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EVI

EVI

EVI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植物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专利文献58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自然资源学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等; EVI的相关文献由539位作者贡献,包括袁晓军、侯丽峰、张树前等。

EVI—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 占比:71.14%

专利文献>

论文:58 占比:28.86%

总计:201篇

EVI—发文趋势图

EVI

-研究学者

  • 袁晓军
  • 侯丽峰
  • 张树前
  • 徐亚林
  • 王磊
  • 刘鹏飞
  • 张波
  • 沈岭
  • 王伟
  • 王庆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解晗; 同小娟; 李俊; 张静茹; 刘沛荣; 于裴洋
    • 摘要: 黄河流域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其植被指数变化和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对该地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河流域2000—2018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加型植被指数和气象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两种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机制,探讨了NDVI与EVI在反映植被变化和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2000-2018年,黄河流域地区植被NDVI、EVI分别以0.059/10a、0.038/10a的变化率增加,空间上以显著改善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77.13%和75.27%,大多分布在1000-1500 m海拔处,中游地区改善较为良好,林地改善率最高。显著退化区域较小,主要分布在巴颜喀拉山西北部、西宁市、银川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太原市、西安市及关中盆地和洛阳市周边,建设用地退化率最高。在生长季期间,植被指数变化与气温和降水以正相关为主,气温滞后时间为1个月,降水滞后时间为3个月,都为草地最为相关;与辐射之间为负相关,滞后时间为3个月,其中林地最为相关。在0.05显著性检验水平下,驱动黄河流域生长季植被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为降水和辐射。整体上看降水对该地区植被变化影响较大。在时间和空间上,黄河流域地区NDVI比EVI反应植被变化更敏感,且与降水和辐射的相关性更高。
    • 孙梅; 黄宇; 陈兴海; 刘业林; 苏秋城
    • 摘要: 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对小麦的增产增收至关重要,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与小麦种子的储藏年份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随着储藏年份的增加,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因此小麦种子的储藏年份的鉴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不同年份的小麦种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去除波段之间的多余信息,根据PCA变换的RGB彩色合成,可以更客观地看到不同年份小麦种子在图像显示上的差别。然后在不同年份种子的基础上提取平均值、标准差,对得到的光谱曲线对比分析,选取了500 nm和700 nm 2个波段分别构建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光谱指数。利用7个年份的小麦种子建模,分析NDVI和EVI与其相应年份的散点图和趋势线,得到了决定系数0.7624和0.8585,从这2个决定系数可以看出EVI的建模高于NDVI。利用构建的建模模型对2010、2012、2013和2014年份的小麦种子进行年份预测,预测的年份与实际年份达到100%。本研究以小麦种子为例,利用成像高光谱技术鉴定小麦种子的年份,为农产品时间鉴定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参考。
    • 皮贵宁; 贺中华; 张浪; 杨铭珂; 游漫
    • 摘要: 为探究贵州省植被生长变化趋势对多时间尺度气象干旱的响应,基于2001—2020年的逐月MODIS-NDVI、EVI影像和气象数据,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slope趋势性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20 a的植被生长状况及气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省不同时间尺度下的SPEI在整体上呈现出缓慢增加趋势,表明干旱程度有所降低;空间分布上干旱化趋势表现在北部的遵义、铜仁及黔西南地区。(2)贵州省植被生长状况整体呈现出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的黔东南地区以降低趋势为主,毕节西部地区以增长趋势为主;(3)贵州省植被生长状况与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以贵州省植被在黔西南和北部地区对干旱的响应最强,其次为贵阳和毕节东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对SPEI_(3)的响应最强,其次为耕地和林地;生长季内的不同植被类型对SPEI_(3)和SPEI_(12)的响应较强。综上,贵州省植被和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不同植被类型对不同时间尺度气象干旱的响应情况也有所差别。
    • 曾令辉; 佟欣羽
    • 摘要: EVI、LSWI时序数据是农业遥感应用中重要的数据源,时空融合模型可以减弱重访周期及天气等因素对遥感数据获取的限制。然而前人选取的数据源多为MODIS与LANDSAT作为时空融合模型的输入数据,限制了融合结果的空间分辨率,因此本文基于MODIS与Sentinel-2以ESTARFM时空融合方法构建10m空间分辨率的连续EVI、LSWI时序数据,并对时空融合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ESTARFM时空融合模型模拟结果与纯像元MODIS时序EVI和LSWI曲线差异不超过0.1,与验证日期Sentienl-2的EVI与LSWI的平均R2均为0.878,证明ESTARFM时空融合方法可以有效的对Sentienl-2进行模拟。
    • 皮贵宁; 贺中华; 游漫; 张浪; 杨铭珂
    • 摘要: 以MODIS-EVI及同期气候因子及气象干旱指标SPEI作为表征植被和气候时空变化特征的指标,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Hurst指数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探究贵州省2001—2020年植被生长状况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1—2020年贵州省植被增加的区域面积比为84.97%,主要改善区域以贵州省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为主,且植被在未来的空间变化趋势上以反持续性增加为主,占据贵州省总面积的69.23%。(2)贵州省植被与气候因子降水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均较弱,而区域植被生长状况与SPEI间的正相关性大于负相关性。(3)EVI与人类活动在贵州省北部、西部及西南部地区主要以积极的改善作用为主,而在贵阳、遵义及其周边地区则以消极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整体上研究区内的人类经济活动与植被EVI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可为贵州省植被生态保护及其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之间的适宜性研究提供客观的科学理论支撑。
    • 冯娴慧; 曾芝琳
    •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的植被覆盖特征与变化趋势受到多种自然因子的影响。基于2001—2020年的MODIS NDVI遥感数据,采用增强植被指数(EVI),结合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级分析法、地理探测器驱动力分析模型等方法,分析20年长时间序列大湾区植被覆盖特征与变化趋势,并进一步结合气象数据、高程、坡度、坡向、土壤等数据,研究气候与非气候自然因子对植被覆盖特征与变化趋势的影响和驱动力。结果表明,(1)大湾区植被覆盖整体呈极显著改善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植被变化趋势均表现为极显著改善。但城乡建设用地、水域、耕地的植被变化趋势表现改善、退化等7种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共存,城乡建设用地的极显著退化趋势最高,占比面积约18.59%。(2)相对湿度、风速、气温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具有影响力;在空间分布上,气温影响区域与城市建设密集区域紧密相关。(3)在非气候因子中,高程、土壤类型、坡度与植被分布特征紧密相关。在植被的变化趋势上,改善程度最高的区域集中在82—394 m高程之间,退化区域集中在≤82 m的高程区域。植被覆盖发生显著退化占比面积比较大的有水稻土、沙洲和滨海盐土。(4)通过驱动力模型分析,气候因子中,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是影响植被覆盖特征的主要因子;非气候因子中,高程、土壤类型是影响植被覆盖特征的主要因子。在双因子交互验证中,气温、相对湿度与其他各因子的双因子驱动解释力均在50%左右,表明高温、高湿的气候对大湾区的植被生长具有正向驱动作用。高程、土壤因子与其他自然因子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驱动力协同增强。
    • 刘婷婷; 杨晓霞; 叶许春; 吴娟; 刘佳
    • 摘要: [目的]研究人类活动对近年来鄱阳湖流域陆地植被覆盖变化的作用机制,为推动该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鄱阳湖流域最新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产品,并结合气象数据以及土地利用和人口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残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区2000—2020年流域陆地植被覆盖变化特征,深入探讨了人类活动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近20 a来鄱阳湖流域地表植被状况明显改善,植被EVI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流域人类活动整体上对植被EVI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城镇化新扩张区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对EVI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48%,不同子流域间人类活动的平均贡献率为30%~43%。鄱阳湖流域植被EVI及其残差趋势在人口密度增加0~100人/km^(2)和400~500人/km^(2)时,分别出现了一个峰值。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江西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驱动,广大乡村地区人口密度的小幅增加(0~100人/km^(2))比单纯的人口流失区更能有效改善地表植被状况。与此同时,城市区域人口密度增加幅度在一定区间时(400~500人/km^(2))也能促进地表植被状况的改善。[结论]人类活动是地表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促进因素,高质量发展中的“绿色”“协调”理念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
    • 甄晓杰; 周海涛; 周曙东; 陈世强
    • 摘要: 物候相机是物候网建设的重要观测设备,本文开展了对比Hikvision相机(中国)和StarDot相机(美国)的物候指标提取性能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两款相机的NDVI最为一致,其中,从StarDot提取的生长季长度等于人眼识别长度,与从Hikvision中提取值仅相差1天;两者的GCC和EXG受油菜花季特殊的黄花覆盖及StarDot中的固定白平衡设置存在差异;而两者的EVI均不能够有效反映出油菜的生长节律。Hikvision相机在我国的物候网观测中可以起到替代作用。
    • 赵欣
    • 摘要: 汽车工业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安全性的问题,因此汽车轻量化在解决燃油效率、CO2减排和环境友好等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先进高强钢是解决车身减重、保证安全性、防腐和降低成本等问题最具有应用前景的金属材料.介绍了国内外钢铁企业近年来在汽车用钢方面的技术进展,结合具体实例,重点介绍了高强度钢板的发展情况以及EVI销售新模式.
    • 吴心怡; 金晓斌; 韩博; 徐伟义; 任婕; 孙瑞; 周寅康
    • 摘要: 提高耕地产能对于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粮食安全需求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MODIS-EVI数据,通过构建作物EVI生长曲线,利用二次差分法及阈值法提取耕地复种指数并计算最优生长时长(Most Active Day,MAD)表征耕地产能变化,分析了2001-2017年四川省复种指数不变区内单季作物种植区,双季作物的第一、二季种植区内耕地产能变化及潜力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四川省93.5%的耕地复种指数未发生变化,复种指数不变区内熟制以一年一季(占总耕地面积的88.3%)和一年两季(占总耕地面积的2.7%)为主;2)研究期内四川省单季作物产能显著下降与显著提升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4.0%和33.2%,产能稳定区占比最大;双季中第一、二季作物产能分别呈先降后升和波动下降趋势,产能变化耕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2.1%和49.4%;3)双季作物产能提升潜力大.研究期内四川省单季作物产能提升区和产能下降区产能提升潜力小于40%的耕地占比分别为83.8%和71.4%;双季作物第一、二季作物产能提升区内产能提升潜力大于40%的耕地分别占89.5%和67.6%.双季作物产能提升潜力大于80%的耕地面积超过一半,表明四川省双季作物的耕地产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研究所提出的耕地产能量化方法,可以应用于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耕地产能变化监测、耕地产能提升潜力空间识别等,可为优化耕地产能监测方法、促进耕地保护政策与规划制定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