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生问题

人生问题

人生问题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4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0篇、专利文献7379篇;相关期刊343种,包括法音、党课、思想政治课教学等; 人生问题的相关文献由422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和民、周国平、王德胜等。

人生问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0 占比:5.99%

专利文献>

论文:7379 占比:94.01%

总计:7849篇

人生问题—发文趋势图

人生问题

-研究学者

  • 马和民
  • 周国平
  • 王德胜
  • 叶延滨
  • 何满子
  • 张光茫
  • 本刊编辑部
  • 钱穆
  • 闹市孤灯
  • 于元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诚; 马和民
    • 摘要: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少年个体表达出现了一系列乱象,生存意义缺失,人生问题频发.具体表现为话语权由精英转为大众,个体表达真伪难辨;日常生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情绪表达逐渐失能;个体表达形式转向多元化,个体表达意义却越来越空洞化.究其原因可分为三个方面:科学素养缺失导致个体表达失能;忽视关怀自身发展导致个体表达失声;缺乏价值观引领导致个体表达失序.因此,从回应人生问题的教育视角出发,教育实践应该强化教育中的方法论成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个体表达,创造个体表达的条件和环境;并重视价值观教育与多元化表达的整合.
    • 李雪梅; 孙烨超
    • 摘要: 采用"历史事实+逻辑分析"的教育社会学框架、以教育经历为线索分析大学生人生问题,发现当代大学生经历的基础教育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变相的"人生承诺",使他们愿意在一定程度上被隔离于社会之外.但是,快速发展的社会信用分发机制造成了新的"学历贬值",使"高考"不再能兑现原有的人生承诺,当代大学生就此遭遇了群体性的理想幻灭,本就脆弱的"学业目标"到"职业目标"的过渡机制也由此进一步断裂.缺乏目标过渡的学生往往延用"校园思维"处理社会关系,并表现出种种问题行为.解决大学生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建"学业目标"到"职业目标"的过渡机制,当务之急是在大学阶段以代偿教育弥补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的鸿沟、建立两者间的联结,具体需要将"三全育人"理念渗透到生涯教育中,构建学业目标与职业目标的"联结通道";强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破除"学历贬值"困境;加强人生价值引导,培养"生涯性视野".
    • 王德胜; 马和民
    • 摘要: 当代青少年不断发生的人生问题背后勾连着一种对道德生活的自我放逐和自我放弃,即向善之心的缺失.这种缺失对内导致心灵失序,对外导致行为失范.向善之心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现代社会则遭遇了困境,其根源在于现代社会的诸多"病症",主要包括现代性的全面渗透带来了普遍的生存危机;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模糊不清的道德生活;欲望对良知的遮蔽等方面.当代青少年向善之心的养成路径主要有:强化立志教育和理性化道德教育,鼓励学生不断追求道德完善;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建立适度关联,发挥社会教育力;提升个体的道德主体意识,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
    • 王志民
    • 摘要: 高考作文强调对社会现象、人生问题展开议论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写出一篇好作文,需要大量写作材料的积累、完整思考框架的建立和深入推理思辨的训练,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有序推进以提升效率,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探索构建一个“从生活到哲思”的写作思维训练路径。先从日常学习材料中提炼出社会现象或人生问题,基于具体材料多角度思考其因果联系、利弊得失。进而拓展到其他领域,联想类似现象,在更多材料的比较中丰富思考。然后深入辨析,发现其共性,思考更高层面也更本质的问题。最后形成对某一类问题事实丰富、角度多元、层次深入、思维深刻的哲理思考。这是一个整体的写作思维训练过程,从点到面,发散后再聚焦,让认知不断深入,提升思维品质。
    • 关心
    • 摘要: 人生问题是哲学的最高问题,任何哲学家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最终总会涉及人生问题,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论题。冯友兰的哲学兴趣虽然起于逻辑学,但他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随着哲学研究的深入,他逐渐地思考起人生问题,并贯彻其新理学思想,最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生境界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在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当前摒弃客观唯心主义的弊病,对人们实现自身价值、探索生命意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闻翔
    • 摘要: 梁漱溟从未将自己视为社会学家,但其人生史却与同时代的社会学人有着一些微妙的交集,其关于“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的著述和实践亦与现代中国社会学的诸多脉络形成或明或暗的对话,乃至相互映照,互为发明.在这个意义上,梁漱溟始终是现代中国社会学的“同路人”.以陶孟和、杨开道、潘光旦与费孝通四位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关键人物为例,梁漱溟与他们之间均存在着遇合、关联与对话.首先,在“中国问题”上,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进路既与陶孟和关注城市劳工阶级的取向形成对张,也与杨开道的乡约制度史考察构成互补.其次,在“人生问题”上,梁漱溟的中国文化研究既与潘光旦在其儒家社会思想论述中重建“人的研究”的努力相契合,同时也深刻影响了费孝通的“文化自觉”反思.因此,要将梁漱溟重新纳入社会学的视野,仅仅重访他的乡村建设实践并引申其当代价值是不够的,还需要循着晚年费孝通的思路,重新发掘梁漱溟的文化论与人生观对于社会学可能的意义.换言之,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当社会学在思考中国时,也需要思考人心与人生.
    • 李冉冉; 马和民
    • 摘要: 教育共识是人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教育观念与实践方式的共同认识,现代社会中教育共识的缺失是导致人生问题多发的原因之一.教育共识的达成和重建有助于整合教育力量,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有助于凝聚价值共识,促进社会稳定,进而回应人生问题.面对社会失范、价值多元化、教育观念一致性缺失的多重挑战,需要建立开放的教育决策机制,加强公共交流对话,建立民主有序的教育协商程序,提升教育主体的理性认识,超越价值多元化,达成教育共识.
    • 王德胜; 马和民
    • 摘要: 当代青少年频发的人生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并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借鉴历史经验,指向人生实践的课程改革是对这一挑战的直接回应,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结构等诸多环节.指向人生实践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于养成德性和安身立命的人生态度,以提升学生应对人生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课程资源基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困惑与问题、探索未来生活时的迷茫与难题;课程结构建立在学科课程、人生实践的综合课程和学校的隐性课程三个层面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