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病
ABO溶血病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5484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中国生育健康杂志、齐鲁护理杂志、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0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2008学术研讨会、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成立暨深圳市首届中医儿科学术经验交流大会等;ABO溶血病的相关文献由449位作者贡献,包括卜祥茂、张成元、陈素玲等。
ABO溶血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5484篇
占比:99.62%
总计:55698篇
ABO溶血病
-研究学者
- 卜祥茂
- 张成元
- 陈素玲
- 何丽红
- 刘国凤
- 吕孟兴
- 周向明
- 周福根
- 唐晓春
- 唐琴
- 喻昌利
- 喻玲
- 宋金莲
- 屈柯暄
- 张春莲
- 徐天鹤
- 才丽娜
- 施欣蔚
- 曹治梅
- 曾德理
- 李忠良
- 李萍
- 梁弘刚
- 檀晓梅
- 江霞辉
- 沈健
- 牛玉红
- 王建新
- 王晓涛
- 王玉兰
- 白咏梅
- 秦雨春
- 肖俊华
- 苏浩彬
- 蒋玉红
- 许柳
- 赵志霞
- 赵怡然
- 赵若雯
- 邹新英
- 钟文华
- 陈建辉
- 陈爱贞
- 高翠敏
- 黄华飞
- 黄楚容
- 丁品荣
- 万政
- 万美蓉
- 乔玉芝
-
-
徐琦
-
-
摘要: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蓝光治疗;B组在蓝光治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光疗时间、总胆汁酸(TBA)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住院时间、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TBA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血清TBA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
杨旭;
杨讯;
许词;
胡松;
余东;
韩海心
-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皮微颗粒(EMP)对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之间就诊于我院的55例ABO-HDN、50例Rh-HDN和50例母婴血型匹配的健康新生儿,获取其一般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检测血浆CD144+EMP,分析EMP与溶血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组新生儿在胎龄、性别和出生体重方面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ABO-HDN组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阳性病例数分别为8例和11例.ABO-HDN和Rh-HDN新生儿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网织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ABO-HDN和Rh-HDN新生儿血胆红素和LDH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EMP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 Ag)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前EMP与血红蛋白负性相关(r=-0.823,P<0.05).ABO-HDN组的血红蛋白、LDH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前EMP水平独立相关.Rh-HDN组中,只有血红蛋白和LDH水平与治疗前的EMP水平独立相关.结论 EMP检测是ABO-HDN新生儿的一个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和检测指标.
-
-
邓妮君;
钟婉婷;
钟敏仙
-
-
摘要:
目的 评价ABO溶血病新生儿的血清学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88例ABO溶血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ABO溶血三项检查结果分为A组[直接抗球蛋白抗体、游离抗体、抗体释放(+),10例];B组[游离抗体、直接抗球蛋白抗体(+),16例];C组[直接抗球蛋白抗体、抗体释放(+),16例]和D组[抗体释放(+),46例].四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检测并比较四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治疗前,B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为(364.38±52.63)μmol/L,C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为(371.25±25.36)μmol/L,D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为(382.63±56.68)μmol/L,均高于A组的(319.36±52.3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ABO溶血病新生儿进行血清学检测,能够了解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对评估新生儿治疗效果有所帮助,所以可推广该方法.
-
-
喻玲;
许柳;
才丽娜;
赵怡然;
喻昌利
-
-
摘要:
目的 分析凝血功能、血乳酸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探讨凝血功能、血乳酸评估新生儿ABO溶血病病情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确诊为ABO溶血病的患儿105例,依据病情分为轻度组70例、重度组35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儿血乳酸、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分析血乳酸水平、APTT、PT、TT、FIB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BO重度溶血组及轻度溶血组患儿血乳酸、APTT、PT、TT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乳酸水平、APTT、PT、TT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8、0.956、0.943、0.747(P0.05).结论 ABO重度溶血病患儿血乳酸水平明显增高,APTT、PT、TT明显延长;血乳酸水平、APTT、PT、TT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密切相关,可为临床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提供依据.
-
-
喻玲;
许柳;
才丽娜;
赵怡然;
喻昌利
-
-
摘要:
目的分析凝血功能、血乳酸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探讨凝血功能、血乳酸评估新生儿ABO溶血病病情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确诊为ABO溶血病的患儿105例,依据病情分为轻度组70例、重度组35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儿血乳酸、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分析血乳酸水平、APTT、PT、TT、FIB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BO重度溶血组及轻度溶血组患儿血乳酸、APTT、PT、TT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乳酸水平、APTT、PT、TT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8、0.956、0.943、0.747(P0.05)。结论ABO重度溶血病患儿血乳酸水平明显增高,APTT、PT、TT明显延长;血乳酸水平、APTT、PT、TT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密切相关,可为临床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提供依据。
-
-
陈守湘
-
-
摘要:
目的: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方法:采集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间接收的3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16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黄疸指数与不良反应情况.在黄疸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后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多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黄疸消失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6.25%,对照组18.7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疾病改善速度,降低治疗不良反应,整体状况更为理想.
-
-
赵亮;
汪沛沛;
姚小飞
-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对免疫球蛋白G亚型(IgG1、IgG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ABO溶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分3d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方案,观察组采用单次高剂量注射免疫球蛋白方案,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游离抗体试验转阴率、换血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总胆红素(TBIL)、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及免疫球蛋白G亚型(IgG1、IgG2、IgG3、IgG4)水平,另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换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TBIL、Hb、Neu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IgG1、IgG3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15.00%比较,P>0.05.结论:单次高剂量免疫球蛋白注射可通过改善IgG1、IgG3更好的提高ABO溶血病新生儿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
-
-
高霞;
张东梅;
李丽春
-
-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前免疫球蛋白G(IgG)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资料,探究不同IgG血型抗体效价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行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孕妇20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临床统计,200例孕妇中,抗体效价≤1:64共有100例,占比率为50.00%,其中抗体效价<1:64的有52例,占比26.00%,抗体效价为1:64的共有48例,占比为24.00%;抗体效价为1:128共有37例,占比18.50%;抗体效价在1:256共有44例,占比22.00%;抗体效价≥1:512共有19例,占比9.50%;随着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升高,其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也逐渐增长,发病率由低至高依次为1.92%、12.50%、40.54%、50.00%、68.42%.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随着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升高而逐渐增高,其中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1:512的孕妇,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最高.
-
-
黄楚容
-
-
摘要:
目的 分析在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中CRP(C反应蛋白)和PCT(降钙素原)的表达特征以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为A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溶血的足月新生儿40例为B组.均在入院后第1d和第3d进行CRP和PCT检测,分析其值的变化、诊断效能、抗菌药物使用及入院3d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同B组新生儿相比,A组患儿入院后第1d、第3d CRP和PCT值均显著较高(P<0.05);P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25%、95.00%、97.50%,显著高于CRP诊断效能86.25%、80.00%、82.50%(P<0.05);A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B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50%,B组抗菌使用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研究对象入院3d内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免疫性溶血反应可能导致CRP、PCT值均偏高,但其感染发生率与非溶血性新生儿黄疸患儿并无差异,值得临床借鉴.
-
-
梅涛;
李晓英;
张琳;
朱荣平
-
-
摘要:
目的 探讨益生菌预防新生儿ABO溶血病(HDN)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8例HDN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纠正酸中毒、补液等退黄措施,蓝光照射7d,静脉注射10%人血白蛋白1~3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益生菌治疗7d.统计两组NEC发生率,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肠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CD4+/CD8+].结果 治疗前两组TBIL、RBC及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6,P0.05);观察组NEC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P0.05),治疗后观察组DAO、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184、9.017,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272、6.251、3.006,P<0.05).结论 益生菌治疗HDN新生儿可显著降低TBIL水平及NEC发生率,改善肠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
-
刘娜娜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剂量丙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疗效.方法:将41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1g/(kg·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疗效.
-
-
刘娜娜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剂量丙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疗效.方法:将41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1g/(kg·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疗效.
-
-
刘娜娜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剂量丙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疗效.方法:将41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1g/(kg·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疗效.
-
-
刘娜娜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剂量丙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疗效.方法:将41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1g/(kg·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疗效.
-
-
柳朋坤;
谷青;
卜春艳
- 《2010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的疗效。rn 方法: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74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4例,2组均常规采用蓝光照射,标准:生后及生后24,48,72 h经皮胆红素测定分别>85.5,102.6,153.9,205.2μmol·L-1,即进行间断蓝光照射,每次12 h。治疗组生后加用金双歧口服0.5 g,tid,服用7 d。rn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1%和73.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rn 结论: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优于单用蓝光治疗。
-
-
柳朋坤;
谷青;
卜春艳
- 《2010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的疗效。rn 方法: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74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4例,2组均常规采用蓝光照射,标准:生后及生后24,48,72 h经皮胆红素测定分别>85.5,102.6,153.9,205.2μmol·L-1,即进行间断蓝光照射,每次12 h。治疗组生后加用金双歧口服0.5 g,tid,服用7 d。rn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1%和73.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rn 结论: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优于单用蓝光治疗。
-
-
柳朋坤;
谷青;
卜春艳
- 《2010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的疗效。rn 方法: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74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4例,2组均常规采用蓝光照射,标准:生后及生后24,48,72 h经皮胆红素测定分别>85.5,102.6,153.9,205.2μmol·L-1,即进行间断蓝光照射,每次12 h。治疗组生后加用金双歧口服0.5 g,tid,服用7 d。rn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1%和73.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rn 结论: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优于单用蓝光治疗。
-
-
柳朋坤;
谷青;
卜春艳
- 《2010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的疗效。rn 方法: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74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4例,2组均常规采用蓝光照射,标准:生后及生后24,48,72 h经皮胆红素测定分别>85.5,102.6,153.9,205.2μmol·L-1,即进行间断蓝光照射,每次12 h。治疗组生后加用金双歧口服0.5 g,tid,服用7 d。rn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5%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1%和73.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rn 结论:金双歧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优于单用蓝光治疗。
-
-
- 《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2008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原因,重症溶血病是导致早产、死胎的重要病因,溶血可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情进展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常危及生命,存活者亦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IgG亚型与新生儿ABO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
-
-
- 《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2008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原因,重症溶血病是导致早产、死胎的重要病因,溶血可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情进展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常危及生命,存活者亦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IgG亚型与新生儿ABO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