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大制度

人大制度

人大制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法律、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13篇;相关期刊282种,包括人大研究、人民政坛、上海人大月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北京大学2012政治学行政学博士论坛暨国家的治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等;人大制度的相关文献由1307位作者贡献,包括田必耀、任宣、本刊编辑部等。

人大制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1 占比:66.8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913 占比:33.14%

总计:2755篇

人大制度—发文趋势图

人大制度

-研究学者

  • 田必耀
  • 任宣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记者
  • 席文启
  • 本刊评论员
  • 浦兴祖
  • 周成奎
  • 张珍芬
  • 阿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颖; 陈家刚
    • 摘要: 我国人大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与构想阶段;1949年至1956年的过渡、建立与初步巩固;1957年至1978年的挫折与瘫痪;1979年至今人大制度的恢复与发展等四个演变阶段。人大制度的构想、建立、发展与演变,都渗透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的智慧与不懈努力。在党的领导下,人大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组织体系日益严密,制度体系日益健全,政治行为日益规范,制度效能日益提升。回顾人大制度发展历程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是:党的领导是构建、推进、成就人大制度的关键所在;党的领袖与人大制度的演进有密切联系;人大制度的发展过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完善的体现;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是人大制度发展的重要保障;人大制度的贯彻落实是关乎我们党执政基础的根本所在。
    • 席文启
    • 摘要: 十八大以来,人大制度在实践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在立法方式、过程和方法上全面推进,开展了不同地区的协同立法、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小切口"立法等创新实践;二是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方面,各地出现了不少新的探索,如实行年度重大事项决定项目清单制、实行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等;三是加大监督力度,讲求监督实效,在预算监督、司法监督、任后监督方面都有新进展;四是在代表工作和代表履职活动中,出现了代表履职的"家站化"、网络化、专业化、联动化,以及代表履职评价的精确化等新趋势;五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深化,人大制度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人民民主的全过程性。
    • 崔佳慧
    • 摘要: 国家治理现代化宏大命题不是一座“飞来峰”,是共产党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自觉追求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有目的敢担当勇于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与人大制度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主线,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目标离不开二者的有机统一。
    • 黄小钫
    • 摘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撑,同时将国家治理主体有机联结在一起形成治理合力,体现了人大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作为我国现代国家制度的源泉和基础,人大制度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兼具民主性与集中性;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兼具监督性与合作性;在国家治理程序中,兼具合法性与合理性,它们为各级人大发挥自身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的职能作用奠定了基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机制,优化人大制度自身的具体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理顺人大制度同国家治理体系中其他政治制度的内在逻辑关系,推动人大制度的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 盛楠; 张万军
    • 摘要: 开发区人大制度是我国开发区上层建筑和开发区管理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蓬勃发展的生产力,开发区人大工作起步晚,人大组织建设相对滞后.破解开发区人大工作所面临的难题,提供针对性对策,完善开发区人大制度势在必行.
    • 汪玮
    • 摘要: 人大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是实现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载体,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实现现代化必不可缺的制度要素.以浙江省人大"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的实践为案例分析人大制度与人民民主形态的关系可知,"票决制"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两种形式的有效结合及人民民主复合主体的主体性特征,通过依法治理获得人民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并以治理有效作为民主实践的目标和旨归.
    • 殷鲁谦
    • 摘要: 坚持党的领导是完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要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工作定位,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要加强党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大落地落实落细。
    • 王孟嘉
    • 摘要: 人大制度下的检察权应以人民性为根本属性,并围绕该属性构建相关制度,为确立检察权的根本性质,在整体主义立场上可将检察权的性质与功能予以区分,法律监督系对检察权整体功能的描述,这种法律监督功能应当建立在检察权的人民性基础之上,法律监督之功能不是目的 ,而是实现检察权人民性之媒介.我国《宪法》规范对检察权人民性的确认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人民民主制度逻辑进行确认,二是通过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进行确认.制度设计方面,可尝试运用协商民主下的公众参与理论对检察权予以改造,即以公众参与检察制度作为切入点修正检察权能结构,既能维护现行检察权能结构的稳定,还有助于实现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良性互动.
    • 吴军辉
    • 摘要: 法律权威的状态是决定能否全面实现法的功能、 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法律权威在现实中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裂隙,法律权威的树立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运作与改革密切相关.当前人大法制工作面临着地方立法主体扩容后的立法质量保障、党务部门成为法律责任主体、合宪性审查创新、地方司法体制改革等新情况,应当进行应对性的改革.建议设置第三方审查机制,完善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保证设区的市人大的立法质量;明确协调性公共管理原则,规范党务部门公共管理职责范围与行使方式;引入听证程序,建立健全合宪性审查与备案审查制度;变革地方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层级,回应司法体制改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