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碳生态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330185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城市地理、经济与管理评论、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5年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第四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等;低碳生态城市的相关文献由30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国杰、樊行、郝文升等。

低碳生态城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30185 占比:99.94%

总计:330368篇

低碳生态城市—发文趋势图

低碳生态城市

-研究学者

  • 赵国杰
  • 樊行
  • 郝文升
  • 荆万里
  • 丁冬梅
  • 刘琰
  • 吴先华
  • 孙菲
  • 李迅
  • 温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凯
    • 摘要: 文章尝试从景观格局指数的角度选取景观分离度用以评价城市的紧凑程度。同时,选取碳足迹模型用以衡量城市的低碳化程度。研究得到结论如下:随着城市紧凑程度的提升,碳足迹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早期城市的紧凑发展仅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考虑进行最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呈圆形向外延伸。之后城市的发展对最初的发展模式进行修正,使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得到推进和提升。
    • 陈柔珊; 王枫
    • 摘要: 为了促进土地生态化利用、落实“生态文明”战略,以珠三角9市为例,构建基于低碳生态城市视角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熵组合赋权法、综合评价法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9市2010年和2017年土地利用效益时空演变特征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各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核心-边缘”结构,位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广深莞要显著优于其他城市。整体效益水平稳步提升,惠州增幅最大,肇庆增幅最小;(2)各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性,经济、社会效益增速快且均为正增长,生态环境效益增速小,部分城市出现下降情况;(3)要素层面各市得分具有不平衡性,经济发达效益差异扩大最明显;(4)经济发达、经济持续与社会和谐障碍度呈下降态势,社会发展、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呈上升趋势。地均财政收入、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主要障碍因子。
    • 于晨霞; 潘辉
    •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能源、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使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论文通过对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对传统的经济-能源-环境(3E)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加入社会因素,构建低碳城市发展经济-能源-环境-社会(3E1S)系统模型,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吴远征; 张智光
    • 摘要: 为厘清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演进脉络,借助CiteSpace软件,对1998—2018年题名为“生态城市”的文献从发文年度、学科分类、发文期刊、核心作者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热度高、学科跨度大且有“量”有“质”;研究热点涵盖了从理论研究到建设实践的全过程,特别是对“低碳生态城市”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前沿与“新型城镇化”和“低碳生态城市”等紧密关联。未来应加强生态城市的基础研究、增强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 吴远征; 张智光
    • 摘要: 为厘清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演进脉络,借助CiteSpace软件,对1998—2018年题名为“生态城市”的文献从发文年度、学科分类、发文期刊、核心作者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热度高、学科跨度大且有“量”有“质”;研究热点涵盖了从理论研究到建设实践的全过程,特别是对“低碳生态城市”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前沿与“新型城镇化”和“低碳生态城市”等紧密关联。未来应加强生态城市的基础研究、增强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 沈磊
    • 摘要: 随着社会逐渐趋向于城市化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服务功能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在城市空间规划基础上引用低碳生态理念.本文针对此种现状,对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要点、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等内容进行相关概述,以期探索出一条能够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有效开展的管理路径.
    • 顾丹凤
    • 摘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绿色节能建筑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并指出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低碳类活动、改进城市生态层次及打造低碳生态格局四项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具体措施.随着绿色理念进入到建筑行业中,其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相关人员应加快生态城市建设,进而保障城市中的生态文明.
    • 徐从广; 张思敏; 章慧明
    • 摘要: 碳平衡是在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下,实现碳排放和碳汇之间的相对平衡。目前,中国尚未形成基于碳平衡系统关于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法、规划设计理论以及系统的政策体系。本文将从城市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探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策略与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城市规划政策制定过程中考虑碳平衡因素,使城市规划成为当地政府制定减排措施的一个重要手段。
    • 徐从广; 张思敏; 章慧明
    • 摘要: 碳平衡是在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下,实现碳排放和碳汇之间的相对平衡.目前,中国尚未形成基于碳平衡系统关于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法、规划设计理论以及系统的政策体系.本文将从城市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探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策略与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城市规划政策制定过程中考虑碳平衡因素,使城市规划成为当地政府制定减排措施的一个重要手段.
    • 罗敏
    •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逐渐增多,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影响了人类的长期稳定发展,也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城市居民在生活当中也在不断的消耗着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使得能源危机逐渐出现,而低碳生态城市理念旨在发展绿色产业,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本文浅谈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途径,实践低碳生态城市理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