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传递损失

传递损失

传递损失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511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公路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4篇、会议论文85篇、专利文献24956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2016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 、2016年APC联合学术年会、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等;传递损失的相关文献由1207位作者贡献,包括季振林、金涛、刘志恩等。

传递损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4 占比:1.51%

会议论文>

论文:85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24956 占比:98.16%

总计:25425篇

传递损失—发文趋势图

传递损失

-研究学者

  • 季振林
  • 金涛
  • 刘志恩
  • 孟晓宏
  • 杨亮
  • 柳贡民
  • 陈剑
  • 刘正士
  • 康钟绪
  • 李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志恩; 魏浩钦; 朱亚伟; 杨星瑶
    • 摘要: 针对使用外置声源模拟汽车进气、排气噪声进行空气声传递路径分析的试验中,现有低频声源无法发出进排气时频率为30 Hz的低频噪声,同时由于低频声源体积过大需要过渡管道才能将噪声信号传输至排气尾管。为了解决声源系统引入过渡管道带来的声阻抗变化,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预滤波的噪声修正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小均方误差自适应算法对系统逆传递函数进行拟合,得到最佳滤波器系数,通过构建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实现对组合声源系统信号失真的修正。仿真结果表明,与维纳滤波方法相比,该方法实现了信号在30~1000 Hz频段范围内±5 dB的幅值波动,管口噪声信号输出稳定。基于NI Compact RIO搭建了滤波器并进行测试,试验的噪声频谱曲线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杨芳乙; 李旭巍; 李力克; 石国兵; 王鹏
    • 摘要: 在通风工程中,经常使用片式消声器和矩阵消声器来控制噪声影响。目前,对于这两款消声器,主要采用实验室测试和现场实测方式评估同类型消声器的消声性能。但通过实测评价消声器性能的效率不高,因此,采用Virtual Lab Acoustic软件和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消声器传递损失,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趋势基本一致,在进行实测修正后,可提高软件模拟消声器传递损失值精度。同时,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消声器穿孔护面板孔径越大,板厚越小,吸声材料流阻率越大,消声器传递损失越大,消声器消声性能越好。
    • 张则刚; 高丽; 孙海滨; 兰同宇; 吴伟
    • 摘要: 传统内插式吸气消声器腔室之间密封性差,影响消声器消声性能和阻力特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新结构吸气消声器,通过初步实验对比,证明新吸气消声器腔室密封性好,且具有较好的声学性能和阻力特性,可使压缩机声功率级降低1.87 d B,制冷量提高7.4 W,性能系数提高0.016。为进一步提高新消声器的消声性能,利用声学分析软件LMS Virtual. Lab进行声学仿真模拟,分析其引流管长度、引流管通流截面宽度、扩张孔位置和出口内插管长度等内部结构参数对传递损失的影响,优化内部结构参数。最终,压缩机声功率级降低2.51 dB,制冷量提高5.63 W,性能系数提高0.015。
    • 刘智建; 张杰; 姚新改; 郭文亮
    • 摘要: 抗性消声器的流体动力学性能会影响消声器的实际使用效果,为了降低抗性消声器的阻力损失,采用CFD法对添加导流管的偏置扩张式、旁支扩张式、反流扩张式消声器进行阻力损失分析。对比了不同导流管长度和出口内插管对阻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导流管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消声器的阻力损失;在必要路径内导流管越长则阻力损失越小;出口内插管能够减小阻力损失但影响不明显。其次对比不同类型的不同结构消声器的传递损失,结果表明:导流管有利于提高消声器的低频声学性能。最后通过对多腔抗性消声器进行添加导流管优化,阻力损失降低52%,消声器动力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结果为导流管减小消声器阻力损失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支持。
    • 吴维维; 潘伟宸; 赵鹏瑜
    • 摘要: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分析的方法,针对切向流条件下的优化赫姆霍兹共振器进行数值模拟并与传统赫姆霍兹共振器作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优化后的赫姆霍兹共振器有更好的消声性能。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赫姆霍兹共振器可以产生2~3个共振峰,提升了大约120%的消声效率,提高了20 dB左右传递损失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消声频带。
    • 康钟绪; 宋瑞祥; 刘强; 郭建军; 张慧娟
    • 摘要: 在隔声板结构中,分布式内嵌大量小型消声单元,在入射声波被消声单元有效衰减的同时,气流可均匀通过整个板结构,形成一种分布式消声板结构。利用平面波理论和修正传递矩阵法,建立消声板简化模型,并预测模型传递损失。加工消声板样件,实验室内测试并验证其声学及通风性能。对比隔声测试结果与预测结果,验证修正传递矩阵法针对该结构的准确性,同时验证消声板结构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该分布式消声板结构具有良好的声学效果,修正传递矩阵法可应用于该结构的声学性能预测以及结构设计。
    • 朱从云; 张仁琪; 丁国芳; 黄其柏
    • 摘要: 发动机的排气气流流速是影响消声器综合性能的重要参数,随着排气气流流速增加消声器内产生的再生噪声增加,使得消声器的吸声效果变差。为解决此问题,提出通过将排气气流进行分流与对冲降低排气气流流速来提高吸声效果的吸声方法。首先通过一个锥形分流单元将进入消声器的气流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气流通过穿孔管上的小孔进入到穿孔管内腔,使气流在穿孔管内腔发生对冲,从而降低排气气流流速提高吸声效果。通过对整体结构进行消声子单元划分、传递矩阵计算、传递损失自变量与因变量函数关系分析得到传递损失的影响因素与变化特性,并对理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吸声方法可在高速排气气流的情况下,使传递损失始终维持在稳定状态,以入口气流流速从15 m/s增加到45 m/s为例,传递损失从26.5 dB降低到24.5 dB,降幅为0.075%,证明了该结构具有良好且稳定的吸声效果。
    • 田春娟; 崔铭辉; 张华皓; 吴宗海
    • 摘要: 研究表明,在车辆噪声中,排气系统的噪声占很大比重,因此,降低排气噪声对改善汽车性能有着重大的意义。对这部分噪声的控制,一是从源头上进行技术改进,改进发动机的工作方式,换用其他新能源;二是安装排气消音器。文章所设计的是一种连续多腔的穿孔管消音器,通过Virtual Lab声学仿真软件,研究穿孔管的直径、消音器穿孔管及腔体的长度、腔体直径大小等结构参数对消音器消音性能的影响。
    • 彭健; 肖新标; 李承城; 付辰辰; 许天啸
    • 摘要: 根据测试数据对空调噪声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空调噪声能量主要集中在100~1000 Hz的频带内,且空调噪声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客室内噪声的大小。为了计算空调风道的传递损失,采用简单结构对仿真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证明采用“压力声学,频域”接口可以用于计算空调风道的传递损失。为了保证在空调风道内有效的布置微穿孔板,且不影响空调风道内正常的空气流量,文中设计了四种将微穿孔板排布于空调风道内的方案,均可以有效地提升空调风道传递损失的谷值和峰值。四种方案均提升了空调风道的降噪效果,其中方案1降噪效果优于方案2,方案3优于方案4。采用微穿孔板错位分布的方式降噪效果要优于同侧分布的方式。通过对微穿孔板在空调风道内的应用研究,为降低列车空调噪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 吴军委; 吴萍; 陈超; 戴关林; 李树龙
    • 摘要: 针对某增程式轻卡排气口噪声高的问题,通过实车测试及分析,确认主要为中低频噪声贡献。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排气消声器进行声学分析及空气动力学分析,在确保排气系统压力损失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消声器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消声器优化后,整车定置增程器充电工况下排气口噪声总声压级降低了3.0dB(A),加速工况下问题转速点处排气口噪声声压级显著降低,排气口噪声大的问题明显改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