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8篇、会议论文112篇、专利文献64157篇;相关期刊361种,包括电波科学学报、电讯技术、电子学报等; 相关会议92种,包括2015年全国天线年会、辽宁省通信学会2013年通信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2013 LTE网络创新研讨会等;信道容量的相关文献由209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杰、聂在平、程珍等。

信道容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8 占比:1.29%

会议论文>

论文:112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64157 占比:98.54%

总计:65107篇

信道容量—发文趋势图

信道容量

-研究学者

  • 周杰
  • 聂在平
  • 程珍
  • 朱世华
  • 王君
  • 王磊
  • 朴大志
  • 李岳衡
  • 肖海林
  • 居美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德笑; 戴瑞; 张瑾
    • 摘要: 目前5G及6G技术的研究都是基于高通量卫星系统的发展,然而如何解决其非常紧张的传统频谱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在毫米波(mm wave)波段通过利用其广阔频率范围,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该文对60千兆赫兹(GHz)频段进行实际信道容量仿真分析,将其与低于6 GHz频段的链路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在高通量卫星系统的波段通信需求及应用特点、关键技术,最后指出了下一步面临的挑战。
    • 摘要: 20世纪40年代末,信息论奠基人、美国数学家Shannon在"Communication Theory of Secrecy Systems"文中指出:在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容量时,采用适当的编码技术可以将有扰信道引起的差错减少到任意低的限度,从而保证数字通信的可靠性,由此奠定了通信的数学基础。由于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科学所使用的数学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离散性的数学(包括组合学、代数学、数论以及有限域上的代数几何学)成为研究信息科学的重要数学工具。
    • 杨冬华; 王洋; 刘杰; 揭文军; 廖希; 金纯
    • 摘要: 电磁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具有模值相互独立且正交的特性,能用于无线通信中提高频谱效率和通信容量,因而备受关注。针对基于矩形阵列的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不易与基于均匀圆形阵列的OAM复用相结合,以及高模态OAM波的大发散性与高衰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型矩形阵列生成OAM波的方法;为进一步优化矩形阵列的性能和降低复杂度,利用遗传算法实现了阵列稀疏化。仿真结果表明:能在不改变既有主动天线单元的前提下,高效生成OAM波;可将矩形阵列的总元素减少约25%,实现峰值旁瓣电平(peak side lobe level,PSLL)降低70%,稀疏后的信道容量与稀疏前非常逼近。该方法将有助于OAM在现有的MIMO与2D天线阵列中的应用。
    • 王学英; 周杰; 吴苏洁; 吕智康
    • 摘要: 针对天线阵元相互独立与互相耦合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模型,提出基于任意入射到达角(AoA)功率谱采样基函数的互耦与非互耦下的相关性简化模型,推导无互耦与考虑互耦效应下任意AoA功率谱的闭式表达式,以实测数据为基础,详细探讨有互耦与无互耦情况下的空域相关性与系统容量的变化趋势。仿真结果表明:互耦效应一方面对系统空间相关性有影响,会增加天线间的相关性;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天线阵列及设置一定的阵元间距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容量,对实际设置天线阵列排列分布时具有参考意义。提出的表达式与理论结果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且可大幅度减少计算时间,提高计算运算效率,可以满足实际信道的设计要求。
    • 杜文龙; 黄余
    • 摘要: 针对MIMO无线通信系统在随机相关衰落信道下的系统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首先通过对恒定信道和秩亏信道的容量分析以及随机相关瑞利衰落信道的建模研究,提出了样本平均中断容量指标,并将其应用于发射机侧具有不同信道知识的信道容量计算中,从而得到瞬时信道容量;其次,通过对不同信道特征情形下的接收机接收功率分析,提出了多流传输和发射机侧在不同信道知识下的MIMO天线增益的计算公式,最后提出了实际可实现MIMO系统在有限块码长和误差概率情形下的瞬时截止速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针对MIMO系统的随机相关瑞利衰落信道的建模及其提出的性能指标理论计算公式是有效和实际可行的。
    • 马启成; 卢建斌
    • 摘要: 在实际环境中,为满足实战化对海量通信数据传输以及天线向量的正交分离的需求,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技术有效突破单天线下香农定理对信道容量的限制,在Alamouti-STBC编码技术和恒包络S16PSK-LFM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基于STBC编码的恒包络MIMO-CE-S16PSK-OFDM-LFM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提出了MIMO技术下的香农定理。对恒包络MIMO-CE-S16PSK-OFDM-LFM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进行了通信信道容量和误码率以及雷达模糊函数的仿真,发现Alamouti-STBC编码技术和MIMO技术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增加信道容量,进而提升通信的传输速度并降低误码率。但是在模糊函数性能上,Alamouti-STBC编码技术会略微降低雷达的分辨率。随着MIMO收发天线数量的增加,通信传输的误码率呈下降趋势,但却不完全是线性的。
    • 韩明超; 张朋波; 张辉明; 李皓琰; 孙国良; 汲书强
    • 摘要: 风致振动会造成毫米波系统天线相对位置变化,导致辐射角度偏移,进而影响通信系统性能。针对风载荷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面向风载作用的毫米波系统性能的创新评估方法,基于概率可靠度理论,以使用抛物面天线的某毫米波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推导出了风速与系统中断概率以及信道容量的数学表达式。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系统天线装载于某19.2 m单管通信铁塔顶层,在平均风速15.8 m/s,信噪比容限为5,10和20 dB时系统的中断概率分别为97.45%,52.79%和2.54%,且信道容量退化概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该方法适用于5G毫米波自回传网络(mW-SBN)、微波中继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可靠度和信道容量评估以及网络规划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王莹莹; 张贞凯
    • 摘要: 为提高雷达通信一体化功率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一种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一体化信号功率控制方法。根据OFDM分集特性,建立雷达互信息及通信容量与子载波功率间的多目标函数。通过改进初始种群生成及自适应选择交叉算子提高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基于改进算法求解多目标函数的非支配解集,确定下一时刻各子载波功率分配策略。仿真证明,在有限的功率资源下自适应分配子载波功率能够提升一体化系统性能。
    • 冯菊; 曹熙; 廖成
    • 摘要: 为衡量海上蒸发波导环境下的超视距通信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超视距信道建模方法及容量估计方案.基于蒸发波导折射率模型和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PE)模型研究电波沿海面蒸发波导信道传播的大尺度衰落特性,结合统计性模型研究其小尺度衰落特性,形成基于电磁仿真和统计规律的混合蒸发波导信道模型,并由此推导出系统信道容量的估算方案.对实际海面传播环境进行电磁建模,计算了蒸发波导环境中的路径损耗分布和多天线系统的信道容量,量化了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带来的超视距传播性能提升.仿真结果表明,在蒸发波导环境中采用MIMO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信道容量,实现较好的超视距传播效果.本文结果对海上超视距通信系统的应用及性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韩双锋; 夏亮; 王启星; 王江舟
    • 摘要: 超奈奎斯特技术(FTN)通过发送端传输更高速率的非正交信号,在传输时不可避免地引入符号间干扰,因此处理系统中的符号间干扰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实际通信场景中,经常会存在多径衰落。FTN技术在多径信道中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除了自身波形之间的干扰外,还有多径造成的干扰。文中研究了FTN技术在时域多径信道下的性能,推导了多径信道下的符号间干扰矩阵,并推导了系统的容量。通过仿真验证,符号间隔对FTN的容量没有影响;多径衰落会恶化FTN的容量,随着多径数目的增加,FTN的容量会先增加再降低,最大值低于香农容量。此外,还探讨了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