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工冻土

人工冻土

人工冻土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66847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技术与工程、森林工程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四川省第二届实验力学学术会议等;人工冻土的相关文献由31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平、马芹永、姚兆明等。

人工冻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6847 占比:99.82%

总计:66967篇

人工冻土—发文趋势图

人工冻土

-研究学者

  • 杨平
  • 马芹永
  • 姚兆明
  • 程桦
  • 汪仁和
  • 曹广勇
  • 李栋伟
  • 周国庆
  • 王效宾
  • 何文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建新; 郭敏; 高帅杰; 王晓; 董保立
    • 摘要: 为研究冻结黏土爆破中的应力波传播规律,减小对冻结管和井壁的振动损伤,在立井冻结黏土掘进段开展了爆破试验。通过井下-690 m的爆破振动测试,得到了冻结黏土中垂直、水平径向和水平切向的振动速度,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对参数进行拟合,得出冻结黏土单一介质爆破各向振动速度呈现出差异,垂向振动速度>径向振动速度>切向振动速度。对冻结黏土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得出:爆破距离在0~6.243 m,3个分量上的总能量呈现出E_(z)>E_(x)>E_(y)的规律,爆破振动频率主要集中在250 Hz以内;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占比在高频段呈震荡式衰减,低频段衰减慢并趋于稳定;爆破振动总能量占比能量变化一般在频带0~187 Hz急剧下降,在218 Hz左右能量占比又显著增大;垂向能量变化较径向和切向的能量变化更为显著。研究成果对于立井冻结黏土爆破掘进及振动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 刘华吉
    • 摘要: 依托宁波地区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工程,针对隧道洞身范围的粉土和粉质黏土,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进行冻土抗折强度试验,研究人工冻土抗折强度随温度和含水率变化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粉土和粉质黏土冻土抗折强度均随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冻土抗折强度受冻结温度影响明显;不同含水率对粉土和粉质黏土抗折强度有一定影响,粉土试样在含水率为30%时,其抗折强度最大,粉质黏土试样在含水率为34%时,其抗折强度最大;当土层的含水率超过饱和最优含水率时,冻结土的抗折强度减小。试验结果可为金塘海底隧道冻结法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 姚兆明; 李南; 郭梦圆
    • 摘要: 人工冻结法不仅常用于软土、砂层中地铁旁通道开挖及基坑围护等工程,在富水、深厚岩土层矿山井筒建设中也常采用此方法。掌握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质及蠕变规律对安全、快速施工至关重要。对采用冻结法施工的某矿立井深部地层黏土进行-5、-8、-10、-15°C下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及不同应力水平的蠕变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抗压强度与冻结温度呈线性相关;在同一试验温度下,随着应力等级升高,轴向变形呈上升趋势;在同一应力水平下,随着试验环境温度下降,轴向变形呈下降趋势。引入考虑温度效应的经验蠕变模型,在各负温及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变与时间取对数具有线性关系的基础上,将线性表达式代入对应公式中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确定模型参数。将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反映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人工冻结黏土蠕变初始变形阶段和稳定变形阶段。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参数较少、易于确定、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等优点,为冻结壁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
    • 于建新; 郭敏; 杨瑞亮; 张英才; 张道海; 曾鹏
    • 摘要: 赵固二矿西风井项目采用冻结钻爆法施工,土体在冻结后物理性质的改变对爆破效果影响非常显著.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针对目前冻土爆破进尺小的问题,通过室内冻土试验获得冻土基本物理性质,开展系列单孔漏斗试验、宽孔距同段爆破漏斗试验.单孔爆破漏斗试验获得在装药量0.175kg时,冻土最佳炮孔深度0.45m,最佳爆破漏斗体积0.075m3,最佳爆破漏斗半径0.438m;五孔同段掏槽眼爆破时,获得爆破漏斗体积为0.382m3;一定药量下,周边眼爆破孔底距离为60cm时,冻土爆破轮廓效果较好.
    • 束玲玲; 黄雅洁; 陈云龙; 杨润宇; 张茂林
    • 摘要: 对东北地区的冻结黏土进行人工重塑,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东北地区冻结黏土在静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利用WDT-100电液伺服试验机,对-10°C、-20°C、-30°C的人工冻结黏土进行单轴抗压和抗拉试验.结果表明:-10°C、-20°C、-30°C下的人工冻土的抗压强度分别为4.05 MPa、7.89 MPa、9.71 MPa,在应力-应变曲线中发现,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人工冻土的应力峰值逐渐增大,表现出了冻土材料具有明显的温度效应.-10°C、-20°C、-30°C下人工冻土的抗拉强度分别为1.57 MPa、2.23 MPa、3.56 MPa.并且在相同温度等级下,抗拉强度均小于抗压强度.
    • 司轩昂; 杨平; 刘健鹏
    • 摘要: 不同土质的冻结温度是人工冻结法冻结壁设计的重要依据。为研究土质对人工冻土冻结温度的影响,选取不同地区人工冻结法施工典型土层开展冻结温度试验,提供了不同地区典型土层的冻结温度范围,并结合水泥土、含盐土冻结温度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不同土层的冻结温度随其土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随水泥掺入比及龄期的增加,水泥土的冻结温度降低;随含盐量的增加,NaCl含盐土冻结温度线性降低,含盐量对氯盐土比对硫酸盐土的冻结温度影响更显著。研究成果对不同土性的冻结壁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李晓刚; 高波; 赵育飞
    • 摘要: 为保证浅埋深富水软弱地层的盾构隧道安全始发,采用人工冻结法进行端头加固.通过在室内进行冻土单轴抗压试验,得到可靠的冻土力学参数,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冻结深度、冻结宽度和冻结温度对地表沉降和管片拱顶沉降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选取确定最优冻结加固方案.结果表明:相同冻结温度下中粗砂抗压强度最大,其次是粉细砂、粉质黏土、黏质粉土,杂填土抗压强度最小;土体冻结温度越低,抗压强度越大;对地表沉降和管片拱顶沉降的影响排序为冻结深度>冻结宽度>冻结温度;最优冻结方案为冻结宽度6 m,冻结深度15 m,冻结温度-20°C.
    • 吴晓云; 刘爽
    • 摘要: 准确描述冻结黏土的蠕变特性有利于人工冻结法的安全施工.对人工冻结黏土进行三个温度下的分级加载蠕变试验,分析温度和加载系数对冻结黏土蠕变规律的影响.以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参数为基础,分别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和伯格斯模型模拟人工冻结黏土蠕变变形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广义开尔文模型在模拟冻结黏土的稳态蠕变和加速蠕变阶段时,拟合效果不是很好存在较大误差,而柏格斯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冻结黏土在不同温度和荷载等级下的蠕变曲线,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 崔亚中; 黄文华; 舒展; 焦阳; 王卓; 丁智; 俞国骅
    • 摘要: 基于某地下联络通道勘察试验报告,设计并整理汇总冻结温度和导热系数试验数据,对不同土层的冻结温度进行汇总分析以及研究冻结前后导热系数存在的差异,给出内在机制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土层中土颗粒级配大小、含水量、矿物质浓度等因素影响造成每层土的冻结温度均不相同;冻土的导热系数均大于原状土的导热系数;每层土层冻土的导热系数也存在差异,灰色粉土或含黏性土粉砂导热系数最大.
    • 陈士远; 郑荣跃; 刘干斌; 陈德升
    • 摘要: 为研究软土地区埋地管道在土体冻结过程中的管道受力机理,开展了饱和软黏土中地埋管道冻结模型试验。通过人工冻结技术,近似还原了管土受冻过程,研究了人工冻结过程中土体温度场、水分场、位移场分布情况,以及管道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冻结过程中,土体温度场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土中水分场的分布;在冻结锋面前缘存在着剧烈的水分迁移现象,大量的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使得土体产生线性冻胀;冻胀发展速率受外部荷载的直接影响;当冻结发展到管道处时,位于冻胀和非冻胀过渡段位置处的管身出现应力最大值。研究结果对于正冻土中管道的安全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