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企业金融化

企业金融化

企业金融化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335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6942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南开经济研究、财会月刊(会计版)、会计之友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19届中国财务学年会、第十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9年年会等;企业金融化的相关文献由57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婷、林钟高、于连超等。

企业金融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2 占比:1.2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942 占比:98.77%

总计:27277篇

企业金融化—发文趋势图

企业金融化

-研究学者

  • 周婷
  • 林钟高
  • 于连超
  • 刘佳豪
  • 张卫国
  • 彭俞超
  • 林琳
  • 沈悦
  • 肖忠意
  • 花冯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振杰; 谭春平; 李辉
    • 摘要: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新产物,可以弥补现有金融市场的不足,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本文选取中国沪深两市A股2011—2017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金融化趋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抑制企业金融化趋势,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困境,抑制因“预防性储蓄”动机引致的企业金融化趋势。
    • 颜敏; 白栖凡
    • 摘要: 目前,关于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挤出”效应的研究结论很普遍。文章认为实体企业金融化是企业懈怠于创新的后果,而不是动因,并以产能过剩为中介。以2007—2019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产能过剩中介效应分析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创新缺乏导致实体企业金融化;产能过剩在企业创新缺乏导致实体企业金融化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发现主营业绩通过产能过剩对企业金融化的反向调节作用,产能过剩企业在主营业绩较低时会更显著地进行企业金融化。因此,实体企业应加强创新投资,改变供给结构失衡状态,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产业升级,进而提高主营业绩,逐步从根本上去除金融化现象。
    • 华潇琳; 宁祖辉; 戴圣锦; 王婷婷; 艾来提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崛起,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逐年扩张,GDP贡献不断增强,是2019年后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首先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接着运用VAR模型分析2019年前后数字经济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ADF等相关检验,检验均通过。然后结合ADF检验发现本文时间序列数据具有一阶平稳且不具有季节效应,并对比VAR模型和霍尔特双参数曲线模型的预测效果,发现霍尔特双参数曲线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因此本文采用霍尔特双参数曲线模型对企业金融化数值进行未来3年的预测。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最后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提出了理论意见。
    • 翟胜宝; 袁林; 蒋宁宁
    • 摘要: 随着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实体企业资金开始流向虚拟经济,对微观企业发展和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企业的金融资产占比、金融投资比率两个金融化指标为视角,并将资产专用性加入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框架,探究制造业金融化、资产专用性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之间呈现出一种由"促进"到"抑制"的非线性∩型关系;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增加会降低资产专用性,并且资产专用性在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当虚拟经济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时会正向促进企业价值。因此企业应避免过度追求金融收益,政府及监管部门应有效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整治企业金融投资乱象,引导企业适度持有金融资产。
    • 谢婷婷; 刘珈琳
    • 摘要: 创新作为未来中国推进战略发展的关键,合理运用创新在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起到的传导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选取2014—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研究期间连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为研究对象,聚焦企业金融化—双元创新投入—企业价值的作用路径,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双元创新在金融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异质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探索性创新投入在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之间表现为遮掩效应,利用性创新投入在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之间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不同流动性金融资产、不同性质企业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丰富了金融化与企业价值作用路径领域的研究视野,为企业更好地进行金融资产合理配置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了参考。
    • 刘锦英; 徐海伟
    • 摘要: 以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企业异质性特征在高管团队稳定性与企业金融化关系中的作用。研究表明:高管团队稳定性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且无论是短期金融资产还是长期金融资产,稳定的高管团队均没有持有意愿。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高管团队稳定性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研发创新、降低代理成本以及降低战略激进度这三条路径作用于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持股比例和东部地区较为显著。
    • 冯明
    • 摘要: 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等微观行为,进而影响公司价值。以2007~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借鉴Baker等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和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水平有着正面的影响。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金融化水平影响公司价值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民营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金融化损害国有企业的公司价值;相对于中央国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金融化损害地方国企公司价值。进一步对企业规模异质性、受融资约束程度等的差异进行分析,在微观作用机制上,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金融化一方面挤出企业投资,另一方面抑制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是影响公司价值提升的重要原因。
    • 顾海峰; 张欢欢
    • 摘要: 文章选取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对企业金融化对实体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企业金融化与实体投资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相对于非国有、低负债、低成长企业,金融化对国有、高负债、高成长企业实体投资效率的边际影响更大。(2)实体投资水平与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化与实体投资效率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企业金融化—实体投资水平/融资约束—实体投资效率"的传导渠道有效。(3)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金融化与实体投资效率关系存在非对称性调节作用。当金融化程度较低时,宏观经济增速上升会加剧金融化对实体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当金融化程度较高时,宏观经济环境的调节作用无效。(4)当企业投资过度时,金融化通过挤出实体投资来提升投资效率;但当企业投资不足时,金融化无法通过储蓄实体投资来提升投资效率,这归于金融化收益对冲了实体投资不足的效率损失。该成果将为提升中国企业投资效率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 陈祎; 鲁元平
    • 摘要: 脱实向虚是当前阶段我国经济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其中,企业沉重的社保缴费负担是导致实体企业加速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利用上市公司2007-2017年的数据研究社保缴费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可发现:社保缴费对企业的金融投资利润占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社保缴费压力加重了企业脱实向虚程度。研究还发现,社保缴费会显著降低企业的实体投资收益率,但对企业金融投资的收益率影响不大,社保缴费加重企业脱实向虚的效应在实体投资收益率低、金融投资收益率高的企业中更大。同时,社保缴费显著减少了企业当期现金流,社保缴费加重企业脱实向虚的效应在现金流不充裕的企业中更大。最后,企业主要通过增加持有交易类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来增加脱实向虚程度。分析企业脱实向虚的成因,可以为治理当前中国企业脱实向虚现象提供新思路。
    • 林钟高; 李文灿
    • 摘要: 基于治理“脱实向虚”这一经济热点问题,本文探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增加审计延迟。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经营风险、代理成本、业务复杂度的增加成为企业金融化增加审计延迟的可能路径,而且从金融化现象的时间轴(流动性)看,相对于短期金融资产,持有长期金融资产更能增加审计延迟。研究表明,审计延迟作为财务报告及时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受到企业金融化现象及其由此可能引发的潜在审计风险的重大影响,既从审计视角拓展了企业金融化的研究,也为年报披露的制度安排与完善提供了经验证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