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体育参与

体育参与

体育参与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636篇,主要集中在体育、社会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0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0039篇;相关期刊248种,包括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体育科技、福建体育科技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首都高等学校第十七届体育科学学术论文报告会等;体育参与的相关文献由955位作者贡献,包括袁玉涛、马德浩、刘卫等。

体育参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0 占比:3.00%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0039 占比:96.92%

总计:20675篇

体育参与—发文趋势图

体育参与

-研究学者

  • 袁玉涛
  • 马德浩
  • 刘卫
  • 吴燕丹
  • 张学研
  • 滕忠红
  • 仇军
  • 刘安信
  • 周芳
  • 喻丙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明天; 董明源; 刘岗生; 郑一喆
    • 摘要: 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英国促进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我国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水平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英国政府在体育政策、战略和财政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解决中小学女生体育的不平等问题;(2)社会大众传媒的宣传、女性体育经济地位的提升、社会体育组织的支持,为英国中小学女生的体育社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英国致力于解决中小学女生校园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女生校园体育参与水平。对我国的启示:(1)政府层面支持:尽快出台更多的女生体育政策和战略,保障女生体育参与的平等权利;(2)社会层面支持:借助大众媒体、社会组织和体育榜样等载体,助推中小学女生体育的社会化发展;(3)学校层面支持:加紧实施校园女生体育干预方案,促进“家-校-社”联动,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中的问题。
    • 杨立雄
    • 摘要: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分析残疾人体育参与的社会性障碍,包括:污名化及面子文化导致残疾人及家庭产生社会退却行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的动力不足;公共政策将“障碍”局限为特殊人群的体验,导致在体育参与过程中存在外部环境障碍;“体能主义”导致残疾人身份认同危机,并形成体育对残疾人身体的排斥。为此,应以消除社会性障碍为重点促进残疾人的体育参与,包括:完善社会支持网络,重建残疾人及家庭的社会联结;遵循通用设计原则,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树立融合体育观,强化对残疾人身体的接纳。
    • 赵玉琛
    • 摘要: 群体心理认同对体育参与动机的影响是改善体育参与的一项积极举措,自行设计微信朋友圈群体认同量表和体育参与量表,对沈阳市7所高校随机分层抽取1 05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通过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Tamhane多重比较,考察大学生朋友圈群体认同与体育参与的特点,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性分析,明确群体基于微信交流产生的群体认同与其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影响力定位、归属感认定、参与目的、参与方式、参与反馈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交往目的、影响力定位、归属感认定、角色的扮演、角色的反馈、参与目的、参与方式、参与反馈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群体认同和体育参与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1)大学生影响力定位明确、积极影响他人或者容易受到他人鼓舞能够拓展其体育参与方式;(2)大学生交往目的和归属感能够影响其运动参与的目的与反馈;(3)大学生高影响力定位、积极的归属感认定以及角色反馈能够调动其运动参与的主动性。通过影响大学生虚拟互动来触发其体育参与的动机,本文提出3点建议:建立全新的体育参与模式;针对大学生自身特点激发其体育参与行为;密切关注大学生业余体育生活。
    • 袁泉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许多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的农民工也由开始的单人进城逐渐过渡到“家庭式”涌入,“家庭式”的涌入解决了农民工两地分居的问题,但也随之增加了社会和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公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出现各种问题,这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陕西省农民工随迁子女健康状况的解析,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农民工随迁子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 张晓丽; 张义祥; 杜夏雨
    • 摘要: 体育参与被认为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是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缺乏社会资本的解释路径。采用多阶段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收集全国8个省(市)的1198份有效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体育参与、社会资本以及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良好,但存在群体差异;体育参与可直接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资本在体育参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其中集体社会资本的贡献度更大。
    • 王英伍; 童世敏
    • 摘要: 本文以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与视力健康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学生的体育参与和视力促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不容乐观、视力每况愈下。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轻度近视率高达92%、中度近视率高达73%;通过对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与视力状况的差异分析得出,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与视力健康具有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与视力状况呈显著的正相关。基于此,本文提出提高大学生体育参与进而改善视力状况的相关建议。
    • 仇军; 张帆
    • 摘要: 运用人口社会学理论,使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个体体育参与的人口社会学特征。研究发现:一、个体体育参与受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男性体育参与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个体受教育程度提高,体育参与率显著提高。户籍和收入对个体体育参与的影响有限。二、个体体育参与程度主要受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男性的体育参与程度显著高于女性33%,受教育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体育参与程度提高17%;收入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体育参与程度提高27%。三、个体体育参与在项目上具有稳定性,个体选择参加团体类或个体类项目与性别显著性相关。男性参与团体类项目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四、个体体育参与形式主要受性别、收入、户籍影响。男性选择独自运动显著高于女性;城镇户籍的个体比农村户籍的个体更有可能选择独自体育运动;选择独自体育运动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提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个体选择独自运动显著高于不具有本科学历的个体。五、个体体育参与场所选择主要受户籍和收入水平影响。
    • 董明源; 张大超; 牛明天; 王顺兴
    •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行动方案设计和实施方面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高校体育行动方案的设计理念对领导力的重视不足,设计目的缺乏对加强学生与社会联系的关注;与慈善机构和其他方面的社会合作伙伴联系相对较少,资金来源途径有待拓宽;对特定人群类、系列户外拓展类和体育志愿服务类的行动方案设计有待加强。(2)对社会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组织等实施主体的重视有待加强;对体育志愿服务和户外拓展活动等开展形式的重视还有待加强;对体育志愿服务和户外拓展活动等开展形式的关注不足。建议:(1)体育行动方案的设计要注重不同价值观念的体现;鼓励寻求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借助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来促使体育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行动方案类型应该趋于多元化,最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品牌性体育行动方案。(2)倡导实施特定人群类、系列户外拓展类和体育志愿服务类体育行动方案,促进学生的社会互动和社会融合;实施主体要更加趋于多样化,重视通过社会资源支持体育行动方案建设;加大推广宣传具有典型性的高校体育行动方案。
    • 王智慧
    • 摘要: 基于社会学视角,从事件-过程的系统性考察和行动主体视角出发对北京冬奥会后期效应与东北冰雪产业振兴逻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北京冬奥会期间,基于国家的政策制定、组织实践与个体的政策认知、文化表达和价值认同的高度一致性,民众实现了在认知、行为和意义层面上的冰雪文化启蒙。后冬奥时代,兴趣与动机激励是实现从具身体验到惯习行为的关键。以冰雪参与旅游为主体的消费阶层的培育和形成,是冰雪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稳定的标志。(2)由媒介营造的奥运喧嚣视觉景观,促使冠军和金牌经历了解码和编码的再生产过程,喧嚣过后,后冬奥时代集体意识与个体认知的秩序将面临重建。平衡集体意识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使“网红”变为“长红”将是赓续冬奥效应的关键。(3)东北所拥有的资源、人才和区域优势为纾解北京冬奥会的后续效应提供了可能,由于冰雪文化的参与存在社会阶层和经济资本等价值属性,因此在个体参与的行为选择上呈现出“选择性亲和”和“选择性疏离”的理论指向。(4)深耕冰雪旅游的内容与产品,实现冰雪旅游产业的优化供给,建立以冰雪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工具的治理模式,实现“旅游+”的发展,是后冬奥时代发展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关键。需要我们从本质上构建文化涵养制度、制度决定观念、观念体现价值、价值决定行为的逻辑递进和循环关系。
    • 卢杏; 曾艳筠
    • 摘要: 近年来,随着贵港市深入贯彻实施“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经济增长势头迅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也蒸蒸日上,体育事业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实地观察法研究方法对贵港市乡镇居民群众的体育参与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居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数据,了解和分析乡镇居民的体育锻炼的状况,旨在为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乡镇居民的体育参与现状提供参考依据,在全民健身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加速恢复乡镇体育活动,为促进乡镇体育发展、乡村振兴提出一些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