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传输延时

传输延时

传输延时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72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94483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硅谷、自动化仪表、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3第十四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四川省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专委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等;传输延时的相关文献由75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经南、崔竞松、罗国君等。

传输延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4483 占比:99.92%

总计:194632篇

传输延时—发文趋势图

传输延时

-研究学者

  • 刘经南
  • 崔竞松
  • 罗国君
  • 裘愉涛
  • 郭文飞
  • 郭迟
  • J·孙
  • P·加尔
  • S·耶拉马利
  • 冯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佳佳; 崔锦东; 王宪全; 李晓东; 曾宪军; 周大森; 姚庆旺; 段发阶; 傅骁
    • 摘要: 在水下多线阵地震勘探系统中,同步采样非常重要。针对传统水下多线阵地震勘探系统同步采样方法复杂,变采样率后锁定时间长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主从同步模型的非锁相环本地时钟异步驱动的高精度同步采样改进模型,提出了利用采集节点本地异步驱动时钟短时稳定性与本地采样时钟主从同步校准相结合的高精度同步采样方法。基于同步采样改进模型,分析了时钟稳定性、传输延时、相位抖动等因素对同步采样误差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提出了传输延时逐级补偿的同步采样误差高精度校准方法。所建构模型及方法从原理上有效消除了相位抖动对同步采样误差的影响,有效补偿了信号传输延时对同步采样误差的影响,同时大大简化了同步采样的软硬件实现难度,解决了传统方法变采样率后锁定时间长的问题。利用搭建了双线阵阵列同步采样实验系统进行验证,达到了优于5 ns的同步采样精度。
    • 王长清; 赵天恩; 李彦; 江长青; 蔡菠; 何嵘
    • 摘要: 在电力系统领域,获取精确的事件时标以及系统内不同模块间时钟同步,均需要进行精准对时。设计了一种分布式系统内利用串行通信进行对时的架构,包括主控模块、串行通信总线和辅控模块。介绍了在分布式架构下实现对时的方法,主控模块接收外部北斗/GPS等对时源,通过串行通信总线分时复用,下发对时报文给辅控模块。对时报文包含主控模块发送报文起始时刻对应的精确时间戳。辅控模块通过捕获单元确定接收报文起始时刻。结合报文发送传输延时和辅控模块本地晶振偏差,确定辅控与主控模块时钟源的时间差,从而确定辅控模块本地时间,以完成系统内对时。系统使用一条高速串行通信总线,完成报文对时和高速数据通信,减少了布线复杂度和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林卓然; 朱晓东; 王守相; 高连学; 于洋; 王绍敏
    • 摘要: 为充分发挥多能源系统的用能经济性、灵活性和低碳性,提出了考虑热网动态特性与碳交易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在考虑热网动态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热电联产机组、热泵、燃气轮机等能源耦合设备,构建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针对供热管道和采暖建筑的热动态特性进行精细化建模;其次,以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和碳交易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能量平衡约束、网络约束为约束条件,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案。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优化调度方法能够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风电消纳率,降低系统的整体碳排放量。
    • 季振凯; 吴镇
    • 摘要: 为满足集成电路自动测试设备(ATE)通道间信号同步的需求,基于FPGA提出了一种ATE激励信号传输延时误差的测量方法。该方法硬件结构简单,充分发挥了FPGA与ATE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示波器测量结果误差在4%以内,能满足激励信号频率小于200 MHz的测量要求。
    • 李卓; 毛亚春; 罗蓬; 马天祥; 赵建利
    • 摘要: 命名数据网(named data networking,NDN)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架构,旨在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基于其消费者驱动的内容检索模型,NDN自然地支持消费者移动性。然而生产者移动性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额外的机制来提高生产者移动期间的数据可用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可扩展的移动管理机制来支持生产者移动性。该机制利用网络终端在基于名称的NDN转发平面上建立了临时转发路径,并设计了缓存与重传机制支持时延容忍和时延敏感的应用数据流。最后在ndnSIM中建立了一个全面的仿真环境,对所提方案与现有解决方案进行了评估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充分支持生产者移动性。当速度为30 m/s时,丢包率仅为3.0%,平均传输延时为352.1 ms。此外,支持生产者移动性所需的额外消耗对于方案相比降低了49.18%。
    • 舒歌群; 杨爽; 王伟光; 霍东兴; 田华
    • 摘要: 由多电堆组成的液流电池系统通常用于大规模电能存储应用.在这种多电堆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与管道系统中电解液流动相关的传输延时,这会对系统设计和运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针对热再生氨基液流电池电堆系统,设计开发了一个包含传输延时的动态模型,研究了不同系统设计和运行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传输延时会导致电解液浓度在管道中分布不均匀,并导致系统中的电堆电压均匀性较差.探究了电堆在不同流量、不同管道尺寸和不同反应物浓度下的运行情况,电堆输出功率随着流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整个系统的压降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加,当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压降损失时,电堆的总功率与电堆的输出功率呈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流量的增加会使反应物的浓度分布和电堆电压更加均匀.电堆输出功率随着管道半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管道长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考虑压降损失后的总功率也与输出功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电解液反应物浓度(Cu^(2+)、Cu(NH_(3))^(2+)_(4)、NH_(3))的变化也会影响电堆的输出功率,电堆的输出功率随着NH3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对于Cu^(2+)来说,存在一个最佳浓度值,使得电堆输出功率最大;随着Cu(NH_(3))^(2+)_(4)浓度的增加,电堆功率会逐渐降低.
    • 黄亚峰; 李丹; 严干贵; 朱玉杰; 吴光琴; 何威
    • 摘要: 综合考虑热网传输延时及储热的优化调度,可显著提高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在实现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对此,文中提出考虑热网传输延时及储热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策略。文章建立描述热网的传输延时和储热的供热系统模型;结合具体的能源设备,将热网作为调度资源参与到日前优化调度中,提出一种热网传输延时及储热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实现对热网虚拟储能的调度利用;最后对不同场景下含风电的电-热综合能源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利用热网传输延时和储热进一步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风电的消纳率。
    • 裘愉涛; 徐昱; 王源涛; 张魁; 刘东冉; 顾伟
    • 摘要: 就地化元件保护采用分布式架构,各分布式子机间采用环网通信方式。文中针对子机环网报文的测试难点,设计和开发了具备环网测试功能的新型继电保护测试装置。该装置采用双中央处理器(CPU)架构,主CPU负责测试流程管理,环网CPU负责环网数据交换测试。通过配置文本灵活组帧环网报文,开发延时测试、数据一致性测试、转发特性测试、异常报文模拟等功能,校验环网报文实际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补充了环网性能测试手段。文中通过单台测试装置即可完成分布式子机的保护功能及环网性能测试。所研制的装置已应用于就地化保护现场调试,为元件保护就地化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测试手段。
    • 余江; 黄河; 陈宏山; 丁晓兵
    • 摘要: 5G承载差动保护业务是通信与控制保护技术融合发展的需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对时原理差动保护的通道需求,比较高低压网络差动保护通道延时的需求差异,分析了5G无线通信中确定性传输时延技术和精准授时技术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5G精准时标的配网差动技术.外场5G基站实测验证了授时精度及传输延时均能满足差动保护业务需求.
    • 裘愉涛; 徐昱; 王源涛; 张魁; 刘东冉; 顾伟
    • 摘要: 就地化元件保护采用分布式架构,各分布式子机间采用环网通信方式.文中针对子机环网报文的测试难点,设计和开发了具备环网测试功能的新型继电保护测试装置.该装置采用双中央处理器(CPU)架构,主CPU负责测试流程管理,环网CPU负责环网数据交换测试.通过配置文本灵活组帧环网报文,开发延时测试、数据一致性测试、转发特性测试、异常报文模拟等功能,校验环网报文实际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补充了环网性能测试手段.文中通过单台测试装置即可完成分布式子机的保护功能及环网性能测试.所研制的装置已应用于就地化保护现场调试,为元件保护就地化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测试手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