家强; 江林蔚; 梁锋; 朱童; 王立恩; 吴宗蔚; 李娟; 杨洋
    • 摘要: 四川盆地中部上震旦统灯影组四段台缘带气藏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生产井之间产能差异大。为了弄清影响该区气井产能的关键地质因素,为后续部署生产井提供依据,以川中北灯四段气藏储层为研究对象,根据岩心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储层进行了分类,分析了不同类型储层在生产井动静态资料上的响应,应用Blasingame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法分析生产井的流动特征,计算储层参数和动态储量。通过分析结果与不同类型的储层对比,总结出了现代产量递减分析识别不同类型储层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高磨地区灯四段台缘带储层可分为缝洞型、孔洞型和孔隙型3类;(2)缝洞型和孔洞型储层生产井在Blasingame曲线中表现出双重介质流动特征,缝洞型储层生产井计算动态储量更大,孔隙型储层生产井在Blasingame曲线中则表现为单一介质渗流特征,计算动态储量较小。结论认为:(1)缝洞型、孔洞型储层厚度是气井高产的关键地质因素;(2)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在储层识别上准确性较高、实施成本低,可以在生产井中广泛应用,从而为不同类型储层开发技术对策和增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 胡友良; 杜旭东
    • 摘要: 利用噪声频谱测井识别管外或地层内流体的流动类型和特征,可以弥补常规生产测井只能识别管内流体流动特征的缺点,噪声频谱测井与常规生产测井相结合,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广泛用途。伊拉克多个油田的地质、油藏和完井投产情况复杂多变,不同服务公司的噪声频谱测井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应用效果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实践表明噪声频谱测井的应用效果在砂岩储层优于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在单层管柱井段优于多层管柱井段,在高产或高注入量井优于低产或者低注入量井。分析总结噪声频谱测井在伊拉克油田的应用实例,将为该项测井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 周进高; 张涛; 于洲; 吴东旭; 李程善; 丁振纯; 李维岭; 刘雨昕; 尹陈
    • 摘要: MT1井的战略突破揭示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四段(简称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对马四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及储层认识的不足制约了天然气勘探与部署。利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四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进行恢复并开展岩相古地理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1)马四段沉积前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三隆一坳的古地理格局,三隆即伊盟古陆、中央古隆起和吕梁隆起,一坳即台内坳陷,又可进一步分为两凸两凹,即榆林—横山凸起、神木—米脂凸起、桃利庙凹陷和米脂凹陷。隆坳相间、坳中有凸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马四段储集相带的展布;(2)马四段沉积期由3个四级旋回组成,马四3亚段沉积期主体为海侵旋回,中央古隆起演化为弱镶边台地边缘,盆地东部整体表现为半局限台地,以石灰岩和云质石灰岩沉积为特点;马四2亚段沉积期为海退早期,随着台缘滩的加积和海平面下降,台缘滩障壁作用凸显,盆地东部表现为局限台地沉积特点,在凸起区开始发育丘滩并沉积薄层白云岩和硬石膏岩;马四1亚段沉积期为海退中期,台缘滩障壁作用加剧,盆地东部局限台地水体持续变浅,凸起以丘滩坪沉积为主,白云岩和硬石膏岩厚度增加、范围扩大。(3)岩相古地理控制了马四段储层发育的类型与分布,主要发育了颗粒白云岩储层、微生物白云岩储层和斑状(灰质)白云岩储层,颗粒白云岩储层和微生物白云岩储层受颗粒(丘)滩微相控制,沿古隆起和凸起区发育,而斑状(灰质)白云岩储层则分布于潟湖相。研究认为,榆林—横山凸起及神木—米脂凸起地区有利于马四段储层发育,是有利勘探区带。
    • 徐士鹏; 卢志明; 热合麦提·亚尔麦麦提; 王成林; 艾尼·买买提; 张庆伟; 崔保生
    • 摘要: 阿姆河盆地西莎气田碳酸盐岩气藏目的层(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岩性多样,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孔、缝发育,研究区岩性识别、储层物性解释困难。本次研究,基于岩心和测井资料,准确识别出了碳酸盐岩储层岩性;建立了研究区储层物性解释模型,评价了碳酸盐岩气藏储层特征;利用裂缝指示曲线,确定了有效裂缝发育段;采用波形指示波阻抗反演技术,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范围。研究得出:研究区分为4大类12种岩性类型,明确了裂缝对储层的影响大;预测出储层整体较为发育,确定研究区内存在一个由东南向西北延伸的致密岩性带,对气水的分布起一定封隔阻挡作用。研究成果对同类型气田的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张君龙; 何香香; 秦佳; 张斌; 闫博
    • 摘要: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寒武系丘滩体风险勘探已见到良好趋势,但复杂的储层特征制约了勘探突破,细化储层类型对明确丘滩体有利储集相带具有重要意义。在薄片鉴定、岩心观察、成像测井图解等多尺度储层表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试、测井解释、试气成果数据的统计分析,开展了丘滩体储层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古城地区寒武系丘滩体储层发育具微生物结构的“丘”相沉积特征白云岩及与其有关的“滩”相沉积特征颗粒结构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溶洞、组构选择性溶蚀孔隙、非组构选择性溶蚀孔隙及裂缝4种储集空间类型,可划分为“丘”相缝孔洞型、“滩”相缝孔洞型及“滩”相缝孔隙型3种储层类型,整体表现为低—特低孔、低—特低渗特征;Ⅰ、Ⅱ类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丘”相和“滩”相缝孔洞型储层中且前者储地比较高,“滩”相缝孔隙型储层以Ⅲ、Ⅳ类为主。“丘”相缝孔洞型储层是丘滩体发现规模气藏的重要基础,研究成果为优选勘探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 郑金定; 张章; 石洪福; 李媛婷; 秦天宝
    • 摘要: 针对海上多层薄互层砂岩油藏受储层品质及层间干扰影响,定向合采井产量预测难度大的问题,以渤海L油田为例,基于矿场资料,利用生产井产出剖面测井二次解释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储层的产能初值以及产出层比例情况,并建立多层合采井产量预测模型。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储层合采的情况下,Ⅱ类储层和Ⅲ类储层存在产量贡献,且产能以及产出层比例较低;在新井配产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储层的产出能力,提高合采井产量预测精度。
    • 沈权祖; 杨小明; 寇小攀
    • 摘要: 以D区块奥陶系M组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薄片资料、地质资料、试采资料、电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资料分析为基础,依据Fisher判别方法,以交会图技术为手段,研究分析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测井响应特征,明确了目的区块奥陶系M组储集空间类型,建立了储集空间类型判别模型与判别标准,并对D区块奥陶系M组井资料进行了实际判别.结果表明:判别效果良好,达到了实际应用的水平.D区块奥陶系M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识别方法研究,为该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晓雷
    • 摘要: 通过以岩芯资料为基础,以地震和测井层序地层分析,在松辽盆地南部泉四段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极大提高了松辽盆地泉四段地层层序划分的精度,明确了泉四段地层在西部斜坡超覆尖灭,在扶新隆起带地层明显减薄,中央坳陷区地层厚度稳定的特点;同时对泉四段低渗透型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等方面开展研究,明确泉四段储层纵向上以Ⅰ砂组储层条件最优越,向下储层条件逐渐变差;平面以扶新隆起带储层条件最好,新北地区储层物性最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