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价格风险

价格风险

价格风险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43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贸易经济、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4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3064篇;相关期刊429种,包括经济论坛、管理观察、市场论坛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5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一次年会、第十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第六届中国交通运输业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等;价格风险的相关文献由78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硕、李艳、常清等。

价格风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4 占比:2.63%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3064 占比:97.31%

总计:23702篇

价格风险—发文趋势图

价格风险

-研究学者

  • 吴硕
  • 李艳
  • 常清
  • 许经勇
  • 丁楠
  • 卢山
  • 张洪波
  • 杨敏
  • 林孝贵
  • 沈农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善隆
    • 摘要: 农作物遭遇自然灾害或价格风险,对农户的损失巨大。依靠国家补贴并不能完全弥补农户们的损失,传统的农业险又因种种商业问题,需要各个保险公司进行再保险才能实施。因此,“相互保险+期权”便有了需求,处于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之间的中间区域。是对于国家补贴社会保障基础之上的补充形式。农户们购买保险产品,相互保险组织购买看跌期权产品,保险公司代理农户们做统一的桥梁中间渠道。利用价格差进行互相弥补:盈利时,储蓄资金池,并不分红;价格差不足以弥补或自然灾害时,利用资金池进行弥补亏损。
    • 祝惠春
    • 摘要: 全球主要农产品站在了市场聚光灯下。俄乌冲突带来农业生产和出口扰动,放大了供应缺口,原油和化肥价格上涨将抬升全球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尤其是大豆油料等易涨难跌。化解价格风险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双重影响下,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
    • 周钰迪
    • 摘要: 2019年以来,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贸易量保持了较快增长,北美、欧洲和亚太三个主要区域市场不断完善,跨区域液化天然气现货贸易逐渐活跃。天然气价格的季节属性使得天然气期货月差价格波动异常活跃,贸易商经常面临因采购和销售计价期不一致而出现的跨期计价风险。亨利中心天然气价格和日韩基准价格、荷兰TTF价格之间产生分化,贸易商面临着跨区基差风险。LNG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蒸发率等因素,贸易商需要承担运输过程中的货损风险。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时,面对跨期风险、基差风险和货损风险,应积极使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对贸易利润和经营收益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 张春宝; 熊森泰
    • 摘要: 2021年美国成为全球第三大LNG出口国。截至2022年2月,美国已投产LNG出口项目7个,总产能超过9000万吨/年。截至2022年2月中旬,美国已批准但尚未开工建设的LNG项目共有13个,总规划产能约为1.8亿吨/年。截至2022年4月,美国已投产、建设中和规划中的LNG项目已签10年及以上长期合同50余份,总合同量超过1.1亿吨/年。近年来中国企业针对美国LNG资源长期合同的谈判和签约力度在逐步加大。美国LNG长期合同面临远期资源储量不确定、经济性不确定、亨利枢纽天然气计价及价格上涨的风险,还面临运输瓶颈和运输成本管控风险、合规风险和政治风险。建议:一是优先选择离岸价提货方式;二是从计价方式、数值水平和敞口风险方面管控价格风险;三是适当缩短长期合同期限;四是做好LNG出口项目、卖方合同主体的尽职调查;五是在长期合同谈判中,争取将加征关税、贸易制裁等事件作为不可抗力,尽可能减小买方在极端情况下的合同义务。
    • 史建勋
    • 摘要: 2021年以来,国际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给境外相关实体企业带来强烈冲击。目前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处于转轨时期,天然气定价还没有实现在有效市场中发现均衡价格,两种定价方法双轨并行的风险因素在逐渐累加,主要体现在:一是定价权在外,存在输入性价格波动带来的供给冲击风险;二是缺少做空机制,未形成有效市场,存在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的风险;三是行业特点决定均衡价格可能缺失,造成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风险;四是行业成本过高,造成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风险。建议:合理选取产业链节点,发现市场均衡价格;发挥实体经济优势,加快建设亚洲天然气定价中心;鼓励管道气签署长期协议,民生重点用气保供稳价;利用天然气期货市场作为财务避险工具,降低行业成本;天然气行业实体企业应做好技术和人才准备。
    • 毕林生; 鲍宪军; 陈昶羲; 李佳峰
    • 摘要: 指出动产是公司在担保交易中主要的资产形式,充当重要的抵押物。存货质押作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应该合理设计质押率,为金融机构和借款企业增加福利水平。基于此,从传统模型出发,引入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考虑内生违约的情况下,分析贷款利率,并进一步引入风险分担机制来改善银行的预期收益,以期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 宋心怡
    • 摘要: 我国新特肥发展到现在,产品已经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各种新理念、新概念、大单品层出不穷,经销商和种植户都开始接受和使用新特肥产品。特别是在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战争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化肥价格一直处于比较坚挺的状态。尤其在上半年,以氮磷钾等为原料的化肥价格涨幅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已今非昔比。在肥价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农民用肥结构有所调整,而基本不需要额外添加氮磷钾等养分的新特肥,生产成本增加则相对较少,降低了价格风险,一度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 徐伟民; 肖坚
    • 摘要: “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在分析碳金融交易价格风险及其测度方法基础上,基于中国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深圳和湖北六大交易所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交易价格数据,采用GARCH-VaR模型测度了中国碳金融交易价格风险水平。研究发现:中国碳金融交易价格总体风险水平较高;6个交易市场碳金融交易价格风险从大到小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福建、广东和湖北;上海和北京交易市场价格风险超过了6个市场价格风险的平均水平,剩余4个市场低于6个市场平均价格风险水平。应该进一步健全碳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和碳金融交易平台,逐步建立高效的碳金融价格风险防控机制,并进一步明确碳金融交易价格风险的监管重点。
    • 张楚乔
    • 摘要: 农产品“保险+期货”模式是我国独有的农业保险创新模式,目前主要有农产品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两类产品。该模式有效地衔接了保险与期货市场,提升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能力和偿付能力。目前,农产品“保险+期货”项目已进入稳步扩大阶段,模式逐渐完善,但相关试点工作仍存在着收入保险产品发力不足、保费来源不稳定、期货市场运行效率较低等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保险+期货”模式的运行机制入手,尝试厘清“保险+期货”模式诞生和发展的底层逻辑,并对该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 宋芳; 徐学荣
    • 摘要: 在贸易摩擦加剧和新冠疫情的多重冲击下,中外主要饲料原料品种价格波动剧烈,然而国内饲料企业普遍抗风险能力差,对于套保、套利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尚缺乏灵活性.以2015年1月5日至2020年1月23日的豆粕、菜粕、玉米、大豆期现货价格数据为样本区间,应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及其有效性,并对4个原料进行跨品种套利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最优套期保值策略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且操作性强,跨品种套利策略可行但专业性较强.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饲料企业提出原料价格风险规避的对策和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