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健康公平

健康公平

健康公平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一般理论、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1548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伦理学研究、决策探索、学术论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南六省(区)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十四次学术年会、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城乡统筹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研究论坛、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等;健康公平的相关文献由285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岩、任洁、姜兰姝等。

健康公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0.5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1548 占比:99.44%

总计:31727篇

健康公平—发文趋势图

健康公平

-研究学者

  • 郭岩
  • 任洁
  • 姜兰姝
  • 孙菊
  • 宋月萍
  • 方黎明
  • 本刊记者
  • 李力
  • 乔学斌
  • 冷明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拓凡; 袁志田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健康及健康不平等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需要关注的重点。文章使用2020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首先探究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素,然后利用集中指数法测度中国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状况,并对集中指数进行分解,探究不同因素对健康不平等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老年人健康不平等指数达到了7.941%,我国老年群体存在显著的亲高收入人群的健康不平等;(2)收入、教育水平、性别、城乡户口、东部地区对老年群体的健康及健康不平等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健康不平等的影响方向不同;(3)代际经济支持、年龄、最近就诊状况、过去一年住院状况、中部地区、慢性病数量、医保对健康不平等的贡献相对较小。因此,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城乡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保障水平是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实现健康公平的几条重要路径。
    • 徐苗; 张莉媛
    • 摘要: 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作为高密度城市促进社区健康环境的重要抓手在全国广泛实施,其空间分配的公平性是当下的焦点议题。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结合建成质量评价与相关性分析,将空间特征与社会经济等要素引入社区户外康体空间的健康公平性研究,初步评价与分析了利用边角地营建的社区体育公园在空间可达、场地共享及配置标准3类关键空间要素上的健康公平性表征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社区体育公园的综合建成质量与配置标准指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与居民经济水平相联系的异化趋势;2)空间可达与场地共享指标没有表征出显著的空间分异,但需要注意街道网络、社区环境等空间要素对场地康体服务能力与健康公平性的适应与制约。以此为基础在资源分配、健康设计、精细治理等方面对存量更新阶段的社区体育公园及类似康体空间的营建与优化提出建议,为人本导向下的社区户外康体空间规划等领域提供理论借鉴。
    • 杜莹莹
    • 摘要: 从健康公平视角入手,以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依托,从资金筹集、医疗服务利用和保障结果三个方面考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公平,分析表明致力于促进城乡居民健康公平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可能面临形式公平大于实质公平的结果。提出建立缴费贡献与缴费能力关联的筹资机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渐进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统筹层次,构建有机衔接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等优化路径。
    • 摘要: 2021年5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研究院发布《护理的未来(2020-2030):实现卫生健康公平之路十年规划》(The Future of Nursing 2020-2030:Charting a Path to Achieve Health Equity)。报告指出:未来十年的护理工作将需要更大、更多元化的工作队伍,以利于在不同环境下为患者提供照护,应对COVID-19带来的持续影响,消除系统性种族主义和不良健康问题的根源,并应对未来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此前美国已发布两份关于护理未来的报告。
    • 王秀峰; 吴华章; 甘戈
    • 摘要: 从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基本任务出发,分析卫生健康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阐述卫生健康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地位作用与重点任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既是共同富裕的必然结果和主要标志,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保障,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共同富裕的五大具体目标与健康息息相关,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卫生健康事业性质,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卫生健康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估体系。
    • 吴兢兰; 刘汝青; 胡汝为
    • 摘要: 背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流动人口数量高居不下,该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和就诊体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促进其享有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的了解广州市流动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体验情况,分析其与户籍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体验差异,旨在为提高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利用质量、促进健康公平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9—1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由广州市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全科医生团队接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初级卫生保健评估量表成人简化版(PCAT-AE)对其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体验情况。比较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中文版PCAT-AE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体验差异。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68份。1568例患者中,186例(11.86%)为流动人口。1568例患者中文版PCAT-AE总得分为3.19(1.22)分,户籍人口中文版PCAT-AE总得分为3.24(1.23)分,流动人口中文版PCAT-AE总得分为2.93(0.75)分。户籍人口中文版PCAT-AE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流动人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整体体验水平比户籍人口低〔b(95%CI)=-0.128(-0.218,-0.037),P=0.006〕,体现在首诊利用〔b(95%CI)=-0.245(-0.341,-0.148),P<0.001〕、连续性照护〔b(95%CI)=-0.175(-0.292,-0.059),P=0.003〕、以家庭为中心〔b(95%CI)=-0.112(-0.225,0.001),P=0.050〕、以社区为导向〔b(95%CI)=-0.176(-0.286,-0.066),P=0.002〕及文化胜任力〔b(95%CI)=-0.270(-0.383,-0.156),P<0.001〕5个方面。结论流动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体验比户籍人口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针对流动人口特征为其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可及、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 李雯
    • 摘要: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便是“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而要达到这一战略目标,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势在必行。
    • 杨中婷; 杜兴梅; 叶卿云; 李本燕; 秦明芳; 焦锋; 陈莹; 邓睿; 黄源
    • 摘要: 目的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角度分析云南省恶性肿瘤死亡人群的存活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tata15.1整理分析2015年至2019年云南省恶性肿瘤死亡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控制相关协变量获得调整后的总生存时间(OS),分析比较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年龄、性别、居住地区、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对恶性肿瘤死亡人群OS的影响,同时对因17种恶性肿瘤死亡的人群OS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云南省2015年至2019年因恶性肿瘤死亡人群中登记了OS信息的有128356人,平均OS为(17.28±23.33)月。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群中,年龄65岁以下、男性、居住在农村、少数民族、初中及以下学历、农民、非在婚人群的平均OS较短(P<0.001);但是在深度贫困县和“直过民族”因恶性肿瘤死亡人群的平均OS分别比在一般贫困县和其他少数民族长(P<0.001)。控制了混杂因素后,年龄、性别、居住地、民族、学历、职业、婚姻状态仍然对恶性肿瘤OS有影响(P<0.001),但在不同恶性肿瘤中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对OS的影响不同。结论云南省最脆弱地区和群体的恶性肿瘤患病生存得到改善,但不同人群恶性肿瘤的OS仍存在较大差异,需有针对性地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促进健康公平
    • 吴菁; 李锐; 鲁佳倩
    •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均等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否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健康差距。方法:本文基于2016年-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各类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政策文件,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为视角,采用三重差分法(DDD)考察均等化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对不同收入群体间健康差异的影响。结果:(1)相比中高收入群体,省级统筹后低收入群体患慢性病概率显著下降约6.80%,表明省级统筹政策缓解了收入差距所带来的健康不平等状况;(2)低收入群体主要通过提高就医概率和身体锻炼频率改善自身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支出对改善低收入群体健康状况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3)省级统筹后,退休职工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更高。结论:建议逐步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促进社会公平。
    • Brian J.Hall; 李根
    • 摘要: 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因其可拓展性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讨论了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在当前的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化适应性、效果评估、用户脱落、数据互通性、用户隐私保护和科技创新问题。希望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能够在中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助力健康公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