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1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哲学理论、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专利文献263708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理论前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 人的问题的相关文献由203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庆祥、何佳乐、倪合强等。

人的问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63708 占比:99.94%

总计:263878篇

人的问题—发文趋势图

人的问题

-研究学者

  • 韩庆祥
  • 何佳乐
  • 倪合强
  • 宋杰
  • 崔延强
  • 张晓峰
  • 张晓庆
  • 徐垚
  • 德新
  • 房晓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廖小忆
    • 摘要: 卡西尔将人描绘为符号性的存在.人通过创造性的劳作,在符号的中介作用下走向抽象的概念领域,而这种人类独有的创造性能力,也正是其之所以自由的真正可能性条件.
    • 黄华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是它自始至终的人文关怀.作为一门人学,它从人类最基础的现实出发,思考并找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通过对个性自由,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探讨,最终实现个性自由的社会理想.在全球化视域下,对于如何处理各个民族的关系,生态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与类之间的问题,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杜红艳
    • 摘要: 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是在重新阐释马克思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中对于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位置的不同观点区分了人本主义流派和科学主义流派.对于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位置,代表人本主义流派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和代表科学主义流派的阿尔都塞有过理论争论.阿尔都塞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重复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抽象的人的理论是对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恢复,人的问题后期被马克思所抛弃了,用人的问题解释马克思的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阿尔都塞的批判作出了理论回应,论证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异质性,说明人的问题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问题,指出马克思晚期并不是用物的问题去否定人的问题而是用商品的关系去说明人的关系.这场争论对于理解20世纪马克思主义多元化的理论格局具有重要价值.
    • 赵心竹
    • 摘要: 我国对“巴赫金教育小说理论”的研究多是引用巴赫金对教育小说的定义,对各国各时期教育小说作品进行文本分析,但对教育小说理论本身的探究与关注远不及巴赫金对话、复调、狂欢化等其他著名理论.原因在于巴赫金原作于二战时期遗失,研究者们主要参考的中文版《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所收纳的教育小说部分内容有限.俄方于2012年出版了新《巴赫金文集》(第三卷),补充了《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一书的部分内容.重读巴赫金对教育小说的相关阐释,可以发现巴赫金针对教育小说,尤其是俄罗斯本土教育小说提出了很多可研究方向.他在以梳理教育小说为基础,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人类学诗学与文学人类学的宏大理论框架,集中探讨“人”的问题.本文篇幅有限,对巴赫金教育小说理论不能全面而深入的讨论,但会对比中俄版本,提出巴赫金教育小说理论的主要研究问题.
    • 田毅松
    • 摘要: 资本主义社会导致了“人的问题”,即人不但丧失了自由个性,而且由于片面发展而成为机器附属物和简单的生产工具,因而导致了人失去了社会生活所应该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人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异化了的分工”。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要解决“人的问题”,一方面要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彻底消灭“异化了的分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借助“综合技术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综合技术教育的“多元”本质能够促进劳动者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进而恢复其自由个性;它的技术(工艺)内容则能够让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进而为恢复人的意义提供社会基础。
    • 杜红艳
    • 摘要: 人的问题,尤其人的分裂与统一,是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人道主义维度的阐发主要是从人的问题出发的.其中,布达佩斯学派立足于马克思和卢卡奇对于人的问题的分析,在现代性的历史条件下重新阐释了人的问题.布达佩斯学派理论家们十分重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加之受卢卡奇从文化批判角度阐发人的分裂的影响,他们得出:现代性历史条件下人的问题依然如马克思和卢卡奇所分析出的,是人的本质与其存在的分裂,只不过这种分裂的实质展现为个体与类的分裂,个体与类的分裂是现代人生存危机的全部根源.马克思对人的异化的阐释和卢卡奇对人的分裂的阐发也都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但二人都认为人的这种分裂是可以扬弃的.而布达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赫勒和马尔库什从社会人类学视角重新分析了人的这种个体与类的分裂,得出:这种分裂不但不可避免,而且正是现代人的存在方式,现代性历史条件下弥合这种分裂只能是在分裂中寻求共识.
    • 王慧娟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人的工作的哲学基础.在这一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民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共产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承担者,为中华民族培养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缔造者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关键;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理论指导作用,挖掘二三课堂的文化育人功能,抢占新媒体阵地是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重要问题.
    • 李冲; 林焕翔
    • 摘要: 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救赎意识实乃存在主义意义域中对现代性的批判.教育救赎意指教育本质的自我救赎、人性复归的精神救赎和时代精神复兴的历史与文化救赎.人的精神唤醒、生命生长、自我超越是构成教育救赎的三个内在基因.个体以此为依托,重新确立生命之意义并自觉担负起传承与创造历史文化的责任意识,并最终得以完成教育救赎的历史使命.这是重建现代性的开始,也是民族、文化、时代精神摆脱危机并再次复兴的根基.由是,在现代性、教育与文化危机以及民族精神的关系问题上,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救赎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富意义的视角.
    • 陈子冰; 桑志坚; 刘文霞
    • 摘要: Dewey’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ook social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of life as reference. It addressed the “problems of man”in the time and society.“Problems of man”a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nature,man and society,man and life,and the knowledge and action of man.In exploring the “problems of man”,Dewey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and established his unique education philosophy.Therefore,“Problems of man”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Dewey’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杜威的教育哲学是以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为参照,以时代和社会中“人的问题”为本的哲学。“人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生活的关系、人的知识与行动的关系。在“人的问题”探索中,杜威完成了对哲学和教育的改造,构建了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因此,“人的问题”是杜威教育哲学的逻辑基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